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蘇 晁翠薇( 通訊作者)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江蘇 徐州 221002)
產婦產后比較容易出現抑郁癥狀,這和妊娠、分娩所造成的心理與生理方面的刺激存在較大的關聯性,此外家庭與社會因素對于產后抑郁的發生也存在一定關聯,所以在臨床上需要對產婦做好護理工作,避免產婦在產后出現抑郁癥,從而導致生活質量下降。本次研究中對兩組產婦使用兩種不同的護理方案,現將研究內容與效果詳細總結如下。
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均為在我院生產的產婦100 例,產婦選取時間段為2018 年2 月-2019 年2 月,將產婦隨機分為循證組與常規組。循證組產婦的年齡處于23 ~36 歲區間內,年齡中間值為(29.35±1.20)歲,其中有23 例自然分娩產婦,27 例剖宮產產婦;常規組產婦的年齡處于24 ~37 歲區間內,年齡中間值為(31.25±1.31)歲,其中有24 例自然分娩產婦,26 例剖宮產產婦。對比以上兩組產婦相關數據,P>0.05。
常規組產婦采取常規護理模式,循證組產婦采取循證護理模式,其所包含的護理內容有如下幾點。
(1)婦產科構建循證護理小組,小組成員收集過去在我院接診的產婦在妊娠期間的有關資料,同時詢問現在在我院住院的產婦的感受與需求,結合資料與產婦感受,從多個方位對循證護理的重點進行有效的評估,通過小組成員的分析發現產婦在產后發生抑郁癥的主要原因為產婦認知有限,所以小組成員需要加強產婦的健康教育。
(2)小組成員在產婦的孕早期需要全面掌握其臨床基本情況,為產婦構建個人的健康檔案,并認真記錄每一項產婦的相關資料,按照產婦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科學的健康教育計劃,以及為產婦擬定科學的個體化護理方案。在健康檔案中詳細記錄產婦在不同階段的身體檢查情況,同時在檔案中記錄產婦接受護理后的效果,以此為醫生有效評估產婦的具體狀況提供便利。醫護人員在產婦進行各項檢查的時候給予幫助,告知產婦檢查工作的意義,以及告知產婦檢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積極的解答產婦提出的問題,解決產婦的疑惑。此外醫護人員需要適當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詳細告知產婦家屬產后抑郁癥的危害,告訴產婦家屬如何預防產婦在產后發生抑郁癥,使得家屬能夠積極參與到預防產后抑郁的工作中。
(3)若產婦處于孕晚期,醫護人員告訴產婦與家屬分娩時需要用到的物品,以及告訴產婦與家屬需要提前為新生兒準備的相關物品,充分利用圖片來告知產婦產房的功能,提前帶領產婦熟悉科室環境,告知產婦詳細的分娩知識,盡可能的幫助產婦減輕其對分娩的恐懼。在分娩期間醫護人員可多與產婦進行交流,通過交流來掌握產婦的心理動態變化,給予產婦針對性的疏導措施,通過鼓勵給予產婦精神上的支持。
(4)醫護人員需要適當增強產婦產后的心理護理,盡最大程度為產婦構建舒適的產后恢復環境,盡可能減少外界對產婦的干擾,并叮囑產婦在產婦要多休息,告知產婦配偶給予產婦關懷。同時醫護人員還對產婦做出適當的出院指導,在產婦出院后定期利用電話、微信交流等形式來掌握其恢復情況,確保產婦在產后不出現抑郁癥。
本次研究需要運用QOL(生活質量評分量表)來對兩組患者的產后生活質量開展評分,評分高則代表產婦生活質量好;同時運用SDS(抑郁自評量表)來對兩組產婦的抑郁情況開展評分,評分高代表產婦的抑郁程度嚴重。
數據采用SPSS21.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護理后,循證組產婦的QOL 評分顯著高于常規組,SDS評分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
表 對比兩組患者的QOL 與SDS 評分(±s,分)

表 對比兩組患者的QOL 與SDS 評分(±s,分)
組別 例數 QOL 評分 SDS 評分循證組 50 58.68±1.32 41.03±3.71常規組 50 51.50±1.03 47.58±4.26 t 12.325 6.357 P 0.000 0.000
如果產婦在孕期中沒能得到良好的護理,其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產后發生抑郁癥,抑郁癥會嚴重傷害到產婦的健康,產后抑郁產婦還有可能會傷害孩子,所以臨床上需要重視預防產婦產后抑郁癥的工作。循證護理是近幾年在臨床上新發展起來的護理模式,在產婦孕期中科學使用循證護理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循證組產婦的QOL評分顯著高于常規組,SDS 評分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
綜上,科學使用循證護理模式,可使產婦產后生活質量得到提高,且能夠積極預防產后抑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