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軍軍
(中國科學院腫瘤與基礎醫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 浙江 杭州 310022)
腫瘤在臨床中屬于一類較常見的疾病,具有較高的病發率。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節奏在不斷加快,腫瘤疾病的病發率也在持續上升。就腫瘤疾病的初期癥狀來看并不十分顯著,往往有臨床癥狀則易被確診為中期或晚期,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如今,臨床對于腫瘤疾病還欠缺理想的診斷方法,常規診斷法主要為磁共振成像、CT 診斷法為主,這些方法盡管具有確診的效果,但所呈現出的漏診率或誤診率也是相當高的。近些年以來,腫瘤診斷加入了病理診斷技術,其效果顯著,然而,不同的病理診斷技術所產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常規技術具體為活檢穿刺診斷,此類診斷法能夠有效對病灶分期與類型加以確定,但為病患帶來的痛苦也是不可忽略的。就當前來看,免疫組化技術被臨床診斷所使用,它主要融合了自動免疫染色系統、抗原修復技術、敏感檢測系統等不同系統。為比較常規診斷技術與免疫組化技術的臨床價值,現對近一年收治的50 例入院診斷的腫瘤病患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本次抽取我院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收治行病理診斷的50 例腫瘤病患,按不同診斷技術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男性病患有15 例,女性病患有10 例,年齡為43 ~75 歲,平均年齡(54.29±5.16)歲;對照組男性病患有14 例,女性病患有11 例,年齡為42 ~76 歲,平均年齡(54.71±5.47)歲。對研究組與對照組病患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對照組病患僅運用活檢穿刺法進行診斷處理,針對病患的病灶位置與類型實施穿刺活檢,以超聲為基礎進行,將組織取出后對比標準組織。
研究組病患則運用免疫組化技術進行診斷,運用的試劑包含透明液、甲醛固定液、浸蠟液、脫水液、樹膠、蒸餾水、ULTRASEN SITIVETM SP 試劑。首先,取出一塊組織,將其于甲醛溶液浸泡兩小時,再運用透明液處理一小時,之后使用脫水液脫水1 小時以及浸蠟液浸泡一小時,將組織埋于石蠟中,常規切片處理,厚度為2μm,完成切片動作后采用免疫組化染色法進行診斷,使用過氧化氫溶液(3%)于37 攝氏度狀態下孵育10 分鐘,再用蒸餾水沖洗三分鐘,通過高壓鍋修復2 分鐘,注意高壓鍋的溫度為110 攝氏度左右,運用PBS 進行洗滌處理(5分鐘),于常溫狀態下孵育2 個小時,再運用PBS 洗滌,加入ULTRASEN SITIVETM SP 試劑,孵育后DBA 則開始顯色,最終采用樹膠來封固。
判斷檢測結果,其中包含glyPican-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以及AFP(甲胎蛋白)等,組織免疫化技術染色后若顯示為棕黃色表明陽性。運用我院自制的問卷調查表來評定病患診斷后的具體指標,具體為信任感、心理顧慮以及生理問題,得分數越高表明檢查方法對病患所產生的影響越低,檢查依從性也更高。
數據采用SPSS20.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病患實施免疫組化染色后,病患細胞結構屬于變異型,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與甲胎蛋白表達異常的病患共有20 例,為此,研究組陽性率為80.00%,而對照組陽性率為52.00%,研究組診斷滿意度為76.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的陽性率以及診斷滿意度 [n(%)]
研究組病患的信任感評分、心理顧慮評分以及生理問題評分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比較病患診斷后的評分情況(±s,分)

表2 比較病患診斷后的評分情況(±s,分)
組別 例數 信任感 心理顧慮 生理問題研究組 25 90.23±9.66 86.32±3.18 87.29±8.01對照組 25 71.26±4.73 69.87±2.34 69.00±3.25 t 23.21 24.38 25.13 P<0.05 <0.05 <0.05
近些年以來,免疫組化技術在臨床腫瘤疾病的診斷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對照組病患采用常規技術(活檢穿刺法)進行診斷,而研究組病患實施免疫組化技術進行診斷,對比兩組病患診斷后的評分情況,研究組病患的信任感評分、心理顧慮評分以及生理問題評分均比對照組高,其中,研究組信任感評分為(90.23±9.66)分,對照組為(71.26±4.73)分,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常規技術,免疫組化技術的優勢是相當顯著的,此方法在對于腫瘤疾病的診斷中主要是通過觀察組織切片抗原數量級以及于組織中的分布情況來進行的,對抗原展開定量、定位與定性的研究,因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為此,臨床可以通過免疫組化對抗體加以標記處理,以其顯色情況判斷組織細胞中的抗原。
臨床為了將診斷正確率提升上來,控制假陽性率問題的產生,在運用免疫組化技術時需要依照下方步驟進行,首先,要完成組織固定,組織固定可以運用中性緩沖甲醛固定液(10%),此類固定液與其它固定液相對比,其固定效果更佳,持續時間更長,同時組織在三個月內的陽性率也十分穩定。其次,在對組織加熱處理要注意將其放置于最佳溫度上(恒溫箱設置為60~68 攝氏度之間),注意溫度不可過高。其三,組織在實施抗原修復時要將修復時間控制在8 分鐘以內,在其斷開后保證切片的自然冷卻,再進行染色處理。其四,免疫組化技術在對組織進行染色時需要對蘇木精進行反復染色,注意染色顏色不可過深,這樣會對診斷結果造成影響。與此同時,免疫組化技術顯色本身為化學反應,即酶促反應,此反應可以與抗原-抗體復合物中的堿性磷酸酶、過氧化物酶等產生反應,以此來形成有顏色的復合物,且于細胞與組織抗原時間加以沉淀。然而,因腫瘤類型較多,不同的組織標本來源也有一定差異性,其抗原的含量均有也不同,顯色反應時間問題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基于此,免疫組化技術在實施染色時要注意切片必須保持濕潤狀態,孵育時還要控制好孵育盒中的蒸餾水量問題,保證盒子的平整度,確保抗體液體處于均勻狀態下,減少假陰性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