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雷
醫院后勤管理是優質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院臨床、教學、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撐,直接關系到醫療衛生服務的整體質量和綜合效益。隨著醫院規模不斷擴大、醫療服務需求日益增長和現代醫療技術引進,醫院后勤工作范圍越來越廣,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管理難度不斷加大。近年來,公立醫院積極推行后勤業務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管理,在減少后勤管理成本、提高服務效率、改善醫療服務質量、提升醫院綜合實力等方面發揮了較好作用。但筆者在近期公立醫院改革有關政策落實情況專項審計調查和經濟責任審計中發現,當前公立醫院后勤社會化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進一步加強管理和規范。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大部分公立醫院已經實現后勤社會化管理改革,相關后勤社會化管理制度諸如《安全責任制》《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辦法及預案》《衛生保潔及綠化質量標準》和《服務外包管理制度》等都已陸續出臺,但這些管理制度還不完善、衡量標準還不規范、實施細則還不明晰,缺乏針對性、可操作性、適用性和普遍性。如醫院保潔保安屬于總務處管理,標本傳遞屬于檢驗科管理,中藥外煎屬于藥房管理,不同的后勤管理工作仍然依靠慣性思維和既得經驗進行,科室之間沒有統一的管理規范和標準,很大程度上造成后勤管理存在混亂、不規范、不作為、亂作為,實際執行中自由裁量權較大,極易產生權力尋租和腐敗現象。

醫院物業管理、衛生保潔、消防工程、餐飲服務、停車管理等后勤社會化服務未能嚴格執行政府采購管理制度,大多簡單采用自行采購、單一來源、私自簽定合同等形式確定醫院后勤服務企業或單位,公開招標、邀請招標、定點采購和競爭性評審等采購方式運用較少,存在化整為零、人為拆分、種房置物等亂象,逃避監管、違規采購情況比較嚴重。例如,對某省級三甲醫院后勤社會化服務采購審計中發現,當年應納入政府采購目錄項目34 項,實際執行政府采購目錄項目7 項,剩余27項均未嚴格執行政府采購,占比79%,執行率非常低,采購管理存在很大漏洞,極不規范。
醫院后勤管理由于工作特殊性,服務內容廣泛,服務事項瑣碎,服務對象較多,可以說是風險無處不在。一方面,醫院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停車管理、設備管理等方面存在諸多監管盲區、死角,有些重要事項和重要環節的風險管控、過程控制仍然是一片空白,諸如隨意堵占消防通道、違規使用大功率設備、食品衛生不達標等,針對這些問題醫院沒有建立行之有效的風險應對機制和風險管控制度;另一方面,醫院后勤社會化服務單位服務意識不強,經營穩定性有待強化管理和約束。由于社會化服務單位人員流動性大,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管理制度簡單,勞動人事關系比較松散,資金投入較少,這些都制約著服務經營的穩定性,進而影響醫院后勤社會化服務整體質量和效果,管理風險較大。
醫院對后勤管理及其資金使用、職責劃分、人員招聘等方面重視不夠,導致后勤人力資源不足,責權劃分不明確,履職缺位、越位并存,不作為、慢作為兼有,重大損失浪費時常發生;后勤社會化管理比較松散,監督考核走過場,責任追究制度運行不暢,這些都影響了后勤社會化管理的效能發揮、質量提升和責任追究。如某省級三甲醫院對外出租的餐飲服務公司累計26 個月未繳納水電費,房租隔月混交、漏交、不執行合同規定,導致國有資產出租損失136.43 萬元。審計發現后詢問醫院后勤管理部門醫療辦、總務處、財務處,但都矢口否認并相互推脫責任,部門職責劃分不明確,管理碎片化,信息傳遞“腸梗阻”,醫院社會化管理部門未能有效發揮監督合力,責任追究制度形同虛設,餐飲服務公司最終只是補繳費用后草草了事。