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源 陳瀟瀟
2月10日,除了湖北,全國其他城市迎來復工。
北京中關村軟件園發展有限公司的張露須早上8點半趕到公司。當她駕車途經通往中關村軟件園的后廠村路時,發現這條“以堵著稱”的路出現了難得一見的車少人稀,這是疫情所致,張露寧愿重新回到后廠村路堵車的日子。
后廠村路之南的中關村軟件園是北京著名的高新技術園區,云集了騰訊、百度、網易、聯想、IBM、科大訊飛等眾多中外高科技企業,在園從業軟件工程師超過8萬人。
張露拿到了園區物業當天統計的入園區人數。“互聯網公司基本都采取在家辦公,所以今天來園區上班的只有2600多人。”她說。
科技企業,尤其互聯網公司和軟件研發型企業,由于可以遠程辦公,受疫情影響不大,但這只是電子信息制造業的一小部分企業,到目前為止,疫情對整個中國電子產業的沖擊還未完全顯露出來。
電子信息制造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基礎型產業。2018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90萬億元,其中,電子制造業與軟件業收入規模合計超過16萬億元,電子制造業收入規模10.6萬億元。中國電子供應鏈已深入全球,全世界90%的手機、90%的計算機,以及70%以上的彩電等設備均“Made in China”,全球產業鏈同此涼熱,一些外國公司如蘋果已經將2020年一季度iPhone的出貨量下調10%。
《財經》記者綜合調查結果顯示,電子制造產業鏈不同節點的企業,受影響程度和抗風險能力大不相同。處于電子制造業上游的企業,通常是技術密集型企業,甚至是技術、資本雙密集型企業。這意味著,這些上游企業以研發人員為主,能在一定程度實現遠程辦公,有些企業即便擁有產線,產線智能化程度也比較高,一線工人數量較少,此外,這些企業現金流通常較為充沛,整體抗風險能力較強。
但中下游存在不少勞動力密集型電子制造企業。為了控制疫情,各地政府采取了很多隔離、限制流動和避免人員聚集的措施,許多勞動密集型企業或因不具備復工條件難以開工,即便復工也可能因返工人員不足導致產能不足,并且,它們大多為中小型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
此外,部分電子產品,尤其面向個人用戶的消費電子產品,短期銷售必然下滑。總之,各種連鎖反應短期有可能會延緩中國電子制造產業飛奔的腳步,需要引起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的重視,也需要企業采取更多積極自救和互救措施。
芯片是電子設備最核心的元器件。盡管中國每年會大量進口芯片(2018年芯片進口額超過3000億美元),但同時在大力發展本土芯片產業。中國半導體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芯片產業銷售額達到了6532億元人民幣,2009年-2018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6.84%。
疫情爆發時,位于武漢東湖高新區的長江存儲科技有限公司引起芯片行業人士的高度關注。
長江存儲是紫光集團旗下子公司,成立于2016年7月,是中國致力于存儲芯片國產化的主要公司之一,目前中國存儲芯片的國產化比例幾乎為零,長江存儲等一些中國芯片廠商的任務是突破這個“零”。
2019年9月,長江存儲宣布64層3D閃存實現量產,目前正處于產能爬坡的關鍵階段。更重要的是,芯片制造產線通常365天不停工,一旦徹底停工,再復工需重新經歷各種精密儀器調試的嚴峻挑戰,對產能的傷害很大。

芯片行業是重點行業,芯片類公司大多能夠得到當地政府不同程度的支持,基本能扛過疫情導致的短期用工荒。圖/中新
長江存儲會不會停工?原材料儲備是否足夠?往來物資如何運輸?外界十分關心。1月30日,長江存儲發布公告稱,目前生產經營正常有序進行,駐守在廠區的長江存儲及廠商員工無感染病例,并采用分區隔離管控措施,避免外界病毒的帶入。
