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冬云 張丞
(南京市第二醫院 江蘇 南京 210003)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經呼吸道傳播的傳染性疾病,結核分枝桿菌為有致病力的耐酸菌。飛沫可隨著開放性肺結核患者的咳嗽、噴嚏、說話等途徑擴散到空氣中,有研究表明,如果醫院的結核感染控制措施不到位,醫院將會成為肺結核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暴發和傳播的危險場所[1]。同時,護士對消毒隔離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院感發生率[2]。結核科2017 年4月20 日搬遷新址,從本部其他科室共抽調39 名護士到結核科工作,為提升新護士的防護意識,降低院感發生率,保證每一環節沒有疏漏,實現系統管理,對39 名新入科護士進行了消毒隔離知識調查及相應改進措施,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結核科新入科護士39 人,男1 人,女38 人,年齡23 ~35 歲,平均25.6 歲;N1 級28 人(占71.79%),N2 級11 人(占28.20 %);學歷情況:本科9 人(占23.07%),大專30 人(占76.92%);工作年限:≤ 1 年 24 人,2 ~ 4 年 4 人,4 ~ 10 年 11 人。
1.2 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結核主要傳播途徑、護士口罩選擇、病人口罩選擇、口罩使用時間等10 項。每項內容分知曉、說不清、不知道三級。邀請2 位護理專家和1 位統計學碩士生導師對調查表進行了評定,該調查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83。調查于新護士入結核科前不記名進行,要求如實填寫,現場收回。共發放調查表39 份,回收有效問卷39 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統計學方法
將所得資料進行統計學描述分析。
結核科新入科護士專科消毒隔離知識知曉情況見表1。

表 新入科護士專科消毒隔離知識知曉情況(n=39)
新護士的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專科消毒隔離知識掌握相對不足。其中在護士及病人口罩選擇、使用時間、更換時機、痰液及排泄物處理等方面知識知曉率均偏低。而護士做為臨床工作中與結核病人接觸最多的人群,若消毒隔離措施不到位,不僅增加自身職業暴露的危險,甚者將導致其他工作人員及非結核病人院內感染的發生。鑒此,根據調查結果對結核科新入科護士進行專科消毒隔離知識培訓和考核,由護士長督促檢查,層層把關,保證質量。
3.1 制定改進計劃 制定新入科護士專科消毒隔離知識培訓計劃。計劃循序漸進,由易到難,根據計劃實施培訓。建立培訓表格,每名新入科護士培訓時做好記錄,詳細記錄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定期檢查記錄情況。
3.2 實施專科消毒隔離知識專題講座 結核科專科年限較長的護士進行專題講座,從各類口罩功能、選擇等到病人痰液、排泄物的處理及垃圾的分類處置等一一進行講解,對醫護人員的著裝防護、口罩正確佩戴方式、護目鏡及穿脫手套的方法進行培訓。強化護士個人防護意識,嚴格專科培訓。
3.3 建立督導制度 建立護士長總導,結核科專科護士分導的督導制度。一名結核科專科護士負責一名新入科護士,強化專科消毒隔離知識,重點知識重點培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平時工作時不定時檢查新入科消毒隔離實施是否到位,定期反饋,針對易出現的問題及時查找原因持續改進。
3.4 改進效果反饋 制定專科消毒隔離知識試卷,對新入科護士統一進行考核,與平時消毒隔離實施情況檢查一起納入本科室護士績效考核內容。
有研究表明,醫護人員院內感染結核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群的10—20 倍[4],而身處結核科的醫護人員感染率更高。因此,醫護人員對結核消毒隔離知識的熟練掌握和正確使用,不僅可以減少醫療衛生機構環境內的結核感染和傳播,更為醫護人員、患者和公眾等提供了具有安全保障的環境[5]。由此可見,對結核科新入科護士進行崗前培訓,補充專科消毒隔離知識,建立督導制度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