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冬
(中共泰安市委黨校,山東 泰安 271000)
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是推動旅游高質量發展與實現文化高效傳播的必然條件。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能夠提升旅游的品質,同時旅游也可以廣泛的傳播文化。旅游與文化密切相連,文化全方位的融入到旅游中,貫穿到旅游產業和旅游活動全過程及各個環節。泰山作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有著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被譽為“東方文化寶庫”和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縮影。近年來,泰安市圍繞文化和旅游產業做文章,大力發展與文化和旅游產業相關的產業,使全市的文化和旅游產業蓬勃發展,文化產業結構日趨完善。通過泰山文化旅游、泰山國際登山節等項目的品牌影響力和產業帶動效應,逐步形成了泰安市文化和旅游產業品牌集群,推動了泰安市文化和旅游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泰安市打造了“泰山人家”、“汶水人家”、“水滸人家”、“徂徠人家”、“古井人家”等一批鄉村旅游品牌,形成了賞花采摘、觀光垂釣、生態農場、古村落展示、民俗體驗等多元發展的鄉村旅游格局。要在充分發揮區域文化、生態資源的基礎上,繼續充分發揮各自的區位優勢,深入挖掘當地特色文化,加大文化旅游資源的宣傳力度,用心講故事,切實推動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要深度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無縫隙”的將文化與旅游融合起來,形成具有泰安特色的創意旅游文化產業,實現從旅游城市到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轉變。
面對山東省“一圈一帶”區域發展格局,要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改造提升傳統文化產業,著力構建具有泰安特色的文化產業體系,加快發展鄉村旅游、農業體驗旅游、農家樂休閑文化旅游,大力開發文化旅游、體育旅游、商務旅游等高端特色旅游產品,提升與省會城市群城市的合作水平,推進旅游區域一體化。要利用泰安現有的經濟條件、區位優勢、文化資源等基礎條件,使規劃項目具備實現的可能性、近期的可操作性,遠期的可持續性,完成一批有影響力的大項目,建立起完善的文化和旅游產業鏈條。要注重旅游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特別要注重發展的整體性和系統性。根據游客需求的變化,適時調整旅游業態和盈利模式,不斷豐富和拉長旅游產業鏈條。要把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強招商引資力度,注重資源配置的創新和優化,積極拓展客源,增強旅游產品吸引力,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擦亮泰安文化旅游的名片。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打造高質量的精品旅游線路和產品,全面展示文化旅游新形象,使泰安和泰山成為全省乃至世界更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旅游產業發展高地。可以說,抓文化和旅游產業就是抓經濟增長、抓項目建設、抓民生改善。
要實現文化和旅游的共融共興,就要做好文化和旅游相互融合的文章、做足相互融合的功夫,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挖掘文化資源。拓展旅游發展空間,努力形成以文化豐富旅游內涵、提升旅游層次,以旅游帶動文化消費、促進文化傳承和發展、擴大文化影響力的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新格局。要找準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契合點,實現文化與旅游產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提升景區的文化內涵,將文化與景區相互融合,充分挖掘旅游景區的相關文化,把文化內涵貫穿于每一個景點,豐富各旅游景區的文化活動,將文化知識傳授給每位游客。提高城市質量,融合文化與城市發展,大力建設文化地標、文化街區和文化小鎮,推進實施“書香泰安”建設、公益電影放映、廣電惠民服務、志愿服務、特色品牌打造等文化惠民工程,在城市打造、城市景觀塑造上,充分體現出文化內涵、文化符號、文化特色。不斷加強文化和旅游產品的研發,大力推動文化與商品、與產業融合。開發能夠體現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推出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動,研發制作非遺項目衍生品,把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向更廣闊的市場。擴大文化和旅游產品的影響力、滲透力和吸引力。要鼓勵和扶持文化旅游企業,整合民間工藝、工業制作、商品交易、科普教育等諸多要素,開發融合古代文化元素、現代手工藝、時代消費需求的文化旅游產品和創意產品。
要開發特色鮮明、類型多樣、滿足不同群體需求的文化旅游產品,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打造一批內涵豐富、體現民族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的經典文化產品,提升各類文化旅游節慶活動的品牌影響力,引進和培育具有較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文化旅游企業,打造文化旅游服務品牌,推動文化與旅游全面深度融合,提高文化旅游產業附加值。
要深度打造旅游景點。在構筑“一城兩山三帶四區”的“1234”全域旅游發展空間結構基礎上,繼續圍繞“一城為核心,兩山做支撐,三帶為骨架,四區全覆蓋”的全域化空間布局模式,著力打造“北接泰山、南接徂徠、汶水環繞、山城一體”的國際旅游名城。突出“一山一水一圣人”這條主線,深入挖掘“山水圣人”的豐富內涵,建設“山水圣人”中華文化樞軸,打造文化旅游“一體化”,最終促進文旅交匯、產業融合、互動創新,實現濟南、泰安、濟寧的共創、共享、共贏,成為協同發展的中華文化共同體。緊扣“山水圣人”中華文化樞軸,融合濟南、泰安、濟寧更多的文化和旅游資源,搭建更大的平臺,開拓更廣闊的視野和發展空間。
要進一步發展智慧旅游服務系統,推進數字信息服務。借助大數據技術,有效整合泰安旅游資源,積極推進智慧旅游平臺“慧游泰山”建設,加強旅游大數據采集與應用,并提供全面的服務,如門票、美食、智慧停車、酒店民宿、景區導覽等,從而方便游客的出行,真正實現“一部手機游泰安”。
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加強文化旅游產品的宣傳推廣,為群眾參與文化旅游提供便利條件。持續深入宣傳文化和旅游產品,一是繼續提煉泰山品牌。進一步對泰山文化進行整合和聚焦,提煉出具有獨特泰山特色的泰山文化品牌。二是體現泰安味道。在宣傳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差異化和獨特性,充分體現泰安各地域特點、特色。三是講好泰山故事。
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歸根結底要靠人才,人才培養是關鍵動力和根本保障。要實施文化旅游青年人才培養計劃,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文化旅游人才隊伍。政府將文化和旅游融合人才納入政府人才計劃,并對現有的文化旅游從業人員進行培訓以提高其綜合素質。要重點針對文化和旅游行業中不同類型的人才提出適宜的戰略路徑和針對性的培養方式,科學化、系統化地提出適合不同類型人才特征的培養方式要。要立足文化和旅游產業實踐,圍繞新時代文旅行業人才培養展開深入研究,指導文化和旅游人才隊伍建設,助力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