不僅長江存儲,據第三方機構CINNO Research供應鏈調查,武漢其他半導體晶圓廠如武漢新芯,以及聯電蘇州和艦廠、海力士無錫廠、華潤微電子、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上海華力微、臺積電南京廠與松江廠等主要華東地區半導體晶圓廠目前營運一切正常。
需要說明的是,各大芯片制造廠不停工的另一個原因是,芯片產線高度潔凈,病毒感染風險較低。
除了芯片制造,芯片產業還包括設計和封測兩大環節。芯片設計公司瑞芯微電子副總裁陳峰告訴《財經》記者,和芯片制造一樣,疫情目前對芯片設計企業影響也不大,因為以研發人員為主,可以遠程辦公,雖然整體進度變緩,但只要企業現金流不錯,就無大礙。
陳峰表示,整個芯片產業鏈上,只有封測企業較為偏向于勞動密集型企業,所以面臨一定的“復工難”。
四川明泰電子位于四川遂寧,是西南地區產銷規模最大的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四川明泰電子總經理鄭渠江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正常時期工廠有將近400人,現在只有100多號人在上班,產能也只開起來四分之一左右,停工一個月直接損失為500萬元,間接損失更多(該公司2019年稅后凈利潤約2600萬元左右)。
不過,芯片行業是重點行業,芯片類公司大多能夠得到當地政府不同程度的支持,基本能扛過疫情導致的短期用工荒。例如,鄭渠江就透露,政府為其減免了一年左右的廠房租金,總金額約400萬元左右。
芯片只是基礎元件之一,芯片只有跟其他元器件一起組裝之后形成各種產品才能交付給用戶,在疫情持續期間,整個產業鏈可能會出現一些“斷點”。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電路板)行業就可能是“斷點”之一。
PCB是指在通用基材上按預定設計形成點間連接及印制元件的印制板。廣泛應用于通信設備、計算機及網絡設備、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控制及醫療等多個行業。實際上,要是有電路的地方,基本上都需要用到PCB,PCB被稱為“電子產品之母”。
美國電子市場調研機構Prismark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PCB總產值達到588億美元,其中,中國大陸PCB產值為297.32億美元,占比超過五成。但PCB行業存在一個特點,由于產品高度定制化,導致參與者眾多,行業集成度非常低。例如,全球第一大PCB廠商為中國臺灣地區的臻鼎,2017年營收為35.88億美元,全球市占率也僅為6.10%,而前十大PCB廠商的市占率合計也僅為33.51%。這意味著,PCB都是以中小企業為主,抗風險能力普遍不高。
中國大量PCB公司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以及江蘇昆山一帶,但近年來有向湖北、江西、湖南等內陸省份轉移的趨勢。數據顯示,湖北地區PCB廠已經超過30家。
深圳華秋電子有限公司CEO陳遂伯告訴《財經》記者,該公司有600名員工,目前只到崗三分之一的員工。又因為各地街道辦或者開發區要求非常嚴格,企業拿到相關批文才能開工,有些城市還明確表示開工一切問題都由企業承擔,所以該公司位于江西九江的分公司12日才正式復工,深圳分公司則還沒拿到審批,還在等待復工。
陳遂伯還透露,盡管下游終端客戶對訂單延期交付現象都持包容、理解的態度,暫未出現影響較大的違約賠償風險,但是,由于生產交期受到影響且客戶對訂單安全保障產生較大顧慮,相比往年,目前國內外市場訂單出現明顯下滑趨勢,很多客戶已經選擇把訂單轉移到未受疫情殃及的國家進行加工生產。
電子組裝企業富士康在武漢設有生產基地,主要為惠普、戴爾、聯想等企業代工電腦臺式機,員工2萬余人。按目前政策,湖北企業將于2月14日復工,一位富士康武漢工廠的資深主管告訴《財經》記者,他們初步預計復工率只有五分之一。
