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航
(云南開放大學,云南 昆明 650000)
就業創業能力是大學生需要具備的一項能力,面對競爭不斷加劇的市場環境,只有具備這一能力,才能提升學生的就業優勢。高校教育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進行培養,立足于企業的需求,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能力。當前在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養中存在較多的問題,這就需要結合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提升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培養效果。
企業應聘人員的素質以及能力水平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效益,當前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而人才就是競爭的核心內容,所以,企業對人才的要求較高。就近些年的招聘形勢而言,企業更注重應聘人才的專業是否對口和整體素質水平,大學生只有滿足企業的用人標準,適應企業未來發展需求,才能夠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提升自身的就業優勢,給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1]。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會影響到他們以后的工作能力,企業在招聘人員時會看學生的專業能力以及學習情況,若是學生的專業知識掌握不足,就會影響到他們的競爭力,在企業中的價值發揮會受到消極的影響。另外,若是學生的專業知識掌握不足,在進入到崗位中,企業就需要加強對新入職人員的培訓,使得這方面的成本增加,減少企業的經濟利潤。所以,企業在招聘人員時注重對他們的專業能力進行考察,專業水平除了專業知識技能以及理論掌握水平之外,還包括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合作精神是人才需要具備的精神之一,企業的高效運行,需要依靠各部門和所有人員之間的有效協作,企業是一群人的團體,包含較多的人員,這就關系到員工間的溝通,只有順利的溝通,才能確保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所以,企業在招聘人員時會對應聘人員的協作能力以及合作精神進行考察,要求所有的員工都要團結協作,實現共同發展,共同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應聘者在應聘中要表現出合作能力,更好的融入到企業集體中,進而給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企業經營的目的就是獲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員工的專業素質水平以及行動力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和盈利。所以,就企業用人層面而言,企業要求員工要具備較強的行動力,辦事效率較高。在考察時,企業會全面的考察員工的辦事效率,并做出評估,若是員工的行動力較弱,就無法得到招聘者的青睞。另外,企業還需要員工具備較強的制度意識以及責任感,能夠認真的遵守相關的制度,認真、負責的對待自己的工作,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2]。
就業創業能力是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之一,當前這項能力的重要性也在不斷的提升,一些高校已經開始和企業合作建設校外實習基地,或是自己建設基地,給學生的崗位鍛煉提供條件。然而大多數高校都未充分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使得學生的德育教育受到了影響,很多學校不僅沒有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等德育載體對學生的職業道德進行培養,也沒有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職業教育中,導致學生只有專業能力,而職業道德素養方面則存在不足,無法滿足企業對人才提出的要求,限制了學生的就業優勢。
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培養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這些都基于創業教育作為依托。雖然創業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實際情況是,很多高校對其的重視度都不足,很多學校還是通過畢業指導對他們的就業創業能力進行培養,只是注重突擊式的培養,卻忽視了平時教育,大多數要求學生自主實踐的項目,最后卻用書寫課程論文的方式進行取代,使得他們的自主實踐能力并未得到鍛煉和提升,畢業指導的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
當前大部分學生都設置了就業創業方面的課程,比如,大學生創業教育、職業生涯導論等,然而很多都是理論課程,很多教材的編寫時間較早,更新不及時,已經和當前社會脫節,無法有效的對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進行培養[3]。實踐教育是就業創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會讓學生在大三和大四階段參與畢業和暑假實習,然而并未給學生的實習提供相關的幫助,也未做好學生實習成果的檢查以及考核,使得他們的專業實踐技能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近些年來高校在不斷的擴招,這也讓大學畢業生的數量日益增加,企業對學生的能力以及素質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在就業中除了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專業技能水平,還需要具備較好的口才以及靈敏的思維方式,不僅要給企業提供專業技術支持,還需要完成內部分工合作以及人際交往。就人才招聘市場情況而言,學生要想提升自身的競爭優勢,就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以及基本素養,面試時要保持良好的形象,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給面試官留下好的印象。學生在就業面試時要注意衣著得體,樹立端正的態度,最好選擇職業正裝,展示良好的精神面貌。高校一般都開設了就業創業有關的課程以及指導,在到企業面試前,學生就可以參與學校提供的就業創業服務,提升自己的應聘能力,清楚應聘中的相關注意事項。在面試環節,面試官一般會結合學生學習的專業提出相關的問題,所以,學生在應聘前要鞏固和復習好專業的知識,判斷面試人員可能會提出的專業問題,做好準備。