謝雨芩
2020年春季學期,由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疫情向校園蔓延,按照教育部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及廣東省教育廳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要求,各中小學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網絡教研、在線教學、線上指導等工作,教師利用網絡平臺進行“互聯網+教育”的教學實踐。下面以外研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Module 1 Unit 2 Are they yours?的閱讀文本The Lost and Found Office in New York City為例,闡述利用智能化同步教學平臺“翼課網”培養初中生英語讀寫能力的教學實踐。
該文本介紹了位于紐約市的失物招領所,屬于一篇介紹性質的說明文。作者運用列舉數據和事實的方法展現了失物招領所的繁忙景象。本模塊的寫作任務是學寫招領啟事和尋物啟事,本單元的寫作任務是學寫尋物啟事。
基于翼課網,本堂課分為課前準備、課堂學習和課后鞏固三個教學環節,具體如下:
教師告知學生下堂課將會學寫尋物啟事,讓他們提前思考尋物啟事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及行文格式是什么,并通過互聯網搜索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失物招領所。同時,讓學生在翼課網學生端的“翼課讀庫”中查找同步閱讀的文章,以真實任務驅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完成翼課網上的配套練習(同步訓練—基礎作業—讀記詞語/詞匯運用),以培養他們掌握詞匯的準確發音、含義和在語境中準確運用詞匯的能力,為之后的語言學習作好準備。
Step 1:話題導入
教師播放一段關于失物招領的電影片段,畫面中孩子們課間散落在操場的東西都被收納到了學校的失物招領箱中,讓學生回答“Where can the children find their lost things?”。這樣就用視頻及情境激活學生的相關背景知識,引出本單元的話題——紐約市的失物招領所,以及寫作任務——學寫尋物啟事。
Step 2:詞匯預習反饋
根據翼課網生成的數據,分析、診斷學情,教師對學生的詞匯預習任務進行針對性的點評,表揚成績優秀的學生和有進步的學生。對低分的學習項目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如針對發音得分僅為60多分的單詞airport和thousand,采用學生自行播放錄音練習或者教師結合音標帶讀等方式進行糾音。翼課網的數據反饋有助于教師確定或調整課堂教學策略,進而實現精準教學。
Step 3:讀前準備
創設故事情境:假設“大頭兒子”來紐約旅行,讓學生回答“他在途中丟失了什么東西?”然后邊看圖片邊進行會話練習。練習單詞mobile phone,taxi,airport,camera 等;練習句型“What did Bighead son lose?”“Where did he leave it?”等。用問題引領、看圖片回答的方式進行操練,能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重點單詞及句型的運用。
Step 4:閱讀
1.掃讀課文,概括文章大意,引導學生關注文章標題,培養概括語篇的閱讀策略。
2.快讀課文,將段落與大意相匹配,在此過程中提醒學生關注段落中心句并勾畫。
3.完成翼課網上的同步閱讀練習(同步訓練—基礎作業—閱讀):判斷句子正誤,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4.精讀課文,回答問題,讓學生熟悉文章細節。
5.讀后讓學生思考問題:文中丟失的事物真實嗎?如何幫助失主盡快找回他們的物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Step 5:結構準備
繼續設置“大頭兒子”一家紐約游的故事情境:這一次“小頭爸爸”丟失了一只寵物貓,為此他寫了一則尋物啟事。讓學生閱讀并觀察這則尋物啟事,借助mind-map梳理該尋物啟事的框架與格式,提煉重要內容,搭建尋物啟事寫作的“腳手架”,為完成本單元的寫作任務進行結構準備。提醒學生作文的評分標準,尤其注意內容分5分是怎樣構成的,例如:作文中要寫到對丟失物品的描述(2分)、對丟失地點和丟失時間的描述(2分)及失主的聯系方式(1分)。同時讓學生注意詞匯的正確使用及文章的連貫性。
Step 6:寫作實踐
讓學生借鑒“小頭爸爸”所寫尋物啟事的內容框架及格式,完成翼課網(同步訓練—達標檢測)中的尋物啟事寫作任務,用10—15分鐘的時間完成寫作并提交。大數據會自動分析學生作文的質量,精準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將評價數據通過直播錄屏的方式在教師端即時反饋給學生,同時展示優秀的學生作文,讓他們改進與借鑒,以提高其寫作能力。
