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佩奕
(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天津 300350)
高職教育面向的是市場與就業,市場的需求,專業的要求,行業的變化都是高職教育所需兼顧的方面,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和專業靈活性的培養。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適用于高職教學,尤其是高職藝術專業的教學,一方面要培養學生綜合職業素質,另一方面還要重視對學生發散思維、創新能力和藝術涵養的培養,打造出符合市場需求,更有深厚發展潛能和職業素養的綜合人才。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我校積極探索創新,將專業教學、項目運作和實踐工作室相結合,在課程體系設置方面以模塊化教學為主實施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績。將教學內容設計成模塊專題的形式,將市場資源帶到課堂,將課堂鏈接工作室,不同的教學專題鏈接對應的設計項目,上課即工作,入學即入職,搭建了藝術專業教學與市場的橋梁,使教學更加系統化、專業化,大大提升教學效率。
發散性思維的強調。對于藝術專業來說,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創意與創新與創造能力非常關鍵。在普通高校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更多的時間運用于啟迪學生藝術思維方面,而對于高職教育來說這種方法并不適用。因為高職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強調職業素養和技術性,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既要完成知識點的講授,更要關注學生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對市場動態的捕捉能力,對行業發展的掌握能力,因此增強學生的藝術思維和創新、創造能力是高職藝術教學的一大難點。
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快速的更新。藝術專業對于基礎性和發散性有要求,因此基本的知識,操作的技巧和藝術設計背后所關聯的知識內容非常豐富,課程的內容也緊跟著行業的發展而不斷更新、深化,對于學生基礎素質、學習能力的要求較高。而高職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多有所欠缺,因此補短板,強基礎,不斷擴展知識的同時提升動手能力就成為教學的難點。
上一節中我們對高職藝術專業當前教學的難點進行了分析,總結為在創造性、教學實效性和靈活適應性方面有要求,因此我們從這三點出發探討模塊化課程在解決這三方面問題上的優勢。
創造性。模塊化課程中對于學生主動、自覺的要求較高,課程的實施需要依靠教師對學生積極性進行充分的調動。學生感受到了對知識的渴求,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感受到了藝術設計帶來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從而在學習態度方面得到了糾。不同的模塊鏈接不同的項目,無論是層層遞進還是并列知識點,能夠讓學生在課程的啟發之下解放思想、自由創造。
教學的實效性。知識點多,涉及的相關內容多且雜,需要深厚的基礎和堅持不懈的努力,而模塊化課程教學遵循“最近發展區”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學習特點,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設計不同的教學模塊和實施項目,既能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又能為學生帶來持續不斷的學習力。
靈活適應性。靈活適應性既表現在教師能夠靈活設計教學內容,安排學生實踐和考核,也表現在對學生思維靈活性和崗位適應能力方面。高職教育面向的是社會和行業,因此學生的職業素養非常重要。模塊化課程更好地適應了項目教學法和現代學徒制模式,且有利于藝術產品的開發,降低工作室運營成本,有利于職業教育持續發展,為培養現代高素質技術人才提供保障。
1)高職藝術專業實施模塊化課程設的設計。首先依據高職藝術專業的教育目標和定位來設計課程的總目標,再從知識點、技能、情感等多個方面設置課程的分目標。在課程內容的編排方面,依據高職院校教學的原則和定位,藝術專業的課程內容應當包含人文素養、藝術素養、設計制作、職業素養等。結合以上的設計,根據行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結合當前市場上與專業相對于的工作任務對人才知識水平、技能水平和思想態度的要求來設計教學單元,并將教學單元結合教學內容和任務目標,以體現高職教育的職業特點來重構課程。
2)高職藝術專業實施模塊化課程設的實施。編寫教材。傳統的教材內容與模塊化課程有顯著區別,因此為了更好地實施模塊化教學,應當按照模塊化教學的設計內容重新編寫專業教材。安排教學。教學的安排應當滿足高職院校工學結合、項目結合等教學模式,設計教學的順序和教學的策略。根據課程模塊來分配課時,并結合模塊內容進行具體的教學計劃安排,例如以模塊“陶藝設計”為例,將該模塊分為若干子模塊,設計教學順序,安排教學內容。以子模塊“陶藝器具制作”為例,首先利用實踐課堂完成陶藝設計歷史和設計變化趨勢的認識,再通過課堂教學完成基礎知識點的講解,教師為學生劃分小組,為不同的小組下達“項目”,要求在“項目”規定的時間和主題上完成陶藝設計,之后進行多方評價和課后總結,對設計進行改進通過工作室平臺推出設計,進行市場化運作,接受市場檢驗,并再次進行總結和分析。教學策略。對于模塊化課程教學來說,教學的模式應當采取多元化的形式開展,綜合多種元素,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不斷推陳出新,不斷出其不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使學生保持昂揚的學習狀態,養成對藝術設計的探索精神和鉆研精神。教學評價。教學評價無論對于哪種教學方法來說都非常重要。在模塊化課程中,教學評價不僅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更有學生自評、互評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進入自主學習的狀態,并學會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3)高職藝術專業實施模塊化課程設的案例。以高職藝術專業課程模塊“陶藝設計”為例,首先教師對學生的特征進行分析,例如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之后結合教材和學生的特點來分析教學需求,通過教學需求來設計課程,再對學習內容進行分析,了解不同子模塊的內容特點,是并列式還是層層遞進式,綜合以上的分析為每個模塊來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例如在前文提到的“陶藝設計”模塊的“陶藝制作”子模塊中,首先利用實物展示和短視頻介紹來導入課程,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之中分析相應崗位對此次教學模塊的關鍵能力培養需求,例如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小組合作能力等,確定培養目標之后,將相應的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小組合作和小組討論的形式完成,之后利用項目教學法完成工作情景的創設,模擬崗位環境。教師與學生的評價來完成總結和分析。之后將學習成果推廣到工作室平臺,完成課程模塊。
模塊化課程教學將以往的以教材篇目為中心轉變為以知識點為中心,不同的模塊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中心思想和技能是貫穿其中的主線。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模塊的內容開展,不僅能夠與高職教學模式中的項目教學法、工學結合法無縫銜接,在高職藝術專業教學中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創意水平,還為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奠定了基礎,更好地融合了藝術生在職業素養和藝術發散思維方面的雙重要求,獲得了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