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麗秋
(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福建 泉州 362500)
近年來職業教育逐漸向規范化道路發展,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為此,國家也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職業教育積極改革發展。2019年的《職業教育改革指導意見》中對職業教育發展指明方向,并提出“1+X”證書制度。會計專業的“1+X”人才培養,需摒棄傳統學分制培養理念,更注重考查學生專業技術水平及各項綜合能力。
“1+X”培養模式中,“1”是傳統學歷證書,“X”是其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可反饋學校教育質量,“X”是學生自身職業技能水平的重要憑證,直接反映學生綜合能力。也就是說,“1+X”的教育模式屬于學歷和能力的雙重培養模式,符合國家對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倡導。而會計專業人才也是市場經濟中的重要參與者,對經濟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學校要研究如何培養綜合性、復合型會計專業人才,為社會發展建設輸送源源不斷的專業人才。
現有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未完全擺脫傳統教育理念,其知識及理論教學是課堂主題,實踐培養“不接地氣”,會計技能模擬實訓內容被簡化,學生缺乏解決復雜會計問題的能力。加之經濟全球化背景中一些企業對會計人員專業能力需求是全方位,現有會計專業技能培養無法滿足企業需求。
會計專業課程包含《財務會計基礎》、《會計信息化》、《財務管理》、《經濟法》等多項基礎理論及實踐課程,但一些和會計相關或者和財務管理相關的其他專業技能培養并沒有體現到教學中,但相關技能在學生今后工作中應用廣泛,學校忽視對學生輔助型技能的培養,導致學生畢業工作后無法適應崗位工作。
信息技術對各行各業發展造成巨大沖擊,會計行業其業務、財務及分析決策都基本實現信息化操作,業財融合是企業未來發展重要方向。但反觀學校對財務會計人才的培養,對如何培養適應現代化信息技術環境專業人才方面,學校還處于探索階段,其人才培養不滿足網絡信息化時代發展需求。
教師方面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成才”為教育教學原則,以知識教育為基礎,設置專業課程,和學生未來崗位需求的職業技能對接好。“1+X”的人才培養應強調強化學生職業技能理念,同時也重視學生思想方面的教育,促進學生各方面綜合發展。
學校教育應體現出“1+X”內人文素養上的教育理念,指導學生構建全面知識架構,促進學生綜合發展。“1+X”的培養模式需要企業參與到教育工作中,在校內學生職業教育基礎上,多體現職業技能等級培訓,以企業開展培訓評價。“1+X”的培養模式中可以引進企業的需求,轉人才培養理念,和企業共同構建教學標準、設計教學方案、考核方式,營造良好的職業教育大環境,強化等級證書培訓力度,充分滿足企業發展對專項人才的需求。
社會經濟處于不斷變化階段,其對專項會計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故學校教育需針對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對人才培養方案及時調整,保證人才培養的實用價值。會計專業裁人的培養應對社會需求進行調研,在此基礎上結合社會發展大趨勢,構建滿足企業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和企業會計財務人員、會計事務所等機構商議好人才培養方案,伴隨經濟形勢變化,對的教學內容實時調整,修訂培養方案,構建動態的培養機制。
在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的今天,會計工作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現代化智能記賬、機器運算逐漸代替傳統人工記賬,財務會計崗位更加細化。這就要求財務會計人員不僅可以做財務報表,還可制定企業決策方案,財務會計工作由傳統的核算逐漸向預算監督管理方面轉變。要求財務會計人員可以為企業管理提供科學決策,參與到經營管理中。故在會計專業制定培養目標上,應結合經濟發展趨勢,培養學生核算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如交流溝通、創新、抗壓能力等,讓學生通過“X”的職業證書,在激烈的就業環境中有更強的競爭力。
傳統會計專業教師多從師范類院校畢業后直接上崗,教師實踐教學經驗不足,雖有職稱證書,但工作中忙于上課,未深入企業提升實踐能力,導致教學可以落實有效的會計理論,但缺乏實踐經驗,一些新事物及特殊會計技巧未涉及,導致學生綜合能力也受到影響,最終無法勝任會計崗位工作。故必須強化會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指導方針,鼓勵教師多外出學習,到企業中“真看、真聽、真感受”,將企業知識更多的融入到課堂中去,大力培養學生職業技能,讓其適應崗位需求。此外,需從多渠道引進高質量師資,不僅從專業院校招收畢業生,也對社會上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提供從業渠道,充實會計專業師資力量。也可以聘請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人員指導學生開展實習,大大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企業在招收人才的時候更看重人才的實踐能力,故學生的職業證書就顯得尤為重要。職業證書甚至直接決定學生能否被錄用以及今后工作晉升。因此,要重視對“1+X”證書制度的考核評價體系構建,要求職業證書可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等級及職業能力。要突出職業證書在學習中的重要地位,讓學生主動增加“X”的變量,提高自身就業能力。自會計從業資格證取消后,財務會計方面的職業證書五花八門,各類證書的頻繁出現導致 “1+X”的證書制度落實受到不同程度阻礙。故應在“1+X”制度培養模式下,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以學歷標準和行業要求對學生開展綜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將學業證書和學歷證書結合起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指導意見》明確指出,針對“1+X”制度,會計專業的職業等級認定需會計行業和企業共同作用,通過行業協會及企業認可之后的證書才生效。職業等級證書認定上,要求學校加強校企合作,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認定也歸入到對學生從業的限制中去,提高學生獲取證書等級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為促進職業學校會計專業可持續發展,需針對社會經濟變化對會計人員專項培養模式進行優化,以“1+X”的制度,優化會計課程,注重在理論課程中融入實踐訓練,提高學生會計核心技能,設置賭贏等級證書,將學生畢業和職業資格證書結合起來,保證“1+X”證書制度的有效落實,真正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為社會經濟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高素質會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