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橋生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中學(集團)北區校維揚中學 225008)
新課提出了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新要求,那么我們教師的教學也做出相應的調整,在教學的方式上要有所改變,所以全國刮起了課堂改革的熱潮,出現了一系列新的教學新模式,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便是這些新模式中的一種重要的類型.本文筆者就重在談談在核心素養體系下的初中物理小組合作教學的注意點.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物理課程的學習,有助于引導學生從課程中的實驗探究出發,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激發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其自形成物理核心素養.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學習方式,有助于同學間的交流互動,共同發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按照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分成幾個有效小組.每個組選擇一個組長,對組長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提出明確要求:在新課開始前,組長收集好學生的問題或疑問,并將其統計好的問題分配給本組的其他人員,在課堂交流前要帶領本小組提出有價值討論的問題,要針對問題進行分析,組內其他成員以組長的分析作有效的補充討論,然后再開始班級交流.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做好有效的指導工作,深入地了解學生在討論中出現的問題,并對學生不能自行解決的問題給予指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引導的作用,不能單純地給出答案,要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尋求答案,這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重點,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既可以重溫課本內容,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科學思維,特別是獨立思考、團體合作的意識,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通過學生之間相互協助、師生之間共同探討學習知識的學習方法,它改變了傳統的、單調的、枯燥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物理實驗探究是小組和組學習的原型,在實驗探究中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價值,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老師要布置不同的問題,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使學生在探究中都有所收獲.例如在探究樹蔭下的光斑,我們可以分成幾組,有的探究與小孔大小的關系、有的探究與小孔形狀的關系、有的探究與物體形狀的關系,讓所有學生都動起手來,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我們可以提出具有挑戰性的探究問題,例如樹蔭下的圓形光斑都是太陽的像嗎?為什么樹蔭下的圓形光斑大小不一樣呢?改變小孔的大小,像的亮度會變化嗎?讓他們帶領其他同學進行探究.這樣小組合作學習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課堂中的分組討論,由我們教師組織引導,由學生代表闡述本人做該題錯誤的原因,提出如何減小這種失誤的方法.我們老師重點搜集學生知識的盲點或思維的難點,從中找出問題的共性,便于組織教學.分析之后我們教師讓學生來講解,在這個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關注學習能力不足的學生,優選這些學生,讓這些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能力得到培養,同時又可以了解這些學生的思維障礙,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教學;在學生講題過程中不能只單純的講解題的步驟,我們要充分的讓學生講解思維的過程,還原學生思維過程中的問題,學會科學的推理,著重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與方法.所以我們要對講題模式進行指導:首先學生要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例如力學問題中受到哪幾個力的作用;題目的隱含條件,例如相同燒杯裝滿不同液體,體積相同;其次分析題目中易錯點,例如光滑不計摩擦力、最省力即動力臂最長,這要求學生平時注意搜集錯誤的原因,這將在解題中起到有效的預防作用;再次分析解題的完整過程;最后讓學生總結解題的注意點.這樣的講題能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在小組合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是旁觀者,而是引導者,我們教師應該積極地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去,適時指出學生在思考問題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更為全面的進行思考與探究.除此之外,我們教師還應對學生之間的合作進行有效的組織,以幫助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的過程中來完成實驗探究,并對學生的動態進行細心的觀察,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動手操作,切實感受到實驗帶來的樂趣,體驗探究的整個過程.例如在講光沿直線傳播時,可提出在流動的水中,插入竹竿,水能繞過竹竿而順流而下,那么光能否像水那樣繞過障礙物呢?有效的提問可促進學生的合作探究的熱情.在實驗探究過程中我們教師還可提出新的問題,如在做實驗時,能否看到光傳播的過程?學生就會注意到如何在空氣和水中顯示光傳播的路徑,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帶動學生的動手能力.
習慣是良好的導師,好習慣是人終身受益.我們老師在小組合作學子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認真思考、積極發言的習慣,小組合作學習要全員參與,共同提高,只有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教學,主動探究新的知識,并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才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有所收獲;我們老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傾聽是對別人的尊重和鼓勵,平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為學生做好示范,認真傾聽學生的所有發言,并適當鼓勵,只有學生耐心傾聽,才能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得到提高;對于物理的教學我們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合作實驗探究的習慣,實驗探究要注意良好的實驗習慣,注意實驗的安全和細節.在習慣中要求學生,在習慣中培養學生,在習慣中提升學生.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從而最終學會學習,為構建學習化的社會打下基礎”是新課程實施的核心任務.素質教育要求教師的課堂教學必須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的學離不開教師的教,而教師的教更離不開學生的學,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否則學生的能力、智力的開發、個性的完善都將成為無源之水.初中物理課堂中,應把教學的側重點由教師的“教”轉到學生的“學”上來,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是體現新課程理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課堂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