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嘯俊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藥學部 上海 200090)
西藥房是一種綜合性科室,病患流量大且工作較為繁瑣,要確保能夠準確、快速的提供給患者所需要的藥品[1]。現在市面上出現的藥品種類逐漸增多,患者的數量也越來越多,這很大程度上給藥品的發放增加了困難,導致近年來藥品發放錯誤等問題頻發,極易引起醫患矛盾[2]。有研究顯示,合理的藥品分類和藥品監管對于降低藥品發放的出錯率有著重要意義,因此,為了加強監管,減少出錯率,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避免醫患糾紛的發生,我院自2017 年5 月開始實行藥品合理分類及藥品監管制度。為了探究藥品合理分類及藥品監管制度運用于醫院西藥房管理中的臨床價值,針對該課題展開了研究,并取得了顯著效果。以下是詳細報道。
將我院藥品合理分類及藥品監管制度應用前2016 年1 月-2016 年12 月期間接收的312000 張處方作為對照組;另將我院藥品合理分類及藥品監管制度應用后2017 年1 月-2017 年12月 期間接收的324000 張處方作為實驗組,進行研究。兩組一般資料統計分析,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藥品合理分類[1-5]:嚴格按照我國藥品分類標準進行藥品分類,并根據醫院的自身特點進行藥品擺放。依據不同的品種、規格、適應癥、劑量、給藥途徑等進行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的分類管理;特殊藥品嚴格準確錄入,并進行特殊分類管理。
藥品監管制度[1-5]:①成立專門的采購小組,記錄好批號、生產日期、有效期等內容,避免流入不合格藥品。②藥房管理人員要要按照標準進行分類,特殊藥品特殊放置;嚴格注意藥房的環境,包括控制溫度、光感等;定期對藥品進行保養。③建立評估制度,采取獎懲措施;具體分工,負責到人;同時展開培訓,提高相關人員的技能與素質。
1.3.1 記錄兩組藥品發放的出錯情況,并進行比較分析。
1.3.2 通過自制問卷調查的方式,統計患者對用藥的滿意程度。對用藥的滿意程度分為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前兩者之總和為總滿意率。。
數據采用SPSS20.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的出錯率(0.010%)顯著低于對照組(0.028%),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藥品發放出錯率對比
實驗組的總滿意率(99.83%)顯著高于對照組(97.43%),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n(%)]
隨著社會與科技的發展,醫療水平得到提高,各種疾病的發病率卻也趨于上升。市面上的藥品種類越來越多,患者的數量也越來越多,藥房的病患流量和工作也隨之繁多,嚴重影響了藥品發放的效率和正確率[3]。而藥品的使用與患者的生命與健康息息相關,近年來,藥品發放錯誤等問題頻發,不但極易引起醫患矛盾,而且給患者的健康造成了隱患。
常規的西藥房管理制度已經很難滿足如今醫院的需要。藥品合理分類和藥品監管制度的實施,是推動醫療衛生制度改革的有利因素,能加快與國際藥品管理模式接軌,在西藥房中有著重要意義[4]。除此之外,藥品合理分類和藥品監管制度還能夠避免不符合規定、不合格的藥品流通,減少藥品的多發、漏發和錯發等,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5]。
經過研究發現,制度應用后,實驗組患者的拿藥出錯率明顯較對照組低,且實驗組的患者滿意度也高于對照組。以上數據差異均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在醫院西藥房管理中應用藥品合理分類及藥品監管制度具有顯著效果,有效的降低了藥品發放的出錯率,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對于加強監管、減少醫患糾紛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將藥品合理分類及藥品監管制度運用于醫院西藥房管理中,能夠有效降低拿藥的出錯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