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文
(江蘇鹽城環保科技城實驗學校 224000)
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構建更加輕松高效的化學課堂,能夠讓學生基于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體驗,更快的吸收掌握各類化學知識,這會更加有助于學生體會到課程學習的趣味性.構建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有多種實施方法,教師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和課程教學要求,就教學模式做有效組織與創設.教師可以多利用各種學生熟悉的生活化場景和情境來輔助理論知識的分析解讀,這可以快速讓學生對于涉及知識點建立學習認知.同時,教師也可以創設各類生活化的實踐探究活動,在實驗教學中多融入各類生活化元素.這些都是值得采取的教學實施方法,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充裕的課堂參與空間,這也能夠化解學生對于知識學習可能存在的認知障礙,能夠全面提升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首先,教師可以嘗試生活化的知識探究情境的創設,這會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環境和氛圍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興趣.在講到一些在生活中有廣泛應用和體現的知識內容時,教師便可以采用這種教學方法.透過給學生引入各種大家熟悉的生活化背景和范例后,學生會很快產生學習共鳴,并且會迅速進入到問題思考與探究的背景中.基于這種良好的教學開端,學生會對于教師之后提出的各種問題都產生較強的探究欲望,學習的熱情會更高,課堂的整體教學氛圍會輕松融洽.這種教學組織與構建方式具備濃厚的生活化色彩.不僅如此,這樣的學習活動創設也提升了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程度,讓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問題的分析探究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鍛煉.經歷了這樣的學習過程后,學生會對于涉及理論知識有更快的吸收掌握,教學的整體效率會更高,學生也能夠在課堂上有更加豐富的學習收獲.
教師可創設一些與生活實際比較接近和類似的情境,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有效掌握化學知識.例如,在講授“燃燒和滅火”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在抹布上灑少量酒精,將其放在實驗臺上,然后在學生觀察火柴的燃燒現象時,“不經意”將火柴掉落到抹布上,引起抹布燃燒,再讓學生參與把火撲滅.整個活動雖然簡單,但是其中卻融合了燃燒和滅火這兩部分知識.教師還可以基于這個探究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其中包含的知識原理,讓學生分析燃燒的條件,并且探究快速滅火的方法.引發學生就這些問題的分析討論,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知識要點的理解掌握程度,讓課知識教學的目標有效達成.
在組織與創設實驗活動的教學時,教師也可以嘗試將各種生活化元素引入其中,這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吸收實驗中包含的知識原理,這也會全面鍛煉學生的實驗技能,更好地實現實驗教學的多元目標.初中時期學生接觸到的實驗過程普遍較為簡單,不少實驗都是以常規操作展開,學生可以自主完成.教師在展開各類實驗教學時要加強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多引發學生思考實驗背后包含的知識原理,探究實驗方法是否科學合理,分析解答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這會讓實驗教學有更好的效果,學生不僅實驗能力會逐漸強化,大家也能夠在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學科素養,這才是高質量的實驗課教學應當發揮的效果.
教師可以靈活展開實驗教學的創設,將各種生活化元素融入其中.比如,在實驗設計中,教師可以利用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內容來設計化學實驗,或者利用生活物品來代替實驗儀器、用品以及化學藥品,使其與實際生活更加貼近.比如,溶液配制中需要用到的玻璃棒可以用筷子代替,導管可以用輸液管代替,這種靈活的替代方式可以解決實驗用品短缺造成的問題.還可以對于實驗藥品做合理替代,比如,在“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的實驗中可以利用大理石塊與食醋反應,進行二氧化碳的制取等等.這種靈活有效的實驗創設會幫助學生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能夠構建學生的開放性思維,讓學生的學科素養得到很好的強化.
教師在設計課后習練和作業時也可以將生活化元素融入其中,這會起到很好的教學訓練效果.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在生活中進行觀察,感受日常生活中體現的各種化學知識,引導學生嘗試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積累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在講到理論性較強的知識內容時,多設計一些融入生活化元素的作業,引導學生基于生活實際來建立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強化學生的學習印象,并且牢固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
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化學作業,作業內容可以是利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也可以是觀察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拍攝一些相關的圖片,錄制一段相關的小視頻等.例如,在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的內容后,可以讓學生觀察家中鐵制品的生銹現象,觀察周圍環境,思考和分析生銹的條件和原因.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于這個過程做相關的記錄,可以是文字上的記錄和描述,也可以是利用圖片視頻做觀察記錄等.學生真實的看到這個過程后,會對于其中的知識原理建立更深入的理解認知.這是一種很好的課后習練創設的方法,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了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各種存在,也讓學生能夠對于理論抽象的知識建立更加直觀的學習印象,這會有助于學生知識的牢固理解與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