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彬益,孫文鵬
(1.甘肅農業大學,甘肅 蘭州 730070;2.中共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行政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2019 年8 月,習近平總書記繼6 年之后第三次踏上隴原大地視察時強調:“甘肅最大的機遇在于‘一帶一路’。要找準發力點,加強和沿線省份和國家開展實質性、多領域合作,加快構建內外兼顧、陸海聯動、向西為主、多項并進的開放新格局?!笨倳涍@一重要指示,指明了甘肅發展千年不遇的重大機遇,提出了發力支點,指出了合作對象,明確了開放內容。充分顯示了大國領袖的遠見卓識和宏大氣魄,具有極強的理論邏輯和現實可操作性,是指導新時代甘肅搶抓機遇、轉換動能、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所謂“機遇”,也叫時遇,一般是指有利的條件和環境;“大機遇”是大時遇,就是更加有利的條件和環境;“最大機遇”是最大時遇,也就是最有利的條件和環境。所謂“動能”,就是物體運動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決定于物體的質量與運動的速度。質量相同的物體,運動速度越大,具有的動能越大;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具有的動能越大。延伸到經濟社會發展上,是指GDP 相同或相近的國家(地區),發展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發展速度相同或相近的國家(地區),GDP 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舊動能”是指傳統動能,也就是利用傳統模式經營的一、二、三產業,既包括“兩高一?!碑a業,也包括對經濟增長支撐作用下降的對外貿易?!靶聞幽堋笔侵感乱惠喛萍几锩彤a業變革中形成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靶屡f動能轉換”是說“新動能”與“舊動能”是相對的、動態發展的,“舊動能”通過產業轉型升級和提升發展效率與質量,可以轉換為“新動能”;“新動能”隨著時代發展、技術革新也將衰落成“舊動能”,因此需要持續進行升級改造,創新出更大的動能。
那么“最大機遇”和“新舊動能轉換”之間是一種怎么樣的邏輯關系呢?“最大機遇”是“新舊動能轉換”的根本前提,“新舊動能轉換”是“最大機遇”的充分利用?!靶屡f動能轉換”需要“最大機遇”,“最大機遇”成就“新舊動能轉換”;反過來“最大機遇”助力“新舊動能轉換”,“新舊動能轉換”創造“最大機遇”。兩者互為因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種辯證的統一。
甘肅是張騫鑿開西域大門的通道,它把原本連在一起的北方匈奴與西域各國(部落)隔開,打開了中國與中亞、西亞、南亞及歐洲等國交往的大門,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經濟的交流和發展。中國封建社會從此走上了千年漸進的興盛之路。宋朝以來河西走廊被匈奴搶占,東西方國際陸路貿易基本中斷,中國封建社會經歷了千年漸退的衰敗之途。2013 年習近平總書記針對百年未有之世界大變局,以政治家、戰略家的遠見卓識和巨大魄力,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開啟了向西發展新的偉大征程。面對這一千載難逢的絕好機會,處于“絲綢之路”黃金段上的甘肅應該如何“發力”?西部大開放我們沒有多少機遇可抓,資源型枯竭已然使這個早在上世紀50 年代重點開發的省份陷入窘境?!耙粠б宦贰苯ㄔO機遇遽然而至,甘肅能否奮起搶抓?新時代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高質量發展既是最大機遇,又是發展動能。如果說新中國成立初期前蘇聯援建的16 個重大項目和中蘇交惡后的三線建設使甘肅抓住了時代的需要,那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上的隴原大地就更是天造地設的機遇。
從2013—2018 年,“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創造就業機會24.4 萬個,累計稅收超過20 億美元,同時成立對外經貿合作區82 個。截至2018 年底,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900 億美元,為“一帶一路”國家增加就業崗位100 萬人以上。2019 年1—8 月,中國企業在53 個沿線國家投資約90 億美元,中國企業與61 個沿線國總共簽署3 884 份合同,總數額達778 億美元。截止2019 年10 月,中國已同137 個國家和30 個國際組織簽署了197 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據了解,“一帶一路”貿易和交通等項目將幫助近4 000 萬人脫貧,為全球脫貧事業作出巨大貢獻。一大批鐵路、公路、航空和油氣運輸線路聯通,中歐班列開行數量突破14 000 列,亞吉鐵路開通運營,雅萬高鐵開工建設,中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合作項目3 條生產線提前竣工,冰上絲路將穿越北極,巴基斯坦最大水電站首臺機組實現并網發電,馬爾代夫中馬友誼大橋竣工,阿聯酋阿布扎比碼頭、馬來西亞關丹深水港碼頭正式開港。我國與83 個國家簽署貿易暢通協議,并與沿線54 個國家、地區簽署稅收協定?!耙粠б宦贰苯ㄔO融資方式也由EPC 模式向“投資+施工+運營”的BOT、PPP 模式轉變。通過亞投行、絲路基金、產業基金、地方基金以及與其他國家組建聯合基金,截至2018 年底,絲路基金簽約19 項,承諾投資70 億美元,支持項目涉及總金額800 億美元,亞投行成員國達到93 個。我國還與61 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了1 023 對友好城市,在“一帶一路”國家設立了17 個國家文化中心、173 所孔子學院、184 個孔子課堂。與沿線國家聯合開展了25 個科研項目??傮w預測,6 年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將推動全球經濟增速增加0.4~0.6 個百分點。
