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霞
(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心電圖室 安徽 合肥 230000)
B 族維生素是血漿同型半胱氨酸代謝的重要因子,補充B 族維生素能夠有效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是,補充B 族維生素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否能夠使得心血管疾病患者受益目前存在爭議[1]。
選取120例實驗大鼠,均為雄性大鼠,平均體質量為(285±62)g。
乙醇組飲用體積分數10%乙醇及體積分數60%乙醇灌胃制備酒精性心肌病模型,在第一周每日隨意飲用10%乙醇,1d1次(給予體積分數60%乙醇5ml/kg 灌胃);在第二周每日隨意飲用10%乙醇,1d2 次(給予體積分數60%乙醇10ml/kg 灌胃);第三周至第六個月每日隨意飲用體積分數20%乙醇,1d2 次(給予體積分數60%乙醇15ml/kg 灌胃)。連續喂養6 個月。
對照組飲用水以及等量生理鹽水灌胃,連續喂養6 個月。
實驗組提供維生素B6(12mg/kg·d)、維生素B12(0.09mg/kg·d)、葉酸(4mg/kg·d),連續喂養6 個月。
觀察三組大鼠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
數據采用SPSS21.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入組時三組大鼠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較差異未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喂養2 個月、4 個月和6 個月進后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和乙醇組(P<0.05),見表.
表 三組大鼠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較(±s,μ mol/L)

表 三組大鼠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較(±s,μ mol/L)
組別 n 入組時 喂養2 個月 喂養4 個月 喂養6 個月乙醇組 40 9.82±2.15 18.20±3.11 26.38±4.11 30.92±3.59實驗組 40 9.75±2.26 4.60±1.55 4.96±1.66 5.10±2.02對照組 40 9.80±2.19 10.01±2.63 10.02±3.11 10.45±2.42 χ2 1.4345 8.3624 15.1527 22.2329 P 0.022 0.014 0.035 0.000
入組時乙醇組、實驗組、對照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分別為(77.7±3.9)%、(79.1±4.8)%、(77.2±4.2)%。喂養2 個月三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分別為(74.0±5.4)%、(75.0±4.4)%、(79.5±4.1)%。喂養 4 個月三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分別為(51.8±8.2)%、(62.8±7.9)%、(78.1±3.8)%。喂養6 個月三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分別為(43.2±5.3)%、(48.5±5.9)%、(76.9±4.7)%。 入 組時和喂養2 個月三組大鼠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比較差異未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喂養4 個月和6 個月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比較差異未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和乙醇組喂養4 個月和6 個月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顯著低于入組時和喂養2 個月時(P>0.05)。
酒精性心肌病是因為長期大量飲酒導致出現酒精依賴性,治療關鍵在于:戒酒且控制心力衰竭[2-3]。臨床診斷酒精性心肌病患者主要根據心臟增大和長期大量飲酒等表現,盡早發現和盡早治療能夠延緩酒精性心肌病患者的發病進程。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是發生酒精性心肌病的重要獨立危險因素。大量飲酒時會顯著提高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此同時參與酒精性心肌病發病。在酒精性心肌病病情進展中,心肌代謝紊亂將隨著時間的延長而顯著加重病情。僅僅通過阻斷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來減輕心肌損害無法達到酒精性心肌病的完全緩解效果。本文研究結果顯示,酒精性心肌病發病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表達呈正相關,通過補充B 族維生素能夠顯著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