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穎 楊旺東 王榮平
(黔東南州人民醫院 貴州 黔東南 556000)
由于人體肩關節內部血運非常豐富,在肩關節鏡手術實際操作中有較難止血,由于該部位特殊的沙灘椅體位導致難以進行血壓調控,若出血量過大不僅影響手術視野,更會導致患者受到腦缺氧、缺血損害[1]。因此,在肩關節鏡手術過程中麻醉技術的應用和血壓的合理控制均非常重要。
從本院自2018 年2 月-2019 年8 月間予以肩關節鏡手術治療的患者中隨機抽取72 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并將其平均分成兩個組,觀察組36例,對照組36例,對照組中女患17例,男患19例,患者年齡在29 ~67 歲,平均為(47.38±5.67)歲,患病時間在3 ~67 天,平均病程為(35.64±2.47)天,其中9 例患者存在肌腱病變情況,3例患者存在肩袖撕裂情況,13例患者存在骨折情況,11 例患者存在骨關節炎情況;觀察組中女患20 例,男患16 例,患者年齡在31 ~64 歲,平均為(47.56±5.38)歲,患病時間在9 ~58 天,平均病程為(33.57±2.64)天,其中8 例患者存在肌腱病變情況,5例患者存在肩袖撕裂情況,14例患者存在骨折情況,9 例患者存在骨關節炎情況。兩組患者病情、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差異無意義(P>0.05),可以比較。全體研究對象經臨床檢查均符合本次研究標準,并且要求患者在充分了解本次研究注意事項以及相關內容前提下,自愿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
在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均接受肩關節鏡手術治療方式,在麻醉處理中,為對照組患者實施單純靜脈全麻技術,為觀察組患者實施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全麻技術。醫護人員應在術前8 小時叮囑患者禁飲禁食,監測血氧飽和度與心電圖。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繼續對其臨床指標進行常規監測。為觀察組患者實施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全麻處理,利用超聲技術對患者的肌間溝神經阻滯位置進行定位,之后實施0.3 ~0.6 微克/千克舒芬太尼(國藥準字號:H20054171 生產廠家: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規格:50ug)、2 毫克/千克的丙泊酚(國藥準字號:H20084531生產廠家:浙江九旭藥業有限公司規格:2mg)、0.8 毫克/千克的羅庫溴銨(國藥準字號:H20093186 生產廠家: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規格:5ml:50mg)、0.05 毫克/千克的咪達唑侖(國藥準字號:H20031037 生產廠家: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規格:2ml:10mg)誘導并插管處理,成功插管后予以1.5 ~8 微克/千克的瑞芬太尼、1.5 ~4 微克/千克的丙泊酚持續麻醉處理,并對藥物的泵注速度進行嚴格控制。在手術過程中對患者的不良反應嚴密監測,若患者出現3 分鐘血壓小于60mmHg 的情況是,應及時盡心多巴胺(國藥準字號:H20041357 生產企業:國藥集團國瑞藥業有限公司規格:2ml:20mg)、阿托品(國藥準字號:H12020382生產企業: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規格:1ml:0.5mg)給藥治療。
術中對兩組患者的心率、平均動脈壓、舒張壓以及收縮壓等變化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并進行比較。
數據采用SPSS18.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心率、平均動脈壓、舒張壓以及收縮壓情況相較于對照組最高值均較低,詳情見表。

表 兩組患者術中血壓及心率情況對比
相較于傳統開放性手術而言,肩關節鏡手術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患者恢復快、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患者住院時間短等特征。因為這種手術方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會對患者的呼吸循環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對麻醉要求比較高。現在,這項手術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均實施全麻方式。臂叢神經阻滯是在臨床上具有較高應用率的上肢手術麻醉方式[2]。相關醫學研究顯示,患者在接受肩關節鏡手術過程中由于出血量較大,極易發生血壓降低的情況,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全麻技術在肩關節鏡手術中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控制患者血壓下降的目的[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心率、平均動脈壓、舒張壓以及收縮壓情況相較于對照組最高值均較低。
綜上所述,將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全麻技術應用到肩關節鏡手術臨床治療中,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在手術中出現低血壓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