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完善醫院后勤社會化管理制度及其實施細則是規范后勤管理工作的有力舉措,是推進公立醫院加快醫教研融合發展的制度保障。一是成立專門化的醫院后勤社會化管理部門強化統一管理。通過研究制定標準統一、內容豐富、操作性強的管理制度及其實施細則,將分散在各個科室的后勤服務集中納入一個大盤子進行專業化、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實現制度管人管事確保權力規范運行,嚴格依法依規辦事,堵塞權力尋租空間,創造良好后勤管理環境;二是定期組織醫院后勤管理人員和有關專家搜集部分后勤管理專業委員會和行業標桿型醫院的后勤管理標準化經驗做法及匯編材料,研究其中的規律和特點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后勤社會化管理標準及實施細則,廣泛征求醫院管理層、醫療科室、服務企業或單位的意見建議,修改完善后及時下發執行,執行中根據實際需要不斷完善。
一是根據政府采購法律法規、政策文件規定,從采購程序、方式、限額、具體適用范圍等方面細化醫院后勤服務社會化采購管理辦法,加強對醫院后勤社會化執行全過程、全方位監管;二是成立醫院內部專門化的政府采購管理部門,優化部門職責,增強獨立性,配齊采購管理專業人才,積極對接采購需求科室,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和專業優勢,在熟練掌握政府采購政策并高效運用中提出合理化、可行性建議,增強醫院后勤服務采購規范化執行、標準化運轉、科學化發展;三是充分發揮醫院內部審計的“經濟體檢”功能,及時對后勤服務采購管理工作開展內部審計、督察和檢查,既查找執行中不規范、不合理的服務采購項目,又幫助后勤管理部門“防未病”,實施審計關口前移,把好服務采購入口關,規范服務采購全過程。
醫院后勤管理風險涉及方方面面,嚴格后勤風險管理需要多管齊下。一是醫院要根據后勤工作可能出現的風險隱患逐一梳理,制定風險隱患清單,根據清單風險點設計流程圖,建立健全風險管理預案和風險應對機制。定期組織預案演練,演練后要及時總結、提升,通過定期演練對各類預案進行動態調整優化,確保問題出現時不慌亂、嫻熟應對、成效明顯;二是醫院要統籌考慮經濟效益與優質服務關系,切實加強監督和管理。在與社會化服務單位簽訂合同時要認真推敲、仔細研究,公開公正據實把關審核各項服務費用,科學界定服務崗位具體工作職責、工作范圍,合理測算崗位配置基數,嚴格審核崗位出勤人數、時間和工作成效,有效控制服務成本,提高服務質量;三是醫院要進一步拓展服務渠道。醫院后勤工作存在特殊性、復雜性和專業性,很難找到一家單位能夠很好的包辦所有業務,因此醫院后勤工作可以適當根據專業對口要求分解給多家專業服務單位共同經營,開展競爭,以此提高服務質量,構建醫院后勤有序運轉安全網。
一是健全完善醫院后勤社會化管理責任追究相關機制制度。根據人員和崗位實際情況,制定簡便易行、責任分明的醫院后勤管理責任清單,將職責、權利和義務進行詳細規定和說明,責任明確到人、落實到事,權責統一、責權對等,切實發揮制度監督效力;二是進一步壓實責任,發揮醫院后勤社會化管理監督合力。嚴格執行責任清單制,在權責明確基礎上強化后勤管理部門的獨立考核評價和綜合反饋落實,暢通溝通機制,加強部門協作,形成監督合力;三是嚴肅追責問責,發揮責任追究剛性約束和指揮棒作用。嚴格按照服務合同內容和標準加強考核監督,對社會化服務單位服務數量和質量一把尺子量到底,及時發現問題和不足,堅持賞罰分明,決不姑息任何違反合同約定和損害醫院整體利益的行為,高質量推進醫院后勤服務管理能力和規范化水平雙提升、共促進。
公立醫院后勤是一個綜合性管理部門,是現代醫院重要組成部分,后勤管理功能發揮好壞直接影響醫院整體服務能力和水平。公立醫院后勤社會化管理改革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不斷加強制度研究,堵塞管理漏洞,建立健全風險應對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與應用,發揮后勤管理部門支撐醫院醫教研運行的堅強后盾和重要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