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葉得明
(甘肅農業大學,甘肅 蘭州 730070)
舍飼養羊的規模化是現代畜牧業的發展趨勢,也是擴大羊產品市場和提高羊產品質量的有效方法。2016 年農業部印發了《全國草食畜牧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的通知,其中將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作為畜牧業發展的重點任務,擴大羊標準化規模養殖的實施范圍,推動散養向適度規模養殖方式轉變。隨著養殖經濟產業發展,我國加強了農業養殖的建設管理,加強飼草建設,優化資源管理,可以在推進農業建設改革的同時,帶動飼養肉羊產業的發展。優化舍飼肉羊的管理和建設,可以全面提升肉羊的產品質量,促進當地商貿流動和勞動力就業,帶動羊群的綜合化發展,這就要求羊不僅要有足夠穩定的數量和較好的質量,還要求有好的市場和渠道做保證。
肉羊的養殖質量決定產品的價格,也進一步帶動了養殖戶的經濟。
1.圈舍養殖選址。圈舍養殖的廠址要選擇在地勢高,環境好,背風等位置,要求圈舍養殖地環境通風良好,且水源環境充足,沒有直接污染。若養殖環境差,會增加肉羊染病概率,增加肉羊養殖成本,威脅肉羊養殖經濟。對此,要求羊場布局合理,且有可以隔離的生產區、辦公區和活動區,大型的養殖場需要有配套的養殖消毒池,飼料庫以及消毒池等。
2.圈舍設計。圈舍設計要合理、科學,要滿足夏季避暑、冬季防寒的要求。圈舍的建設材料建議采用磚木結構,冬季可以搭建塑料暖棚,提升羊舍的集中養殖質量。按照科學養殖的要求,羊舍的搭建應當按照飼養的數量來確定,要求羊的占地面積為0.8~1.2 平方米/只。羊舍的高度應當設置為2.5 米左右,寬度控制在1.6 米左右。羊舍也要設置透風窗戶,保持羊舍內部通風。此外,要注意控制羊舍內部的環境,保持其面積為羊舍面積的3~4 倍,整個運動場四周或者是羊舍周圍要設施有料槽和固定式的水槽。大多羊舍采用樓式羊舍,采用木條和竹條組成有高度的羊床,保證糞尿滑入溝內。
3.養殖羊的選擇。選用優良的養殖羊品種,對保證養殖經濟有著重要的價值,養殖羊的選取要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和飼養資源,選用和當地生產環境適宜的生產養殖品種。養殖羊選取時候要保證肉的養殖品質好,且飼養周期短,養殖羊的抗病性強,能夠為養殖戶帶來顯著的經濟效應。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養的羊群多是雜交品種,要注意結合選用當地的養殖飼料,以保證養殖羊群能夠適應圈舍環境,保證持續的生產力,為養殖戶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
4.飼養管理。飼養管理影響羊群的持續生產,舍飼肉羊時候要注意飼料搭配科學合理,要不斷降低飼料成本,以保證有持續高效的經濟效益。
舍飼羊要有充足的飼草環境,并要注重飼草的養殖質量,整個養殖要注意精細結合,保證飼養的粗糧搭配合力,保證飼養的綜合質量。在整個飼養的過程中,要注意搭配優質的青干草,注意多營養搭配,且配置多汁飼料,青貯料等,不要長時間喂單一的粗飼料,要保證營養均衡,最終提升肉羊的養殖質量。肉羊飼養時候,青貯料是最常見的飼料,其能夠減少冬春季節的飼料缺乏問題,可以全面降低整個養殖的飼料成本。但是飼養員要注意飼料營養均衡,在用藥中為了降低成本可以采用非蛋白氨,且尿素也是蛋白的重要來源,對應的養殖人員要注意合理使用添加劑,預防用量過多導致中毒。
對于飼料的頻率而言,養殖人員要了解羊群的養殖方法,注意科學喂養,建議每日三次投食,每次間隔時間為6 小時左右。喂養時候也要注意投順序,喂養時候建議先放粗料,再放精細料,整個青干草喂養時候要注意切短后和在和精料混合喂養以提升整個養殖的質量。在養殖中也要注意增加塊莖產品,不斷補充維生素,且養殖中要注意肉羊的養殖方式,建議夏季養殖時候可以讓肉羊先飲用溫涼水,以此來促進飼料的消化吸收。羊群管理也十分重要,圈舍內部管理中,要注意調整羊群的結構,控制好羊群的密度以及繁殖公母羊的比例,以此來調節養殖生產經濟,在整個養殖過程中,要在入冬前對羊群進行調整,及時補充青壯公母羊,淘汰老弱病殘的羊,以此來調節整個養殖體系,也能夠促進育肥的效果。
5.疾病預防。肉羊養殖中若暴發了防疫問題,會直接影響肉羊養殖經濟效益。對此,加強肉羊養殖的疾病預防工作十分重要。養殖中,要堅持羊舍的清理,保證羊舍內外環境的干凈、清潔,定期消毒羊舍衛生,并每隔一個月或者是半個月就要對羊舍進行完全的清理,清理前后也要注意羊舍的環境衛生,在養殖廠區入口,出口處要設置消毒池和消毒盆,要定期更換消毒液,避免外來人員進入廠內。整個養殖中,要注意預防外購羊群帶入疫病,也要按照針對性的免疫接種流程,做好羊群內部的免疫接種工作。
