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丹
(福建省建甌市第三中學 353100)
當前教育教學改革逐步深化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育教學的思維理念和方式方法也需要進行變革與創新,初中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能夠強化“寬松、和諧”學習氛圍的營造,強化學生對物理課程學習興趣的激發,帶動和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物理學習之中,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物理知識全面有效地應用于物理實驗操作之中,助力學生物理動手操作和實踐水平的提升.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物理實驗相對較多,而且很多實驗在教室內難以操作,特別是一些實驗的現象和效果不夠顯著,學生難以實現精準的觀察與認知,對于學生觀察與操作的實施極為不利.特別是一些相對抽象的化物定律和物理實驗即使利用實驗室中的裝置與器材也難以操作,學生基于對應物理知識點的學習認知也就難以實現.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融合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及影像、動畫、圖片為一體的特點和優勢,對于那些在實驗室中難以實驗的物理實驗進行模擬化操作,將實驗全過程充分展現出來,讓那些相對復雜、抽象的物理知識內容變得更加形象、生動,這樣不僅能夠實現物理知識學習難度的降低,而且有助于學生基于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物理技能的提升,實現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在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提升過程中,興趣激發是關鍵要素,能夠強化學生學習參與度的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融合的特點和優勢,依托視頻短片和圖片等強化對學生感官器官的有效刺激,幫助和引導學生實現對實驗耐心、細致的觀察,而且通過真實化模擬情景的設計逐步強化學生物理學科興趣培養.
初中物理教育教學過程中信息化融合的實施能夠實現知識內容學習難度的降低,幫助和引導學生對其中的難點和重點內容進行準確把握和有效突破.比如,在進行《光的色散》相關內容的教學中,課前教師可以對該章節的知識內容進行全面審視、認真分析,以學生現有的興趣愛好、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以及已有認知水平為依據,對相關的影視資料進行針對性地搜集,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教學課件的科學化制作.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以信息化融合為依托,對其中的教學環節進行合理設置,讓學生在相關視頻資料的觀看中、在真實化物理實驗情景的模擬中,對于光發生色散的全過程進行全面性、立體化的了解和感知,這樣學生就能夠充分理解復色光分解為對應單色光的全過程,學生基于對應的色散原理就能夠深入理解與把握,而且教師還可以將其遷移和延伸到其他相關物理實驗操作之中,對光的色散一章節知識內容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準確把握,助力教育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在進行摩擦起電相關內容的教學中,由于摩擦起電的原因講解起來不太容易講清楚、說明白,而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就能夠對這一教學內容的難點和重點進行突破,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對碳、氯、鎂、鈉等元素的原子結構等進行播放,重點對于核外電子的排布進行介紹,讓學生搞清楚外層的8個電子的結構是相對穩定的,而當外層電子個數小于4時,電子的結構就會呈現出不穩定的狀態.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對不同的物質原子對電子的束縛進行分析,特別是將摩擦過程中電子能力弱就會失去帶正電的電子,這樣也就是實現了教育教學內容難度的降低,對學生知識內容的認知、理解與把握是極為有益的.
實驗性是初中物理科學的重要特性,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是其中的重要內容,而物理實驗教學中要求教師以生動有趣、豐富多彩的形式將實驗展現出來.傳統的初中物理課堂實驗教學中,教師多采取演示實驗的方式,且受環境本身的限制和常規實驗儀器的制約,很多實驗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借助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對實驗進行充分的模擬,特別是對那些非常重要的、且在現實實驗環境中難以完成的實驗,以此實現對常規實驗儀器不足的有效彌補,實現實驗效果的持續提升.同時,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一些知識內容和專業術語相對抽象,比如分子運動理論中磁場、力、電壓等的概念非常難懂,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實現這些難點和重點問題的解決,比如,在分子運動論中,對物質內部分子是如何運動的,學生往往看不到,在理解起來難度也很大,借助信息技術對分子運動和碰撞的基本過程進行模擬;氣體的擴散這一現象相對比較快,學生也能夠進行理解,但基于教材中“量筒中裝一半清水,將硫酸銅溶液注入到水的下面”這個過程中所發生的擴散現象,往往需要幾天的時間擴散現象才能夠展現出來,而固體擴散需要的時間也就更長了,此時將信息技術應用其中,再將一些“特技”加上去,這樣就能夠將實驗現象充分展示給學生,這樣的實驗模擬過程中學生就能夠相對直觀形象地認知其中的原理,理解起來也就更加容易.
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信息化融合的優勢進行充分借助,通過多層次、立體化教學的實施助力教學質量的提升.比如,在滑輪一章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以動畫的形式將滑輪組的實驗全面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對實驗的各個步驟進行有效思考認知,特別是對其中的重點事項進行關注和把握,最終實現滑輪知識的整體理解.教師還可以以此為基礎幫助和引導學生依托已經理解和掌握的“滑輪”知識,以相關的軟件為支撐進行實驗的模擬化操作,實現滑輪組實驗的有效模擬,從而提升教育教學的總體質量.
核心素養背景下要強化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融合教學實施,以信息技術融合教學實現學生學習興趣激發,以信息技術融合教學實現教學重點難點突破,以信息技術融合教學實現實驗情境的充分模擬,以信息技術融合教學實現教學效率質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