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堂縣不斷提高農民工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和精準化水平,先后榮獲全省“三農”工作先進縣、省返鄉下鄉創業工作先進縣、全省去冬今春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先進單位等殊榮。
優化調整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督查小組,明確工作任務,壓實工作責任。圍繞加大援企穩崗力度、促進重點群體就業等出臺12 條具體措施,全力確保就業局勢總體穩定。截至7月末,全縣城鎮新增就業2660 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03%,就業呈恢復性增長。為2605 家企業發放穩崗補貼1097.45 萬元,為12 家企業發放暫時性困難企業穩崗補貼960.22 萬元,共惠及職工6.5萬人,為全縣3100 余家企業減免社保費約1.6 億元;明確“一對一”復工聯絡員,推動全縣772 戶規上和重點骨干工業企業、1849 戶服務業企業全部復工復產,吸納農民工就近就地上崗8600 余人;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88 場次,提供就業崗位2.17 萬余個,達成意向就業協議5300 余人;為69 家企業的4019 人開展了各類技能培訓。
金堂縣創新實施“千人百億”工程,力爭用5年時間新回引1000 名農民工企業家創辦經濟實體,新帶動創造產值100 億元。目前,已成功回引150 名農民工企業家,創造產值11 億元,帶動就業近7 萬人。出臺鼓勵回鄉創業5 大類51 條“政策清單”;聚焦主導產業、新興產業,篩選出99 個重點項目列入返鄉創業“項目清單”;摸清企業家回流規模、比例和返鄉創業需求,篩選出500 名農民工企業家列入“目標清單”。瞄準情感觸點,喚起金堂籍農民工企業家自豪感;瞄準發展意向,與20 名在粵農民工企業家達成返鄉創業意愿;瞄準現實需求,提供從返鄉到創業全程“一對一”代辦幫辦服務。搭建創業服務平臺,精準培訓返鄉創業農民工1000 余名,為150 戶返鄉創業企業發放貸款1.85 億元。搭建產業發展平臺,返鄉創業示范區新創辦各類實體2000 余家,帶動就業2.6 萬人;依托鄉村振興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創辦家庭農場60 個、合作社70 家;支持返鄉創業者發展電商、民宿等,帶動就業4.3萬余人。搭建技能提升平臺,深入實施“技能金堂培訓行動計劃”,2019年以來,培訓新型職業農民、現代青年農場主920 余人。
探索欠薪治理長效機制,設立欠薪應急資金,保障農民工工資及時足額支付。規范用工管理和勞務派遣用工行為,實現動態跟蹤管理服務。夯實部門聯動,定期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等開展專項清欠行動。強化基層柔性調解,建立16 個鎮(街道)基層調解委員會。2019年以來,全縣累計立案受理涉及農民工的仲裁案件694 件,調解處理430 件,涉及金額500 余萬元。推進農民工等群體依法參保,搭建城鄉居保與企業職保制度銜接的“雙通道”,推動建筑行業農民工全部參加工傷保險。
改善居住條件,將農民工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系,2019年以來,為309 名農民工配租公租房253 套;為農民工子女提供均等教育;強化醫療保障,組織23 家基層醫療機構為外出返鄉農民工開展健康服務。先后在北京、東莞等地建立農民工維權服務工作站,共受理維權案件11件,協調解決勞動糾紛7 起,累計幫助110 余人,挽回經濟損失210 萬余元。積極引導農民工進鎮入鎮,建立健全留守關愛服務體系,有效解決在外農民工的后顧之憂。
在鎮(街道)流出地建立青年人才黨組織21 個,在北京、東莞、拉薩等外出集中地建立農民工黨組織3 個,建立“紅工驛站”綜合服務陣地5 處。開展系列專題培訓,實施優秀農民工村干部學歷提升工程,激發優秀農民工干事創業熱情。評選“十佳回鄉創業明星”,從優秀農民工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中選拔鎮(街道)領導干部6 名。目前,全縣村(社區)“兩委”負責人、干部和后備力量中,有常年外出就業創業經歷的分別占30%、42%、34%,“兩代表一委員”中的優秀農民工占比逐屆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