分析當前養殖經濟現狀,雖然甘肅當地特色的肉羊養殖獲得了國內外大量訂單,但是當地肉羊養殖的布局和建設環境存在很多問題。首先,肉羊產品的定價存在問題,當地集體養殖和養殖戶單一養殖的肉羊價格差異大,且養殖戶的肉羊存在未經建議銷售的現狀,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肉羊養殖。其次,肉羊的產量和當地的經濟體有帶動作用。肉羊的養殖也會帶動當地的牧草、飼料以及運輸、屠宰等產業,借助經濟建設的杠桿,能夠帶動甘肅當地的肉羊全體經濟。最后,針對市場經濟體系而言,借助肉羊的特色化產業,實現了肉羊帶動當地經濟的目的,對于優化農業經濟建設有著重要的價值作用。
近年來,在國家的可持續發展、退耕還牧、優化生產的建設任務指標下,甘肅當地的肉羊養殖也發生了改變。傳統的肉羊養殖是采用放牧模式,在強調生態環境建設的背景下,舍飼肉羊養殖也成為了當地養殖的重點。經國務院同意,財政部、農業部印發了《關于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的指導意見》(財農〔2015〕31 號),在全國范圍內從農資綜合補貼中調整20%的資金,加上種糧大戶補貼試點資金和農業“三項補貼”增量資金,統籌用于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重點用于支持建立完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同時選擇部分省開展試點,將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政策目標調整為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從試點情況看,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方向正確,目標明確,操作簡便,取得了預期效果。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2016 年在全國全面推開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對當地經濟建設有著直接的影響。可見,緊抓經濟布局,加強政府指導,對肉羊經濟建設有直接牽動作用。
以甘肅省環縣為例,通過當地養殖現狀分析,大多數養殖戶的養殖方式多是采用居家養殖,圈舍的建筑多采用土圍墻、破窯洞、木圍欄為主,且養殖區域和人生活區域沒有直接隔開。這和標準化的養殖羊舍有區別。政府針對基層羊養殖雖然給予了對應的政策補貼,但是“僧多粥少”“資金追蹤難度大”,導致羊舍的設施設備十分落后。再者,飼養環境差,也不能保證料槽、水槽潔凈,糞便不能及時收集,大多數養殖圈舍也沒有降溫避暑、保暖通風的季節性設施,不能夠保證養殖羊的健康,導致養殖質量不佳,再加上當地環境特殊,導致羊群飲水困難,嚴重阻礙了當地肉羊養殖的發展。
分析當地羊群養殖現狀,大部分養殖戶受到傳統的放牧養殖觀念影響,對圈養依舊存在保留意見。而且由于缺乏養殖技術指導,大多數養殖戶對圈養養殖的認識不到位,導致養殖生產出現嚴重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環縣當地的肉羊養殖也有明顯的養殖特點,但是針對肉羊養殖的附加產業認識不到位,鄉鎮地區也缺乏對應的龍頭養殖產業。基層調研分析,大多數養殖戶對農業合作社認識不到位,對環縣羊養殖產業的認識不明確,這無法滿足當代羊群的深加工和產業化認識,且大部分養殖戶的管理方式落后,對羊群的飼養認識不明確,這導致養畜牧產業市場競爭力不足,嚴重限制了當地市場化和品牌化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當地飼料的供應不足。甘肅當地種植的產品多是麥類、谷類和黃花菜等種植產品。但是肉羊科學養殖飼料是玉米、秸稈等。由于當地這些類型的草料種植不多,大多數農戶都是分散養殖,沒有加強對養殖產品的管理,最終加重了病蟲害的問題。經過種植研究發現,當地的肉羊養殖缺乏粗精的飼料搭配養殖,讓整個牧草養殖經濟落實不到位,嚴重影響了養殖質量。且羊畜養殖的飼料管理效率不高,整個養殖的營養搭配不合理,最終導致養殖飼料的養殖效率存在嚴重問題。且當地多是畜牧經濟,缺乏工業化養殖和集中畜牧場養殖,當地鄉鎮都沒有和飼養配套的養殖生產加工廠和生產鏈,導致飼養草料供應不足,利用率低,不能夠實現草料的高效利用,嚴重影響了羊群的生產養殖。
建議當地政府結合環縣的氣候環境,做好科學養殖,種羊繁育的管理計劃,針對飼養管理,疾病預防和飼養環境管理,為群眾進行養殖技術指導。首先,對于種羊的養殖要注意單獨飼養,不要混養,整個羊舍的環境要注意干凈透亮,保持通風,注意羊群的養殖密度,及時淘汰老弱、病殘,并按照種羊的年齡、類型進行科學養殖。其次,要注意飼養環境的調整,建議進行科學的飼養清洗、更換、消毒處理,減少微生物的滋生。再者,改善飼養環境,建議根據羊的年齡、食欲以及身體強度調整整個養殖體系,基于羊群足夠的優質牧草和混合料,注意粗、細結合,提高羊群的消化量,保證其營養均衡吸收。在整個養殖過程,也要對羊舍的環境進行適當的改善和動態性監督,如發現了疫病,就要及時撲殺,防止傳染。
