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天津市濱海新區中醫醫院 天津 300451)
乙型肝炎的傳染性極強,其病毒容易侵襲人體,同時也是臨床中發病率較高的肝臟疾病,病毒的傳染性極強,此類患者需采取隔離治療,而乙肝病毒則是患者的主要致病菌。近年來我國臨床中乙肝病毒攜帶者的人數不斷攀升,由于乙肝病毒的潛伏期相對較長,患者只有當病毒發作后其肝炎才會進入到活動期。乙型肝炎患者若未能及時有效治療,容易誘發肝硬化及肝癌等,對其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威脅[1]。為了及早明確患者診斷,本文將著重分析應用CLIA 或ELISA 在乙肝病毒血清學中的檢驗價值。
以本院2017 年6 月-2019 年5 月接診的87 例疑似乙肝病毒患者,患者癥狀包括全身乏力、肝區疼痛、下肢水腫等。性別比:男52 例,女35 例,年齡22 ~68 歲,均值為(47.2±0.3)歲。患者均于本院分別進行CLIA、ELISA 乙肝病毒血清學檢驗,且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患者均于清晨維持空腹,抽取周靜脈血液共計5ml,進行離心分離血清。(1)ELISA 檢驗:常溫下儲存試劑與微孔反應條30 分鐘,血清樣本加入微孔反應條內,再利用封片進行封鎖,儲存在37 攝氏度的水浴箱內保存一小時。將微孔反應條內的殘留液體進行去除,并實施反復沖洗,之后把事先準備的試劑加入到反應條內,封鎖后放置于水浴箱中保存30 分鐘,最后加入終止液。陽性標準:血清值≥2*標準差+陰陽性樣本平均A 值;(2)CLIA 檢驗:將血清樣本加入到聚苯乙稀試管內,利用100ul 的辣根過氧化物酶實施抗體標記,儲存在37 攝氏度的環境中保存兩小時。利用PBS 緩沖液反復沖洗三次,每次時間為3 分鐘。依次加入0.1mol/L 氫氧化鈉及30mol/L 的魯米諾,常溫下放置10分鐘。100uL3%的過氧化氫加入后利用發光儀實施發光強度檢測,陽性標準:HBeAg、HBsAg COI ≥ 1。
比較CLIA、ELISA 法在各項乙肝病毒血清標志物中的陽性檢出率,包括HBsAg、HBcAb、HBeAg 以及HBeAb 等。
數據采用SPSS17.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CLIA 法在87 例患者的乙肝病毒血清標志物中HBsAg、HBeAg、HBeAb 的陽性檢出率均顯著高于ELISA 法(P<0.05),兩種方法在HBsAb、HBcAb 中的陽性檢出率對比并無顯著差異(P>0.05)。

表 兩種方法在87 例血清標志物中的陽性檢出率比較(n)
ELISA 法是現階段臨床中對于乙肝病毒進行早期檢測的常用手段,該方法的優勢為操作便捷用時較短且成本相對較低,同時能夠準確的反映出檢驗標志物,然而在開展定量分析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缺陷及不足。除此以外,在檢驗過程中若被檢血清標本其濃度過高,則應用該方法可能產生假陽性情況,因此會對患者疾病的判斷產生一定影響[2]。除此以外,如若抗體與抗體試劑在進行檢驗期間形成差異而導致檢驗誤差,也會對最終結果形成影響。CLIA 法則是隨著近年來臨床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所出現新型標記免疫檢測方法,該檢測方式中是通過應用電磁鐵力量對順磁性微粒進行控制,并使其形成自動化操作,同時根據發光強度來進行血清標志物的相關檢驗與分析,該檢測方法中的靈敏度良好,也被臨床中廣泛的應用于抗原和抗體的檢驗與分析當中,特別是進行生物免疫檢驗的應用價值較高[3]。同時CLIA 法的漏診率與誤診率相對較低,其檢驗準確性顯著提升,應用于臨床疾病診斷和預后的判定中均具有較高價值。該檢驗方式中利用了電磁鐵具有的快速消失特性,能夠確保抗體與復合抗體之間分離更高效,因此能夠明顯降低游離抗體形成的假陽性反應,因而能夠顯著提高陽性檢出率[4]。而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CLIA 法在HBsAg、HBeAg、HBeAb 中的陽性檢出率高于ELISA 法,也進一步證實CLIA 法的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在進行乙肝病毒血清學檢驗中通過應用CLIA 法的效果更優,其陽性檢出率相對更高,值得臨床應用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