高校要全面考察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以及現階段的經濟形勢,強化學生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培養,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制定科學的教育教學計劃,促進學生專業素養水平的提升,讓學生在入職后可以更好的發揮自身的專業能力,給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現階段國內高校教育形勢較為寬松,學生的生活以及學習具備較大的自由空間,這就使得學生注重自己的技能水平,卻忽視了自身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但是高校和學生都要清楚認識到,企業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這是因為綜合素質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職業素養,還有其和其他人的合作能力,這些都會關系到企業的運營。因此,學生要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堅持提升整體素質水平。整體素養中包含較多的內容,除了就業創業能力之外,還有自學能力、社會參與能力以及身體素質等,這些能力看起來沒有聯系,但是卻有緊密的聯系。高校教育中要增加思想道德教育的比例,體現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的地位,培養和提升他們的整體素養。
現階段高校的創業教育整體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各高校在落實教育部指示時,就需要真正有效的進行落實,運用新穎的教育方式。例如,可以運用項目教學法,積極的組織形式進行創業項目比賽,結合比賽成績,給排名在前的創業項目提供資金方面的支持,促進創業教育和創業活動的有效結合,打破單一的理論教學,提升創業教育的效果[4]。畢業指導對于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想提升畢業指導的效果,學校就要對畢業指導的主體進行補充和豐富,基于輔導員作為依托,形成以多方參與為重點的體系。除此之外,以往高校落實畢業指導時,一般是面向所有學生提供統一的指導,并未結合學生之間的差異,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得畢業指導的效果受到了消極的影響。這就需要打破這種指導方式,要結合學生的專業就業傾向和就業能力,有針對性的提供指導,對于求職能力不強和性格內向的學生,就要提供畢業心理疏導,提升畢業指導的效果。
就業創業能力是綜合素質中的一部分,所以,高校要注重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綜合素質中包含較多的內容,除了就業創業能力之外,還有社會參與能力、自學能力和身體素質等,這些能力對于就業創業能力的發展具有積極影響。例如,自學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在競爭中提升自我,良好的身體素質可以讓學生在工作中有突出的表現,是革命的本錢。所以,在培養就業創業能力時,高校就要時刻把學生作為主體。第一,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讓他們清楚職業理想。對于不知道自己職業理想是什么的學生,教師就要提供指導,確保所有的學生都能樹立和明確職業理想,對他們的綜合素質培養提供保障。教師還需要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和其情況,有目的性的制定培養方案。第二,教師要依據學生的職業理想和情況,有針對性的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比如,一些學生想發展為專業技術人才,就需要加強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讓學生能夠掌握獲取最新技術成果以及分析技術發展趨勢的能力;還有的學生想要發展為市場經營管理人員,教師就要加強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培養,給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參與到市場營銷活動中進行鍛煉,學習市場營銷技巧,多接觸市場,掌握市場競爭中的不同業態。第三,學校要綜合協調就業創業能力方面培養和其他素質培養間的關系,正確的做出引導,發揮各方面素質的聯動作用,讓他們在提升職業素養的同時,發展他們的綜合素質。比如,某高校土建類專業學生培養中,就安排了綜合素質指導教師,一名教師負責指導五名學生,有目的性對他們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積極的彌補他們在素質方面的不足,有效的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促進他們的就業創業能力培養。
在就業創業教育中,高校不僅要有效的利用現有的教育體系和教育主體,還需要運用和發揮社會單位的作用,比如,企業等,促進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共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一,學校要對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完善,增加設置實習課程。比如,土建類專業,就要立足于相關方面的人才需求,比如,管道工程、路橋建設和精裝修工程等,對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優化,積極的和多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設置實習課程,讓企業中的優秀人員或是教師帶領學生到企業中進行1-2周的實習課程學習,進一步學習專業技能,讓他們更好的掌握專業課程知識,加強他們的實踐技能[5]。第二,高校需要結合學生的專業背景和就業意愿,給學生選擇合適的企業,幫助學生和企業建立聯系,讓學生可以利用假期時間到企業實習,結合他們的實習結果進行反饋教育,增加學生的實習經驗,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另外,高校還需要進一步和企業合作,形成有效的人才合作培養模式,和對口企業合作建立實踐基地,讓校區合作走向深層,在畢業實習中可以采取頂崗實習的模式,讓學生到崗位中工作,不斷的增加他們的實踐經驗。例如,某高校土建類專業就和多家企業建立合作的關系,共同建設校外實習基地,給學生的實習提供崗位和機會,促進他們的就業創業能力培養。第三,高校要注重建設創業孵化基地,特別是應用技術類型的高校,要通過啟動資金幫助和創業園的方式,為學生的創業提供必要的支持,提升他們的就業創業能力。
綜上所述,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高校在就業創業教育中,要結合企業的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和指導,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和素質。高校要結合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養中的問題,采取措施進行解決,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以及基礎能力,加強思想道德教育,落實創業教育,深化畢業指導,立足學生主體,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優化培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