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翠萍
(山東省濟寧學院圖書館,山東 濟寧 273155)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網絡不僅為高校圖書館帶來了發展契機,同時也讓其面臨著極大的挑戰。隨著我國高校圖書館行業的不斷發展,具有較高服務質量且資源較為充足的數字圖書館已脫穎而出,同時也引領著圖書館行業的快速發展。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數據技術也在不斷的變化,在該技術的作用下,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也得到了更有力的技術支持,而在數字化背景下,開展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也可實現數據的有效共享,在此情況下,圖書館信息數據不但可以得到廣泛的傳播,同時傳播的速度也會隨之加快,這樣時代的發展需求可以得到滿足,而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模式也會受到該模式的影響。
在數字環境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物質文化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會被人們感知。對于當下的高校圖書館,其就好比數字化空間,在該空間中,人們可以隨意使用電腦,網絡也極為暢通,數字資源更是豐富多樣,高校圖書館的檢索系統也要比原來便捷很多,傳統的手工服務也被當下的自動化集成系統所取代,對于借、還圖書,讀者在數秒便可完成。如今,圖書館已逐漸延伸到了人們的家庭以及辦公室中,讀者也不再受時間及空間的限制,而這一切的改變不僅僅是高校圖書館模式及內容上發生的變化,圖書館文化內涵也為讀者創造了人文關懷的服務。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其追求的是讓學生、教職工可以更快、更多的獲取知識及信息,而在數字環境背景下,該組織條件也可得到有效的實現。
制度可以協調社會關系并規范人們的行為,其作為法紀、條規在我國各行業領域之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制度文化實際是隱含于制度中的管理風格及觀念。在數字環境作用下,高校圖書館管理的制度文化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從宏觀角度分析,隨著數字環境的形成,高校圖書館的合作與資源共享變得更為重要及迫切,同時也為這些目標的實現創造了良好的技術條件。所以在制定高校圖書館制度的過程中,必須要對高校圖書館合作及資源共享等進行充分的考慮。而站在微觀角度上,因為受到數字環境的影響,高校圖書館的業務內容及流程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正因如此,高校圖書館的人員管理以及服務制度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與此同時,在數字環境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也迎來了新的問題,比如人力資源管理以及知識產權管理問題等,這些問題的出現也使得高校圖書館管理的制度文化變得更為重要[1]。
對于高校圖書館精神文化而言,數字環境產生的影響雖然不如物質文化那么直接,但其深度卻是更強的。由于數字環境會對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價值觀及理念產生影響,而他們的價值觀及理念又會指引高校圖書館管理的物質文化及制度文化的建設。在這一過程中,數字環境會動搖高校圖書館的“重藏輕用”傳統理念,在數字環境背景下,讀者獲取信息資源的途徑不再局限于館內收藏,而讀者使用的圖書也不僅僅是圖書館才擁有的資源。而且受到數字環境的影響,高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也已形成信息資源共建及共享意識,而在此基礎上,信息資源建設的意義隨之減輕,資源共享與合作協調也成為高校圖書館的最佳選擇。不僅如此,隨著數字環境的形成,也為人們自由、平等獲取知識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計算機以及數據庫的幫助下,信息資料也變得社會化,所以信息資源不再是專家學者才能共享的文獻,通過各種系統及符號,知識也能以各種載體形式走進普通人的生活之中,而這些知識資源也能實現全社會的共享。此外,在數字環境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創造潛能也得到了有效的激發,由于數字環境將高校圖書館的工作模式及內容進行了很大的改變,高校圖書館的館員也由原先的管理員轉變為了現在的導航員及咨詢專家,在這一過程中,他們需要接受自身角色的轉換,同時也能從中實現對自我價值的發揮,所以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也需不斷進行學習、創新,對于自身的知識結構也要進行完善,這樣他們的創造潛能可以得到有效的發揮,而高校圖書館管理精神文化也會隨之形成。
在數字環境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文化增加了新的內容及特點,但在建設的過程中,我國也要將自身的文化思想融入其中,同時還要結合高校圖書館管理文化的現狀進行適當的變革,這樣高校圖書館文化創新的關鍵點可以得到凸顯,同時也能采取有效策略開展自身的建設,在此情況下,我們不但要適應西方先進的管理文化,同時也能對自身獨有的特色進行保持。針對高校圖書館管理文化,人們在認識的過程中需以精神文化為主,至于物質以及制度文化則是由看不見的精神文化所決定。針對高校圖書館制度文化,我們現已意識到國內法制建設與西方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2]。
在數字環境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管理文化的建設會受到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素質的影響。當前在開展圖書館管理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很多館實行“育才型”政策,即進行分權,由上下級共同承擔責任及控制,通過尊重下級的創造性并關心他們的工作,以此將其具備的能力及積極性進行全面的發揮。所以對于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圖書館也要進行全面的培養,只有管理人員的能力及素質得到提高,高校圖書館管理文化的建設工作才能更有效的開展。
首先,我國需要建設學習型圖書館,同時也要將館員自身的價值及使命感進行全面的提高。對于高校圖書館每個館員而言,其都有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學習型圖書館可以舉辦各種教育培訓進而為館員營造一種積極、正能量的學習氛圍,這樣不但可以將館員自身的素質進行提高,同時還能為館員樹立自我價值意識以及拼搏創新精神等信念。圖書館還要對激勵機制進行構建,結合館員的物質及精神需求,通過多渠道對館員的主觀能動性進行激發,結合館員實際狀況將高校圖書館的工作進行全方位的優化,館員工作的熱情以及滿足感也會得到提升。在此期間,可為館員創建文化活動中心,不定期的舉辦各種講座以及文藝演出,館員的圖書館生活也會變得更為豐富,而他們自身的精神面貌也會更加飽滿、昂揚[3]。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對于高校圖書館管理文化的建設,國家及全社會都要進行高度重視,根據高校讀者的實際需求,結合他們的閱讀興趣,加強人性化的服務體系構建,這樣我國的高校圖書館行業可更好、更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