分析甘肅當地的肉羊養殖現狀,對比其他實行圈養的地方,當地舍飼肉羊起步較晚,且發展質量和生產力缺乏動力,從肉羊飼養方面來看,其養殖數量有待提升。且品種繁育方面,當地養殖多是以山羊、綿羊或者雜交羊為主,整個養殖體系還不夠細化,且受到環境技術等影響,導致良種羊的養殖速度慢,不能夠實現長遠化的推廣養殖。值得注意的是,當地的施舍肉羊養殖不科學,導致養殖產品率和產品質量問題突出。導致前期圈舍的肉羊出欄量少,肥育效率低下,產品質量差,最終限制了養羊業的長遠發展。基于草地保護和建設養殖幾個方面,我國天然草地的養殖資源豐富,但是由于經濟影響,傳統的濫挖爛耕的問題,導致當地草地存在沙漠化問題。可見,加強肉羊養殖副產業建設,如調整牧草結構,提升種羊質量有重要的經濟建設價值。
隨著現代化農業發展,我國加強了基層單位舍飼肉羊養殖的技術創新,經濟扶持。力求在推動經濟產業發展的基礎上,為農戶的生產發展做出貢獻。本文結合甘肅環縣肉羊養殖進行研究,對于優化當地舍飼肉羊建設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建議,如加強政府合作,改善養殖模式,現將對應的研究分析闡述如下。
建議當地政府加強舍飼建設和管理,增加國家的管理和扶持工作,建立可行的資金管理制度,在整個建設過程中也要堅持實用為主,避免鋪張浪費。為了保證經濟養殖和科學養殖的統一,建議基于政府的資金不足和產業宣傳,技術交接等工作,為基層養殖戶灌輸標準化養殖的思想,避免鋪張浪費等問題。建議在原有的羊舍養殖基礎上搭建棚圈,及時根據舍飼養殖戶的基本需求,從根本上解決圈養環境問題,也建議完善整個養殖環境,設置一個科學養殖的配套環境,以此來擺脫傳統養殖戶的粗放管理,最終提升整個飼養的整體水平。
建議加強養殖戶生產管理,借助產業化推動的方式,建立龍頭企業建設,推動環縣經濟穩定發展,最終為實現環縣肉羊生產一體化做出貢獻。建議各鄉政府加強公司、合作社以及農戶的多項合作,創新企業的建設和引導,加強當地產業的經濟合作,將農戶的生產經濟和甘肅當地的產業化建設聯系起來,以期創造一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業結構,對應的農戶也要實現養殖化綜合管理,提升農戶的生產積極性,為羊產品的綜合建設奠定基礎。分析甘肅環縣的經濟發展,在積極的產業化建設中,當地出臺了多項政策來促進經濟發展,在農業養殖、綜合企業發展、農牧民的畜牧產業等方面都獲得了重要的發展。結合當地“雙百雙萬”的工程推進,環縣產業在種植、育苗以及市場推廣方面都獲得了明顯的成效,且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企業要加大政府的產業一體化生產,建立一個科學化、數字化以及智能化的發展環境,為推動環縣肉羊養殖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奠定基礎。結合政府合作,龍頭企業牽動,專業合作社幫扶的方式,最終推動肉羊產業化發展,為實現牧草、肉羊、企業經濟多方面的發展做出幫助。
首先,建議當地養殖戶和農業合作社,按照肉羊養殖場的生產規模,加強天然原草料供應。通過投資合作等方式,檢查社會群體或者是個人形式構建草地保護計劃,對退化的草地進行維護和改良,并收購種植的草料,并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運用,保障養殖肉羊的營養。其次,加強基層合作社的組織合作,改變傳統的農牧民的生產觀念,將推廣農業種草和生產種植合作,做好統一的田間管理工作,加強飼草種植管理和技術培訓,不斷發展養殖產業的多元化。最后,做好牧草生產和產業加工建設。結合甘肅當地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可以將大面積種植和規模化飼草產業相結合,提升草產品的種植質量,并建立針對性的牧草生產加工基地,最終帶動飼草的利用率。
綜上所述,甘肅當地的肉羊養殖相比于其他實行圈養的地方,當地舍飼肉羊養殖起步較晚,且發展質量和生產力缺乏動力,從肉羊飼養方面來看,其養殖數量有待提升。隨著養殖經濟的發展,當地加強了農業養殖的建設管理,加強飼草建設,優化資源管理,可以在推進農業建設改革的同時,帶動飼養肉羊產業的發展。優化舍飼肉羊的管理和建設,可以全面提升肉羊的產品質量,促進當地商貿流動和勞動力就業,帶動羊群的綜合化發展。值得注意的是舍飼肉羊養殖也改變了甘肅當地農牧業生產結構,對應的單位也要結合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以及標準化發展,促進整個生態產業的穩定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當地的肉羊養殖經濟會達到另一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