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爻娟
(江蘇省海門市海南中學 226100)
作業對于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非常重要,適量的作業能夠推進學生更上一層樓,對學生的發展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單一的題海戰術很多時候并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會使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顯得很被動、機械,學習效果不佳.而開放性數學作業是近年來教育教學中所倡導的,它將學生的學習潛能開發出來,使學生的思維得以更好的發展,實現了素質教育.
數學內容本身就有著很強的枯燥性,尤其是一些數學計算,學生更不易對其產生興趣.而且機械的練習計算,只會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被動,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雖然我們的學生進入了初中階段,但是他們的童心猶存,實際上學生還是比較愛玩好動的,尤其是對一些趣味小游戲比較感興趣.由此,教師可以有效地開發利用游戲這一資源,將一些枯燥的數學計算融于一些小游戲中,以調動起學生的練習欲望,并讓學生可以邊做游戲邊練習計算,進一步提升練習效率,鍛煉計算能力.
例如:在教學“單項式乘多項式”時,教師在作業設計時,并沒有直接采取“題海戰術”.而是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們設計了一款游戲作為課后作業.這款小游戲是一款闖關游戲,共有五關,只有準確無誤地通過一關,才能進入到下一關.每一關都有一些單項式乘多項式的練習題,并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闖關完成,否則要重新闖關.學生們被這款闖關游戲吸引,在課下都非常興奮地做這一網上小游戲.學生通過做這一闖關游戲,做了好多數學計算練習,無形中對單項式乘多項式的知識內容有了很好的整理,有效地開拓了自己的學習思維空間,鍛煉了自己的計算能力.
數學教學學習中,教師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們設計了一些線上游戲,并將枯燥的數學計算融入其中,有效地激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除此以外,為學生設計一些競技性的游戲活動也是我們初中數學課堂中最為常見的教學形式,將作業和合作、競技融為一體,學生參與度會得到很好的保障,實現以趣激趣、以競激智.
數學學科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相關,而且學習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能夠應用于生活實際,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事實上很多實際問題都需要借助數學知識來解決,教師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地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設計數學作業時,將其開放化,可以設計一些生活作業,讓學生可以有機會利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教師在和學生們了解了二元一次方程的知識內容后,在布置數學作業時,選擇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巧妙地設計了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解決.作業中有很多生活實際問題:一家商店準備進行重新裝修一下,現在有甲和乙兩家裝修公司,如果這兩家公司一起進行裝修,需要6周的時間來完成這一任務,其中將會需要5.2萬元的工錢.如果該商場選擇讓甲公司先裝修4周,然后再由乙公司來裝修完剩下的部分,將還會需要9周才能夠全部完成.這樣的裝修方式會花費4.8萬元的工錢.如果該商場只想讓一家公司來裝修,你認為這一商場選擇哪家公司會比較好呢?這一問題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問題.課下學生開始分析思考如何解決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很快學生們便想到了課上所學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知識.這樣學生也對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知識內容有了很好的認識,同時無形中鍛煉了學生的應用能力.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從學生的生活中選材,將作業練習開放化,為學生們設計了一些生活實際問題,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很大程度上開發了學生的思維潛能.類似的,我們也可以將情境還原給學生,讓學生結合教學情境進行自己設置問題,并相互解答,這個過程讓每位學生都換位思考.開放性的問題設計讓學生真正學會挖掘情境中的數學問題和數學內涵,學會自主命制問題,而在相互解答的過程中,感受不同難度、不同思維方式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在開放訓練中得到充分的提升.
數學作業形式多種多樣,每一種都是為了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對于學生的培養要是全方面的,不僅要向學生傳授一定的知識技能,更要注重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滲透.在數學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地設計一些社會實踐作業,讓學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更進一步地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與提升,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
例如:在教學“數據在我們周圍”時,教師在和學生們學習了調查與統計圖的知識內容后,教師為了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好的體驗,為學生們布置了一個開放性作業.讓學生們自己在課下調查自己周邊用戶使用塑料袋的情況,并根據自己的調查結果整理成合理的統計圖.在課下學生們變得非常積極,并主動地自由結組,小組內的成員共同合作,一起調查并一起制作統計表,共同分析其中的數據.學生也從這一實踐活動中很好地體驗到數學知識的有效生成過程.并通過分析自己調查得到的這些數據,意識到人們每天制造的白色垃圾量有點大.隨后,學生們又主動地了解白色污染對于我們生活的一些危害,意識到在生活中盡量不用塑料袋.無形中調動起自身保護環境的意識以及社會責任感.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大膽創新作業模式,讓學生的作業不再機械枯燥,學生在學習中真正實現手動、腦動、眼動的全面參與,思維度也隨之提升.讓學生可以在實踐中體驗,并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實現德育教育,最大化課堂教學效益.
總之,作業可以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得到升華,作為教師要充分運用作業這一環.在今后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具體學情,設計一些開放性數學作業,幫助學生打開思維,讓學生得以更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