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俊麗
(山西省太原市商貿培訓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6)
近些年,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進行了一些順應時代發展的事業單位改革,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費管理也朝著公開透明化不斷發展進步。在改革的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內部管理也存在著資源浪費消耗、資產閑置不用以及財務管理不清等問題,影響了國有資源的利用效率,也影響了資金應發揮的作用。
在行政事業單位管理過程中,財務內部控制主要是指為了實現既定的經營目標,注重資產的安全性能,保證經營活動和效果,在單位內部采取相關調整、規劃、評價和約束的相關方法,促進經營活動更加完善化的相關策略的總稱,加強內部控制有利于行政事業單位更加有效實行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在財務內部控制方面,需要保證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是以組織發展為基礎而進行生產的,在財務工作方面,比較完善的財務內控制度能夠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在處理相關業務時候更加高效化,避免財務風險和相關資產流失的問題,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在不斷提高,為了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運營水平,需要根據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建立有針對性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注重對流程正確化的把握,不斷提高和優化工作水平,促進財務工作的持續化發展。在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方面,落實內部控制制度,能夠讓財務工作更加完整化、可靠化,防止信息出現偏差。在內控制度的執行方面,需要對內部控制制度有效執行,避免單位出現腐敗的情況,注重財務活動完善,糾正相關不良行為,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能夠對行政事業單位實現比較良好的監督,注重加強內部單位的約束和管理,促進內部運行的合理化和有效化,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1)財務人員對內部管控制度不夠重視。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目前的形勢中,大多數財會人員都普遍缺乏對于財務會計內部管控的重視力度,無法意識到內部管控的關鍵性,這也是財會部門體系設立不健全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行政事業單位未曾對財會管控提高關注,對財會各種人員的職業素養也不重視,極易導致財務會計信息數據不具備其應有真實性、準確性與針對性。而且財會部門內部管控措施不科學,導致財務會計管理落實速度進程較慢,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的正常運行有較大影響[1]。
2)單位會計內部監督機制不到位。目前國內大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還沒有完善的監督體制,所以導致內部監督體制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發生較多的是事業單位領導層或者基層管理人員私自挪用公款,還有通過設置小金庫,占用部分國家資金為自身服務,長期以來鉆會計內部監督不到位的空子,從中牟利。不僅如此,由于長期缺乏監督管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會人員開始消極怠工,上班態度敷衍,導致良好的會計內部控制措施或者政策無法落實,完成會計內部控制工作難以正常開展。
3)會計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事實上,可以這樣說,會計管理制度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對行政事業單位整體的財務水平有著深遠的影響。但是,從我國的現階段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制度仍然存在造假賬等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會計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的現狀,勢必會降低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能力,無法更好地開展評估和監督其預算等各項工作。
4)會計核算不夠規范。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核算問題比較明顯,很多數據金額、財務活動的分賬記錄工作不夠到位,監督工作不夠到位,沒有辦法保證財務活動的真實性,在財務會計方面,很多財務會計知識負責制定相關的報表,財務管理期間存在的相關問題沒有辦法進行分析和探究,還有的行政單位沒有構建比較專業化規范化的財務部門,財務運行不夠合理,會導致會計信息不夠準確,相關的審計工作也難以進行下去[2]。
1)領導給予足夠的重視是加強單位內部控制的前提。從上到下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才能從根本上引起高度重視,才能認真地去組織人員立制度、抓落實。加強對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組織領導,根據實際情況建立適合本位的內部控制體系,按照分工予以授權,明確職責,充分發揮其監督、牽制職能,同時應將監督檢查結果予以公開,從而實現內部控制的意義。
2)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監督,保證控制有效實施。沒有監督環節的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將會是一種虛設制度。因此,需要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加以監督,通過監督起到的震懾作用,使單位內部領導層和財務管理人員能夠充分落實內部控制各項要求,保證會計內部控制工作能夠有效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可以成立獨立的監督管理部門,招攬專業人才,定期對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工作進行考核與檢查,一旦發現違規問題,就必須要加大處罰力度,并且根據單位實際情況提高審核檢查頻率,以此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促進內部控制制度能夠順利進行,并基于此完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監督體系,從而進一步保證內部控制制度能夠有效運轉。
3)健全會計管理制度。歸根結底,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的重點在于完善會計管理制度。而會計管理制度的健全則必須著手于預算的審查和批準制度,并且只有經過層層的審查和申請流程,才可以通過行政事業單位的經費預算,對于預算的內容等都需要充分地反映在申請表中。財務管理部門審核通過后,再由上一級負責部門審核批準。同時作為會計事務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還必須要有效的監督和評估預算使用的情況,并不斷地改善會計管理系統的信息化。隨著科學技術的縱深化發展,會計事務的管理也相比較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開始趨向于信息化方向發展。作為行政事業單位還需要致力于對會計管理技術的改善,通過引入先進的技術,創建完善的會計信息管理系統,以此來達到提升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管理質量的目的[3]。
4)規范會計核算行為。在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方面,還需要進行素質和能力的培訓,注重經濟體制的變化,隨著國家稅收體制不斷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實行比較新的內部控制制度。單位財務人員需要參加相關培訓和教育,要求自己掌握新的稅收政策和制度,還需要提升會計人員的素質和水平,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更加有效配合單位完成財務部門的核算工作。還需要添加內部管理者的工作能力,保證落實財務管理的監管制度,對相關的財務報表進行審核,出現了問題追究相關的責任,按照要求加以改進和解決,注重相關標準,進一步提升工作的效率,落實相關管理,注重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綜上所述,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是行政事業單位各項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管理規定之一,在單位日常管理中也起著相互制約的作用。行政事業單位應該重視會計制度建設與會計核算等相關職能的提升,強化會計內控管理水平的提高,以推動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相關工作的有序實施,為行政事業單位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