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霞銀
(靖江市黨史方志辦公室,江蘇 靖江 214500)
近年來,伴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逐漸發展,事業單位在開展日常管理工作的過程當中,也會更多的運用到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了充分保障信息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事業單位方面還需有效推進計算機網絡安全維護管理工作。通常情況下,計算機的安全管理不僅包括病毒排查,同時也包括現場維護等內容。在下文當中,我們就具體對于事業單位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進行了研究和分析,探討較為常見的對于計算機網絡運行安全所造成影響的因素,并尋求強化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1)網絡平臺所具備的開放共享性。對于計算機網絡系統而言,其所具備的開放性和共享性既是其優勢,同時也是其風險的源頭。首先,用戶們可以參與到網絡體系當中,借助網絡平臺了解各式各樣的信息內容。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逐漸發展,事業單位方面將越來越多的信息內容存儲于網絡平臺之上,便于隨時進行調取和應用。人們只需要借助網絡平臺進行搜索能夠了解到想要了解的信息,盡管事業單位的信息存儲體系與公開性的信息系統之間定位直接打通聯系,但相對于傳統的信息管理方式而言,網絡平臺極大程度上加劇了風險出現的可能性。其次,網絡資源所具備的共享性特征能夠將資源共享方有機連接成為一個整體,提高工作效率,強化信息的交互水平,但與此同時也為不法人員創設了可乘之機,一旦不法人員開始對網絡平臺進行攻擊,或是了解了網絡資源的共享路徑,都極有可能會對于信息的危害性造成不利影響。
2)網絡系統自身存在漏洞。事業單位在使用計算機網絡的同時,需要借助各類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實現信息的更改與交互,完成相應的網絡行為。然而,計算機網絡本身就具備著較為突出的復雜性特征,為人們提供了便利的同時也埋下了諸多的安全隱患,網絡操作系統本身所存在的問題不容易被應用者所發現,而這些潛在的問題都極有可能會對于事業單位日常工作的開展造成不利影響。
3)網絡平臺設計有待提升。網絡設計屬于涵蓋面較為廣泛的一類內容,既包括拓撲結構設計,同時也包括網絡設備的協調應用,有針對性的開展網絡設計,一方面能夠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同時也能夠充分保障系統設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然而,不合理的網絡設計不僅會對于系統的應用造成不利影響,同時也會加劇信息泄露的可能性。許多事業單位所使用的網絡平臺系統與其自身的發展需求不相適宜,不僅加劇了日常事務處理的難度,同時也增加了信息安全隱患出現的可能性。
4)系統惡意攻擊頻繁發生。計算機網絡系統而言,惡意攻擊是發生頻率較高且危害性較大的一類安全問題,計算機網絡技術在不斷進步,安全管理水平也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了顯著的提升,但與此同時,不法人員也開始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攻擊計算機網絡,惡意獲取、傳播、篡改事業單位內部信息,對事業單位的平穩有序發展而言無疑是十分不利的。加之,許多事業單位方面缺乏對于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工作的認識,未能做好相關的網絡系統管理工作,這在無形當中加劇了事業單位計算機網絡體系所承擔的風險。
1)有效提升網絡信息安全水平。首先,事業單位方面應當給予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工作足夠的重視,大力開展安全管理宣傳工作,幫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能夠充分認識到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借助網絡平臺所具備的優勢的同時,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網絡安全管理工作的進程當中。同時,事業單位方面還應當完善相應的管理方法,制定更加完備的安全管理體系,實現對于工作人員日常管理工作的約束,有效促進信息安全管理內容的落實。
其次,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完善相應的網絡安全制度,做好計算機網絡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派遣專業的技術人員對于事業單位內部所使用的計算機系統進行安全檢測,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問題,設置相應的防火墻強化事業單位網絡系統抵御外界侵害的能力,有效促進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有序進行。同時事業單位方面應當盡可能的對于保護性軟件的更新,從根本上規避潛在的病毒風險,非系統的安全有序運行奠定更加有利的基礎。
2)加強對于硬件設備的維護管理。事業單位應當根據自身的發展需求不斷的更新網絡技術,及時更新防火墻技術以及系統殺毒技術,購入與事業單位已有系統更加契合的病毒防護軟件,對于每一位工作人員所使用的計算機可以通過安裝防毒軟件的方式,避免信息的泄露。另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事業單位方面還可以引入高新生物識別系統,通過對于面部、指紋等方面的識別,有效強化系統的安全管理水平。事業單位方面還應當針對重點保護的信息內容設置專門的安全管理密碼,避免他人隨意獲取和使用信息,對于事業單位自身的利益造成侵害。
3)及時引入現代化的網絡技術。計算機網絡體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之所以會受到威脅,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硬件系統不夠完備。一旦硬件系統出現了問題,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也必然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因此,事業單位方面應當給予計算機硬件足夠的重視,適當的增加檢修的頻率,并定期開展大型的檢修,真正的做到防患于未然。除此之外,建議事業單位方面能夠針對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設立清晰明確的等級保護要求,實現對于維護人員、研究人員和管理人員行為的約束,采取變動的管理模式,為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更加有力的基礎。
4)有針對性的開展實時監測工作。開展網絡實施監測有助于技術人員第一時間發現計算機系統中所存在的潛在問題,強化信息的傳輸效率,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擾和影響,實現對于數據的全面監管。常見的實時監測技術包括信息監控以及信息反饋等,一旦信息的安全受到威脅,系統能夠將干擾因素導入到偽服務器之上,避免影響原有計算機網絡體系的安全性。
5)提前做好信息的備份處理。考慮到事業單位計算機網絡平臺中所存儲的許多信息不僅與事業單位自身的發展息息相關,同時也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一旦信息丟失將難以再次找回。因此,事業單位方面必須做好網絡系統的安全控制工作,對于網絡平臺上所存儲的信息進行備份處理,打造更加完備的信息恢復機制,即便是信息因人為操作失誤而刪除或是受到他人的惡意篡改,也可以重新調取原有的數據信息,避免對于日常工作的有序開展造成不利影響。尤其應當注意的是,安全控制機制的應用與管理具備著一定的復雜性,要不斷更新與完善才能更好的保護計算機網絡系統。
綜上所述,在事業單位日常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計算機網絡系統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責任,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考慮到計算機網絡系統具備著較為突出的復雜性,一旦其安全性受到威脅,則極有可能會威脅到事業單位的利益以及相關人員的切身利益,因此,事業單位方面必須給予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工作足夠的重視,積極探求有效的方式實現對于計算機網絡系統的保護,充分了解可能存在的安全影響性因素,并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維護策略,從根本上杜絕安全性問題出現的可能性,確保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有序運行,為事業單位的健康有序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