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揚
近期,吉安市審計局結合經濟責任審計項目,對N 縣財政收支管理情況進行了審計,發現區域經濟運行中重點工程項目財務管控與項目建設監管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和隱患。主要表現在:
(1)重點工程項目財務管控不到位。N 縣近年來因重點項目工程建設需要而成立的項目辦(指揮部)共計××個,部分項目已完工四至五年了,仍未及時辦理竣工結算審計;有的項目已完工,但未及時結轉其資產并核銷相應的債務,造成資產債務不實;有的工程項目已完工多年,但未及時清理、盤活,造成資金閑置,至審計時尚結余××萬元,其中:白改黑指揮部結余××萬元,景區道路結余××萬元,國道改道指揮部結余××萬元,綠化園林拆遷基建結余××萬元,郊野公園項目指揮部結余××萬元,新村安置指揮部結余××萬元等。
(2)項目建設前期論證不充分。抽查部分年度重點項目建設情況發現,存在項目前期綜合論證基礎工作不到位,甚至法規精神把握不準,致使出現不少與政策法規不符的決策,項目也因此未能及時啟動,但前期費財政資金已投入不少,造成資金浪費。審計時發現,××項目啟動后進行了征地拆遷等工作,并聘請××研究院有限公司進行了可行性研究,支付可行性研究費××萬元。后該項目在上報上級部門時因涉及占用基本農田等問題而未得到批復,項目指揮部不得不決定暫停開工。至審計時止,項目已發生管理費、報批費等合計××萬元。
(3)監管合同執行不力。審計調查發現,已簽訂的合同在執行過程中,往往流于形式,重合同引進,弱化實際效應與到位,合同執行監管不力,致使招商引資一方不僅前期投入的項目費用形成浪費,而且使期望借雞生蛋的愿景事實上變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項目遲遲不得進展。審計時,××項目已支出費用××萬元,但現場察看,項目除了完成部分拆遷工作外未見任何進展,也未見乙方按合同約定實際出資到賬。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是:(1)由于這些項目辦(指揮部)絕大部分屬臨時機構,分管領導輪動較為頻繁,財務報賬員大多屬兼職人員,且做賬不及時,也未按相關財經規定及時清理結轉,從而造成資產閑置、資金浪費、債務虛增甚至使財政資金存在較大的潛在風險。(2)項目論證不充分,重引進、輕實效,甚至存在法規意識淡薄,未按相關規定嚴格把關,導致決策失誤。(3)地方政府一味只考慮招商引資可增加地方收入,不重視審視與客商簽訂合同約定的內容及執行,違約處罰以及可行性比較考慮較少。

為此,審計建議:(1)進一步強化財經意識,對臨時成立的項目辦(指揮部)等相關機構要加強財務監管,確保資產債務清晰,資金不沉淀。(2)建立健全財政資金投入效益論證機制,加強風險評估,特別轄區內重大項目的審簽必須從制度上保證,確保財政資金高效安全運行。(3)進一步強化合同監管,確保引進的企業是一個會下蛋能下蛋的大母雞,而不是一引了之,在合同執行監管中,責任壓實,措施細化,后續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