Step 7:自我評價
讓學生填寫自我評價表,評價表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分別為:(1)“我”能從閱讀題目中找到答案;(2)“我”能朗讀課文;(3)“我”能寫尋物啟事。評價的等級分為好、一般和還需努力。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自我評價反思自己的讀寫情況及學習效果,找準今后提升的方向。
基于翼課網的“強化訓練”和“智能題庫”板塊布置課后作業。
1.強化訓練:完成一篇難度為0.63的閱讀理解。進一步助力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
2.智能題庫:假如你叫李飛,你在操場上丟了書包,請根據下列提示寫一則尋物啟事。要求:60詞左右。提示:(1)書包是藍色的,里面有一些書,一個鉛筆盒,一個錢包;(2)你的郵件地址:Lifei123@126.com,電話:85XXXX11。布置同主題的寫作訓練,讓學生學以致用,實現知識的遷移、創新。
所在學校為一所農村學校,初一學生總體英語語言能力較差,讀寫能力尤其薄弱。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利用翼課網開展線上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
由于受疫情的影響,學生暫時沒有書本和教材錄音,在本堂課開始之前,教師通過翼課網向初一年級全體學生布置了詞匯讀記訓練,讓他們通過練習掌握詞匯的發音和含義,在一定程度上為本堂課掃清了語言障礙。同時,教師還布置了通過互聯網搜索世界上著名失物招領所的任務,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思考如何幫助失主寫尋物啟事。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導入環節播放了一段關于失物招領的電影片段,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出本單元的話題與寫作任務。為了完成單元寫作任務,教師設計了四個教學步驟作為鋪墊,包括詞匯預習反饋、讀前準備、閱讀和結構準備等。詞匯預習反饋指出學生的薄弱點,進一步掃清其生詞障礙。讀前準備主要分為詞匯準備和語言準備。在這一環節,教師創設了“大頭兒子”一家紐約游的情境,以故事為推動,讓學生在語境中操練重要單詞和句型。由于初中生的生活經驗和英語語言知識有限,因此“以讀促寫”的寫作教學路徑比較切合實際。運用教材閱讀文本,教師設計了找主旨大意、連線、判斷正誤、回答問題等學習任務,這些學習任務大部分結合了翼課網高效、精準的大數據反饋,不僅即時訓練了學生的閱讀技能,還為他們提供了寫作內容、語言等恰當的表達方式。在正式進入寫作任務前,教師同樣運用創設情境的方式幫助學生搭建作文結構,通過讀“小頭爸爸”所寫的尋物啟事,為他們寫作謀篇布局搭好了“腳手架”。
為了高效、精準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又通過翼課網推送了一篇隨堂作文。學生完成后即能查看自己的作文評價。寫作任務結束之后的自我評價能讓學生反思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并清晰地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根據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在翼課網“智能題庫”中再一次推送了與課文相關的讀寫練習,鞏固了學生的課堂所學。
本堂課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了解了尋物啟事的寫作方式。總體來說,本堂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但仍存在部分問題,主要表現在:(1)學生由于在家學習,缺乏監督,導致上課不準時、參與度不夠高;(2)尚未建立起學生的個人作文數據庫;(3)教學重點仍在“教”上。
“停課不停教、不停學”是危機應對方案,不是被動之舉。作為農村初中英語教師,需要抓住契機,不斷探索和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定期收集、整理學生網絡化作文的數據和成績,借助翼課網的評價體系,對數據作出精準分析,讓學生的學習方向更明確;還要把“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教學重點放在“學”上,將教師的身份從知識的提供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培養學生充分利用已有資源獲取信息,并利用有價值的信息進行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特殊時期在線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