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祝葉 豐全霞 沈國鋒(通訊作者)
(上海市閔行區中心醫院 上海 201199)
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是尿失禁或者大便失禁患者皮膚問題的總體概括。一般ICU 病人由于使用抗生素和腸內營養,可引起相關性腹瀉,伴有大小便失禁、腹瀉、水樣便[1-2],若不及時清除大小便,患者浸潤在不潔潮濕的環境中,容易發生失禁性皮炎(IAD)。Beeckman 等[3]提出了皮膚狀況評分工具(Skin Condition Assessment Tool),此工具從皮膚破損范圍、皮膚發紅程度、糜爛情況三個方面,分別賦以相應的分值進行評估,根據所有的總得分判斷IAD 患者的嚴重程度。
Pather 等[4]調查指出ICU 患者失禁性皮炎的發生率最高,而且每年平均將花費約1000 萬美元在其治療和護理上。本文對2016 年8 月-2017 年8 月入住ICU 的100 例院患者隨機分組為觀察組和對照組,采用SAT 評估表對患者皮膚狀況進行評估,針對不同程度的皮膚狀況采用不同的針對性護理措施,使用SAT 量表對患者進行效果評價,結果表明對患者護理效果有很大作用,使患者的護理措施更加范化,提升護理質量。
采取隨機抽樣,抽取2016 年8 月-2017 年8 月100 例失禁性皮炎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入ICU 時患者的會陰部、臀部、腹股溝皮膚已發生IAD 皮膚損傷;患者意識障礙患者。排除標準:住院<48h 的患者;有嚴重皮膚病影響局部觀察患者[5]。共納入100 例,根據入院順序,將患者按照隨機順序法分為對照組50 例和實驗組50 例,兩組一般資料見表1。
觀察組采用皮膚狀況評估工具(SAT)評估表對患者IAD 的嚴重程度進行評估,依據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每天對IAD 患者的嚴重程度進行評估。對照組采用常規皮膚護理,每3天對IAD 患者的嚴重程度進行評估,直至愈合。
數據采用SPSS20.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12]。
通過對觀察組和對照組采取不同護理措施后,從皮膚破損范圍、皮膚發紅和糜爛程度三個方面對IAD 患者進行評估。當患者皮膚完全恢復正常時認為已經治愈,當皮膚潮紅有所改善并且糜爛愈合,表明失禁性皮炎有所好轉。如果皮膚狀況無改善或加重,則說明護理措施無效果,護理后兩組IAD治愈情況對比,見表。

表 兩組IAD 治愈情況對比表[n(%)]
對照組治愈12 例,治愈率為24%,平均治愈時間為10 天;觀察組治愈23 例,治愈率為46%,平均治愈時間為7 天,兩組治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比對照組平均治愈時間降低30%。
我科室未應用皮膚狀況評估表前,護理人員僅憑經驗和主觀判斷,而評估表的應用可以規范護理人員對IAD 護理措施的實施,形成動態性、連續性患者皮膚狀況控制跟蹤及數據反饋,有效的保證了皮膚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和提高,為IADI 的臨床應用提供更加科學客觀的依據。
皮膚狀況評估表的應用不僅使失禁性皮炎患者的治愈率提高了一倍,而且平均治愈時間也縮短了30%,IAD 治療效果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