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富, 何耀武, 李 健
(廣州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廣東省清遠市人民醫院, 廣東 清遠 511518)
宮頸癌是威脅女性健康與生命的常見婦科腫瘤。據報道,部分宮頸癌患者會出現腫瘤復發,治療困難,預后差[1]。因此,提高復發型宮頸癌的治療效果成為臨床研究重點。相關資料顯示,紫杉醇聯合順鉑序貫化療對復發型宮頸癌有效,但療效仍有較大提升空間[2]。近年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療法憑借其局部劑量高、降低周圍正常組織劑量、減少腫瘤再增殖等優勢,在多種復發型腫瘤(胰腺癌、直腸癌等)中均取得了較好療效。而對于該方案是否能提高復發型宮頸癌治療效果還有待進一步明確。基于此,本研究探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聯合序貫化療對復發型宮頸癌患者的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方案參考。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復發型宮頸癌患者95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復發型宮頸癌經腫瘤標志物、影像學檢查和(或)病理活檢證實;②單一病灶復發,無遠處轉移;③卡氏功能狀態(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60分;④無根治性手術指征;⑤具有可供MRI或CT評價的可測量靶病灶;⑥生存期預計≥3個月。排除標準:①心腦血管疾病與肝腎功能障礙;②精神疾病、治療依從性差;③凝血功能障礙;④合并嚴重基礎疾病(糖尿病等);⑤合并其他部位惡性腫瘤。按簡單隨機分層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50例、對照組45例。研究組患者年齡31~70歲,平均(54.23±8.74)歲;病理類型:鱗癌48例,腺癌2例;國際婦產科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Ⅰb期19例,Ⅱa期13例,Ⅱb期7例,Ⅲa期6例,Ⅲb期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0~68歲,平均(53.96±8.67)歲;病理類型:鱗癌44例,腺癌1例;FIGO分期:Ⅰb期18例,Ⅱa期12例,Ⅱb期6例,Ⅲa期5例,Ⅲb期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序貫化療,以紫杉醇(生產產家: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9378,規格:5mL:30mg)135~150mg/m2靜脈滴注持續3h,第1天用;順鉑(生產產家:齊魯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7021358,規格:10mg/支)75mg/m2靜脈滴注分2d用,21d為1個周期,行4療程。研究組采用序貫化療聯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方案,其中序貫化療法同對照組。化療4療程后7d復查血象,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方法:①植入前,CT檢查確定靶區,制訂治療計劃,確定植入導針數、導針位置、粒子數及位置,計算預期靶區劑量。②治療前3d流質飲食,口服腸道抗生素;治療前24h禁食,靜脈營養支持、應用質子泵抑制劑;治療前3h稀釋后造影劑口服。③CT引導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上海欣科醫藥有限公司),先確定進針點、深度、路徑,對體表穿刺區常規消毒鋪巾,局部麻醉定位點,按預定方向在穿刺點采用18G粒子植入針(美國MickRadio Nuclear公司)進行穿刺,實時超聲導向以避免膀胱、腸道損傷,經CT掃描確定穿刺深度達靶區后緣后,以粒子植入器(美國MickRadio Nuclear公司)后退式植入粒子(間距0.5~1cm),完成植入后行CT掃描,觀察粒子分布情況,傳輸圖像至計劃系統,行劑量學評估。④治療后臥床休息,禁食24h,靜脈營養支持及應用止血藥物、質子泵抑制劑。治療后1個月,觀察效果。
1.3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采用WHO療效標準[3]評估:完全緩解(CR)為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緩解(PR)為病灶消退≥50%;無變化(NC)為病灶減少不足50%,增大不足25%;進展(PD)為新病灶出現或病灶增大>25%。CR+PR為總有效,CR+PR+NC為局部控制。②臨床受益反應(clinical benefit response,CBR)[4]。包括疼痛、體重改變、KPS評分,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1個月情況,以體質量增加(除去非液體潴留)>7%為體質量明顯增加,疼痛(NRS評分)程度減輕≥50%或止痛藥用量減少≥50%為疼痛程度明顯減輕,KPS評分改善≥20分為體力明顯恢復。③生活質量:采用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Europe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EORTC)的生命質量核心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30,QLQ-C30),包括單項問題(睡眠障礙、腹瀉、食欲下降等)、癥狀領域(疼痛、惡性嘔吐、疲倦)、功能領域(社會、情緒、認知、角色、軀體功能)、總體健康4大維度,各維度總分100分,單項問題、癥狀領域評分越高示生活質量越差,功能領域、總體健康評分越高示生活質量越好。