6 年來甘肅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實際投資44.8 億美元;在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等國實際投資項目18 項、投資額7 060 萬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2.34 億美元,在外人員1 663 人。甘肅橫跨中國西北,古老的絲綢之路在境內蜿蜒1 600余公里,具有資源能源富集、歷史文化厚重、產業基礎良好、樞紐地位突出、集輸優勢顯著等特色優勢。甘肅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對外開放步伐越來越快,建設速度和成效逐步顯現。
黨和國家領導人歷來非常重視甘肅的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給予了特殊關懷。習近平總書記3次到甘肅視察,4 次對甘肅做出重要講話,極大提振了甘肅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要充分認識總書記考察調研甘肅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精髓要義,牢牢把握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實踐要求,化作引領甘肅高質量發展的政治優勢,切實強化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站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用心用情感悟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深刻內涵,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使命感抓好學習、貫徹和落實,切實把總書記的關心關懷轉化為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信仰,把總書記指示要求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巨大動力,把總書記殷殷囑托轉化為造福人民的務實舉措,堅決走好新時代長征路,同心共筑中國夢,爭先進位謀出彩。以扎實作風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不折不扣落實落細落地。
繼納米科學與技術、生命科學與技術、信息科學與技術、認知科學之后,整個科技領域革命性變革已經到來。這是一次新的科技革命,不僅推動著人類整體認識能力的飛躍,對客觀世界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將有更大進展,而且使社會生產力發展躍進到一個嶄新的質的階段,使21 世紀先進生產力發展具有了新的時代特征。新產業革命將帶來新的經濟形態,這將是資源節約型的綠色經濟形態。新科技革命是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主導力量,推動人類社會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過渡。這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抓住這一機遇,將實現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我們知道,貴州利用大數據發展數字經濟并很快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甘肅怎樣利用新科技革命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不僅僅是對思維的考量,更需要拿出實實在在辦法來。
獨特的地緣優勢、從古至今豐富的與中西亞經貿交流的經驗,將會為甘肅省經濟發展插上翅膀,成為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最大受益者。甘肅主動作為,放飛夢想的機會來了。我們要超前謀劃,在文化旅游、交通樞紐、信息技術、生態產業、物流中心、科研高地等方面主動發力,搶占文化、樞紐、技術、信息、生態“五個制高點”。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充分利用“一帶一路”沿線省份和沿線國家豐富的資源,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有色金屬、石油冶煉以及產品加工基地,轉型升級現有的重工業,不再建設新的冶煉廠、化工廠和有色金屬加工廠,保住綠水青山。充分發掘甘肅秀美山川的省情優勢,講好甘肅故事,傳播甘肅正能量,吸引更多資本來甘投資創業,拉動甘肅動能轉換。形成產業集群,產生洼地效應,釋放“火風鼎”能量,做共建“一帶一路”的先行者、引領者、受益者。一是不斷強化共建“一帶一路”重要性的認識,大幅度擴大“一帶一路”所帶來的產業升級和產業結構優化空間,優化營商環境,吸引省外以及國外資本加大對甘肅的投入。二是在產業規劃上因地制宜制定適合長遠發展的產業政策,用相對優越的人才吸引條件,廣泛吸納來自全球的人才。三是加速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構建蘭州新區、敦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國絲綢之路博覽會”三大戰略平臺。四是重點推進道路互聯互通、經貿技術交流、產業對接合作、經濟新增長極、人文交流合作、戰略平臺建設等六大工程。五是進一步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加強經貿合作,合作領域包括資源開發、裝備制造、新能源、特色農產品加工等產業。