李江表示,富士康武漢工廠管理層正“天天開會”,制定“產能恢復”計劃。例如準備包車去將員工一一接回來,對到崗員工實施特殊的獎勵政策,制定分批次開工和就餐計劃,籌集消毒水、口罩等物資,等等。
“能不能召回員工是一個問題,召回多少員工也是一個問題,太少無益于生產,太多這些人的健康保障壓力會很大。”李江說。考慮到湖北疫情可能持續較長一段時間,武漢工廠也正計劃將部分產能轉移至其他地區。
但富士康最重要的工廠主要在河南鄭州和廣東深圳。富士康鄭州和深圳兩地廠區各有約20多萬名員工,為蘋果等手機品牌商代工智能手機,其復工情況將關系到蘋果整個供應鏈。
據媒體報道,富士康鄭州工廠已經獲準復工,深圳和昆山廠的復工仍在與當地政府協調中。但至9日為止,富士康鄭州工廠僅有約1.6萬多名員工到廠,復工率一成左右。
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已下調2020年營收增長預期。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公開表示,預計今年營收將增長1%至3%,低于鴻海在1月22日預計的3%至5%,也不及分析師平均預計的5.4%。
出門問問是一家基于語音交互技術的人工智能公司,主要生產智能手表、耳機等智能硬件設備,是中國眾多消費電子終端公司之一。出門問問CEO李志飛告訴《財經》記者,目前資金情況良好,投資方多為戰略合作伙伴,整體來看資本方面沒有階段性問題,但他比較擔心的是,供應鏈上下游延遲復工,或將延期投產;物流速度降低,甚至可能出現停運;產品入關檢查的時間和財務成本或增加,為海外銷售業務帶來挑戰。
產能受限已經影響到一些公司的訂單。《財經》記者獲悉,攝像頭模組供應商舜宇光學、丘鈦等工廠的復工率不高,有些甚至不到30%。一位供應鏈人士對《財經》記者分析,舜宇光學沒有拿到三星的鏡頭訂單,很可能是產能原因,迫使三星轉向了別的供應商。
總之,智能手機將是最受沖擊的消費電子設備之一。第三方機構SA在近期發布的報告中預測,如果疫情在2月下旬和3月份能得到有效控制,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將比預期減少2%,中國市場將比預期減少5%。但如果疫情持續到4月、5月份,GFK分析師宗清楷向《財經》記者預估,這個數字可能將翻倍,中國市場2020年全年的智能手機實際銷量至少會下滑10%。
面對復工難,許多企業負責人一方面表示理解與支持政府各項抗“疫”措施,另一方面希望政府可以針對性提供“租金減免、稅費減免、貸款貼息、產業專項資金扶持、融資支持、貸款保證保險支持、勞動用工支持”等支持。
抗“疫”當前,行業互助行為開始出現。例如,聯想提出,該公司在武漢、合肥、深圳等地工廠誠邀臨時歇業的企業商戶員工來上班,提供電腦、服務器、手機的組裝、包裝等臨時工作機會,工廠將配備充足的防護用具及清潔消毒用品以保障工作人員健康。
聯想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小企業不能垮,一些不具備防疫抗毒能力的小工廠,強行開工風險太大,聯想希望能夠幫助它們撐過去。《財經》記者獲悉,這一政策公布不到兩天,聯想收到的工作申請超過500個。
張露告訴《財經》記者,因為疫情,政府多個部門均出臺相應的補助支持政策,中關村軟件園區管理方將很快上線專項查詢平臺,讓企業一分鐘就查詢到自己能獲得哪些政策與資金的支持。
局部復工、產能不足的情況可能會持續一個月甚至兩個月,這會導致供應鏈的轉移嗎?大部分受訪人士認為短期不會。李志飛就表示,從當前消費電子產品的全球供應鏈資源分布情況來看,國內全鏈條制造資源的豐富和完善程度全球領先,具備非常強的競爭力。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張露、李江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