2.1粒子植入情況:研究組50例患者,靶區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首次成功率98%(49/50),共植入20~135(60.85±8.92)顆,粒子活度19.2~28.5(24.82±4.69)MBq。實際D90(90%腫瘤靶區接受的劑量)為49.8~267.5(132.69±17.85)Gy。
2.2臨床療效比較: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局部控制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3治療后CBR比較:研究組體力明顯恢復、體質量明顯增加、疼痛程度明顯減輕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CBR比較n(%)
2.4治療前后QLQ-C30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QLQ-C30各項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單項問題、癥狀領域評分均降低,功能領域、總體健康評分均提高,且研究組單項問題、癥狀領域評分低于對照組,功能領域、總體健康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QLQ-C30評分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復發型宮頸癌是指初次宮頸癌經放化療、手術治愈后,腫瘤在初發部位復現,且病理類型與原發一致。該類患者經治療后局部生理結構可能受到破壞,血供欠佳,有效血藥濃度難以再達到,臨床效果有待提升[5]。目前,如何提高復發型宮頸癌療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成為臨床關注重點。順鉑是一線化療藥物,抗癌活性跟用藥濃度呈正比,在復發型宮頸癌中單用有效率可達30%[6]。紫杉醇是細胞特異性抗腫瘤活性藥物,可調節微管蛋白的集聚與解聚,維持微管蛋白平衡,抑制腫瘤細胞有絲分裂,對癌細胞有直接殺傷效用。已有研究表明,紫杉醇與順鉑靜脈序貫化療對復發型宮頸癌有一定效果[7]。但復發型宮頸癌患者腫瘤細胞可能已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加之應用化療藥物存在消化道反應、腎毒性等,影響患者依從性、生活質量及療效提升。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具有劑量分布優勢及可重復操作、微創、不良反應少等優點,在多種復發型實體瘤治療中得到應用。本研究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局部控制率、臨床受益率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研究組單項問題、癥狀領域評分低于對照組,功能領域、總體健康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聯合序貫化療可提高復發型宮頸癌患者的療效及臨床受益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屬內照射治療,作用原理是損傷癌細胞DNA、誘導癌細胞凋亡[8]。先行化療,可使腫瘤縮小,利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定位與操作,并減少植入粒子數;紫杉醇可延長腫瘤細胞周期、阻滯于放射敏感期,加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持續照射癌細胞,可誘導細胞凋亡,減少細胞增殖,與序貫化療協同作用,實現優勢互補。另一方面,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瘤體內可改善正常組織與腫瘤的劑量分配狀況,克服腫瘤乏氧細胞對放射的抵抗,增強癌細胞放射敏感性,使得癌細胞得到最大程度殺傷,提高治愈率[9]。且125I粒子半衰期長、射程短、能量低、應用方便,便于防護,調整粒子活度與間距可避免或減少鄰近正常組織受到不必要的照射,提高治療受益比,減少對重要臟器、組織的損傷,保護患者功能狀態,對生活質量改善有益[10,11]。劉婷等[12]采用125I粒子植入治療復發型腫瘤表明:腫瘤局部控制效果好,不良反應少,安全有效。曲昂等[13]采用125I粒子植入治療盆腔復發官頸癌患者提示局部控制率達88.89%(32/36),未見嚴重不良反應。本研究患者均無粒子遷移、大出血等不良反應發生,提示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序貫化療聯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可提高復發型宮頸癌患者的治療效果及臨床受益率,并促進患者生活質量改善,具有臨床應用價值。本研究不足為樣本量不大、觀察時間不長,今后還有待進一步實施大樣本、長期隨訪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