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蘇凌
(山西省圖書館,山西 太原 030021)
報刊、廣播和電視等我們一般將之稱為傳統媒體,而與之相對應的數字雜志、網絡以及移動電視等等就被稱為現階段的新媒體。無論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其主要作用都是進行信息傳播和傳遞,只不過方式存在較大的差異。新媒體的不斷發展也為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如何利用新媒體創新讀者服務工作是所有公共圖書館都應面對的問題。
公共圖書館傳統的讀者服務工作已經無法完全滿足目前讀者的需求,為了給廣大讀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工作,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人員必須充分認識到,新媒體環境給公共圖書館帶來的改變,即把握好新媒體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特點[1]。首先,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具有十分明顯的便捷性特征,在經濟大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逐步加快,對于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工作也提出了更加便捷化的要求。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中融入各種新媒體技術,促進了遠程閱讀高效管理的實現,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共圖書館服務的便捷性。隨著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便捷性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讀者加入到閱讀行列中。除了便捷性外,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時效性也越來越明顯,讀者服務工作人員利用新媒體將閱讀內容轉化成數字化的形式,如此一來便打破了傳統閱讀當中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因素[2]。以此提升了廣大讀者的閱讀效率。相比于傳統的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新媒體環境下的讀者服務工作其安全性也大大提高。安全性的提高首先表現在廣大讀者個人信息安全上面,還有就是讀者閱讀內容的隱私性也得以更好的保護。
新媒體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全體工作人員都應意識到讀者服務工作的不同,并且積極探尋創新讀者服務工作的方法。公共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在創新讀者服務工作時,必須要學會利用各種新媒體為讀者提供更加完善和優質的服務內容。
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人員在創新讀者服務工作時,必須緊跟時代潮流。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支撐,因此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中也應多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構建公共圖書館移動網絡閱讀管理體系。用戶在公共圖書館移動端服務平臺注冊之后,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人員可以根據用戶個人信息以及閱讀信息的網絡數據,去分析不同讀者的閱讀偏好,在今后的讀者服務工作中針對不同用戶需求,為其提供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服務工作,最終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質量以及服務效率,提高用戶對于讀者服務工作的滿意度。例如,公共圖書館可以結合讀者需求及自身特點,依托新媒體技術開發富有特色的APP軟件,實現圖書館信息化管理,讀者可通過APP軟件反饋自身閱讀訴求,圖書館也可及時推送書籍信息,為讀者提供優勢服務。
新媒體環境下最主要的一個特點便是大數據,各種新媒體平臺在傳播信息時都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持。公共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當中,其實包含了數量龐大的數據,因此創新讀者服務工作必須對這些數據進行充分利用,這就要求公共圖書館應構建數據信息庫,以此充分利用大數據。公共圖書館數據信息庫構建過程,必須搜集圖書館圖書的數據信息以及線下讀者的數據信息,將其匯總之后再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從分析結果中尋找目前讀者服務工作與用戶需求的差異性,然后制定針對性的服務對策。構建公共圖書館管理數據信息庫,其實就是公共圖書館逐漸融入新媒體環境的表現,這對于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質量的提升同樣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3]。
在新媒體環境下創新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就要善于利用各種信息媒體平臺,也就是與信息媒體平臺建立合作關系。新媒體環境中最主要的變化就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信息媒體平臺,因此想要盡快適應新媒體環境帶來的各種變化,凸顯出新媒體環境下讀者服務特點,就要善于借助信息媒體平臺的優勢,這也是公共圖書館創新讀者服務工作的開展趨勢。在各種信息媒體平臺的協助下,公共圖書館的信息輸出途徑變得更加多樣和豐富,讀者所獲得的服務工作也變得更加優質。公共圖書館傳統的讀者服務工作一般都具有片面化以及單元性等特點,而新媒體技術的融入可以有效的打破這些限制因素,促進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公共圖書館傳統的讀者服務工作中,并不注重圖書館的各種宣傳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同時也影響到了其讀者服務工作的覆蓋范圍。在新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應借助新媒體信息傳播的優勢,加強公共圖書館各項服務工作的宣傳力度。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微信以及微博等軟件,每天通過微信和微博等軟件獲取各項信息。因此,公共圖書館應充分認識到用戶接收信息的特點,可以利用微信和微博等軟件進行公共圖書館的宣傳工作,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公共圖書館的豐富圖書資源以及服務內容,以此來吸引更多的公共圖書館讀者。因此,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人員應主動去學習各種新媒體軟件的使用方法,并且學習新媒體運維工作的知識,通過各種新媒體平臺與讀者建立良好的服務關系。公共圖書館新媒體工作人員可以利用各種新媒體工具收集讀者對于服務工作中的意見和建議,然后針對讀者提出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提高讀者的閱讀體驗。
公共圖書館傳統的讀者服務工作內容和形式較為單一,基本上就是為讀者提供圖書借閱和歸還工作。新媒體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豐富讀者服務工作的內容和形式,以此來增進與讀者的感情。譬如,可以定期在公共圖書館特定區域舉行一些讀者閱讀和社交活動,增進讀者與讀者之間的交流的同時,也增進了讀者對于圖書館的感情。在創新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時,還可以使讀者服務工作變得更加人性化,譬如在圖書館內設置多功能廳等,為讀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公共圖書館的各個線上平臺,組織讀者參加線上或者線下的講座以及交流活動,增加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良性互動。
綜上所述,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變得更加便捷,時效性和安全性相較于從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人員應充分認識到新媒體環境服務工作的特點,在推行公共圖書館移動端網絡閱讀平臺使用的同時,借助新媒體技術構建圖書館管理信息數據庫,并通過各種新媒體平臺加強與讀者的溝通工作,以此來提高圖書館服務工作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