2019 年9 月18 日,習近平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強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樣,是重大國家戰略”。甘肅地處西北內陸,有兩個國家級生態保護區。一個是祁連山區,其高大的山體擋住了北方沙漠的南侵,也擋住了來自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北進,形成了北方龐大的水源涵養區;一個是黃河,在甘肅境內,黃河干流流經甘南、臨夏、蘭州、白銀4 個州市,黃河甘肅段干流全長913 公里,占干流河道總長度的16.7%,甘肅境內黃河流域大支流有湟水、莊浪河、大夏河、洮河、祖厲河、渭河、涇河。這兩個國家級生態保護區嚴格意義上講都不是甘肅的而是中國的,甘肅承擔著中國西部生態保護的歷史重任,把這兩個重要的生態屏障保護好,就為全國做出了貢獻。
“保護”是建設“幸福河”的根本前提,“治理”是建設“幸福河”的基礎保障,“高質量發展”是建設“幸福河”的必由之路。三者之間有著必然的邏輯關系:“保護”是為了“治理”,“治理”是為了“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為了建設“幸福河”?!氨Wo”要按照黃河水體運動的規律辦事,河道是“水往低處流”自然形成的,不能人為改變路徑。前幾年有些地方填河造田、毀堤建房,給黃河保護和治理形成了威脅;有些地方濫建污染源,黃河水污染嚴重。新形勢下,一定要拿出剛性措施,該恢復的恢復,該重建的重建,該整頓的整頓,還黃河流域一個“綠水青山”。總書記指出:“加強黃河治理保護,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積極支持流域省區打贏脫貧攻堅戰,解決好流域人民群眾特別是少數民族群眾關心的防洪安全、飲水安全、生態安全等問題,對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民族團結具有重要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甘肅有很多短板,主要在“三保障+飲水”方面,所以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對甘肅這樣深度貧困地區來說無疑是重大機遇,要補短板強弱項,迎頭趕上小康路??倳浺螅骸耙獔猿志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睂Ω拭C而言,一個是保證黃河水量不減,為下游人民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另一個是水土保護,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不是甘肅河,要有全國一盤棋意識,保護好黃河,甘肅承擔著國家任務。
“一帶一路”共建的過程,也是挑戰與機遇并存的過程。對甘肅來說,我們迎來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但同時我們也面臨嚴重的挑戰。從國際來看,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傳統的世界秩序正在坍塌,新的國際秩序正在形成。人民幣國際化與美元霸權之間的沖突不可避免,資本有可能隨著貨幣的消失而消失,生產方式也將隨著3D 打印機的普及而改變,人類即將跨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每一個國家也都將站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同一起跑線上,比的不再是霸凌與欺壓,而是誰先邁入這個時代。美國把中國視為主要競爭對手,對“一帶一路”倡議橫加指責甚至圍堵,目的是保住自己的霸權地位。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積極而又客觀地宣傳好“一帶一路”的功能與作用,讓世界明白我們的意圖。首先,對于中美政治、經濟摩擦,我們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并取得斗爭的最后勝利。其次,爭取更多國家特別是歐美以及印度等國家支持“一帶一路”倡議,避免其對周邊國家產生負面效應,形成共建“一帶一路”良好局面。最后,對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存在的“中國威脅論”現象,我們要正確對待,既要求中國企業遵守國際慣例和當地國法律,也要加強與沿線國家各政黨的交流,講好講準“一帶一路”政策與理念,減少誤解。
從國內來看,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造成現實影響,以互聯網經濟、網絡配送、遠程醫療、線上教育為代表的新經濟、新業態異軍突起,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是勢不可擋。二是“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缺乏權威的評估體系,要組織專家學者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或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并盡快研究出臺科學規范的“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防止走“粗放式發展”“低成本擴張”“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建設的老路子。三是民營經濟參與嚴重不足,原因一個是資金缺乏,一個是技術缺乏,最主要的是信心缺乏,對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心存疑慮,政府要鼓勵并出臺政策支持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項目,這是促進“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選項之一。四是投融資機制不健全?!耙粠б宦贰表椖咳绾伍_展可行性研究和評估,投融資貸款如何規避風險,如何防止不可行項目投產、防止沿線國家貸款額度超限等問題,是提高投融資與“一帶一路”建設項目質量的關鍵,要積極借鑒發達國家和已有國際金融機構的經驗,降低投資風險,提高防控能力。
未來10 年,是世界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將深刻改變人類的生活。在其推動下,大量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將再次帶給人類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關鍵技術成為各國占據制高點的重要爭奪對象。只有在科技開放中占據優勢,掌握推動科技革命的核心領域,才有希望在百年未遇之大變局中掌握主動、抵御風險、創新引領。新舊動能轉換將進一步打開人類生產和生活的資源、環境、市場的新空間,將克服資源匱乏、環境污染、市場飽和形成的工業危機,從而把人類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到一個歷史的新階段。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期,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是有效應對下行壓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動能轉換的條件不同,需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相比基礎較好的省份,甘肅的最大短板是基礎設施落后,最大隱憂是資源性枯竭,最大瓶頸是粗放型發展,最大制約是習慣性思維。抓住機遇需要理念,也需要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學會在新發展理念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破題動能轉換離不開對治理節奏更精準的把握,離不開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精準的發力。要加強頂層設計、科學統籌。這就要求我們時刻用發展的眼光審視新舊動能轉換,在改造升級傳統動能時注意發掘其中蘊藏的新的生命力,在培育發展新動能時及時根據技術前沿調整方向。一是貫徹落實總書記“向西為主、多項并進”重要指示精神,優化經濟結構與產業布局。增加特色農業發展權重,調整輕重工業發展比例,優化服務業提質增效比重,構建科學合理的共建“一帶一路”產業結構,形成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發展和出口創匯新格局。二是彰顯“甘肅秀美山川”“黃河之濱也很美”品牌效益,大力發展甘肅特色文旅產業。加大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掘、保護和傳承,充分利用華夏文明傳承創新示范區這一國家級品牌,做大做強甘肅文化產業、文化旅游,吸引更多國內外游客來甘肅觀光旅游、文化交流,碰撞并孕育出更多的經濟增長極。三是加快“蘭白核心經濟區”等中心城市建設,著實推進蘭白一體化??倳浺笪覀儭罢覝拾l力點”,蘭白核心經濟區就是甘肅高質量發展的“發力點”,要積極推進蘭州新區、白銀工業集中區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強化招商引資質量,形成產業集群,把蘭白核心經濟區打造成為“一帶一路”上重要的“發力點”,建設成為西北交通樞紐和向西發展的國際物流中心,在甘肅省發揮率先、帶動、輻射、示范的中心作用。四是創新發展思路,支持線上經濟等新經濟新業態。一方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動能轉換。另一方面鼓勵支持新經濟新業態,培育新動能。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線上經濟,推動新零售業的形成和壯大。根據新冠疫情后期經濟發展研判,快速調整適應市場,避免被淘汰;積極推動線上配送、互聯網醫療、網上課堂等新經濟、新業態健康有序發展。與此同時,鼓勵大學生、新一代農民工線上創業,吸納更多就業者。進一步調整醫藥產業發展思路和戰略,實施中藥材、中藥和中醫“三位一體”同步發展戰略,重點發展中藥和中醫,把中西醫結合治療和生物疫苗作為甘肅獨特高新技術產業,特事特辦。五是充分利用政治優勢,自己發力、干部給力、中央助力,凝練一批重大項目,爭取國家最大支持,在國家中心城市、自由貿易區、國家科學中心、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等方面發揮更大想象力,做以前想做而沒有做成的事,解決一直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推動甘肅新舊動能快速轉換,搭上“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快車,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