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荻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河南 南陽 473000)
顧名思義,數字閱讀指的就是數字化的閱讀,主要包括數字化的閱讀內容,例如網絡小說、網頁、博客等,以及數字化的閱讀載體,例如手機閱讀、kindle閱讀等。所以數字閱讀推廣是指高校圖書館借助數字化推廣媒介為廣大讀者提供系統的館藏數字化資源,成為移動圖書館。在當前倡導全民閱讀的時代,高校圖書館作為傳播文化、推廣閱讀的重要陣地,肩負重要使命,其服務對象以充滿朝氣的大學生為主,他們深受新技術的影響,接受數字閱讀的程度更高,對圖書館的閱讀推廣要求也更高,加強數字閱讀推廣勢在必行。
在網絡和科技的普及應用中,讀者的閱讀習慣、閱讀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數字閱讀在閱讀活動中得到廣泛應用,給高校學生帶來前所未有的閱讀革命,并賦予其顯著的特征[1]。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在紙質閱讀和數字閱讀之間搖擺、平衡。進入數字閱讀時代以后,一些人認為紙質書、電子書將長期并存,一些人則認為紙質書將逐漸被邊緣化。雖然大學生往往更喜歡傳統紙質書,但他們接觸電子書的概率很高,使數字閱讀成為一種趨勢。數字閱讀是當代大學生學習與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盡管數字閱讀存在傷害眼睛、數字讀物缺少可獲取性等不足,但不管是否喜歡,充分掌握獲取數字資源的途徑及其使用方法都有更積極的作用;大學生對于紙質書存在依戀、繼承的情感,而且紙質書在圖書館館藏中依舊占據主體地位。這就使得大學生們在兩種閱讀模式中左右搖擺,在繼續進行紙質閱讀的同時接受閱讀變革,受到數字閱讀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達到平衡的狀態。第二,閱讀的時間、空間在無限延伸。大學生喜歡在等人、睡前、有空閑等時間點和公交車上、廁所、家里等地點進行數字閱讀,不管是時間還是空間都非常隨機、靈活。如今大多數網民都把閱讀新聞作為網上活動的主體,讀新聞、讀微博大多是選擇淺閱讀方式,大學生的數字閱讀也不例外,導致數字閱讀變為屏幕閱讀,尤其是微博、微信等即時交互平臺的興起讓閱讀越來越功利化,大學生缺少思考,批判能力、邏輯思維和創造性都在減弱。網絡信息技術的進步讓人們延伸時間、空間,隨時隨地閱讀喜愛的內容,形成碎片閱讀、泛在閱讀的模式,反映閱讀的一種時間管理方式和時空觀念的革新,把閱讀變成一件自由自在的事。但這也帶來一些問題,例如大學生在數字閱讀中容易被外部因素干擾,注意力分散,形成快餐閱讀潮流,經典閱讀、深度閱讀等越來越少。
1)重視讀者分析,提高數字閱讀粘性。數字閱讀推廣是高校圖書館閱讀服務的一種,有特定目標讀者,應對其展開分析和研究。第一,特殊讀者群體。對于一年級新生,他們剛進大學,對圖書館的制度、設備設施、服務項目以及檢索技能都不熟悉,缺少分類檢索圖書的知識,尋找所需資源的難度較大,圖書館應加強新生入學培訓。例如定期組織新生參加宣傳培訓活動,向其介紹圖書館網站的功能、推廣檢索文學信息資源的方式。對于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他們準備正式踏入職場,需要掌握更多技能類知識,而且畢業論文、答辯等使其需要更多專業知識、專業資源,推廣專業技能類資源是首選。例如圖書館利用現有數字資源,將海量相關信息組織起來,做好整理、篩選、重組等工作,形成有更強專業性和深度的數字信息資源庫,方便畢業生瀏覽、使用,提高讀者粘性。第二,普通讀者群體。對處于中間學年段的大學生,他們初步了解圖書館的設施、使用流程,能按照個人需求快速檢索文獻、借閱圖書等,對于這類目標讀者要重視完善趨向于專業性的電子數據庫,通過有獎知識問答、講座等形式促進讀者參與。對于高校教師,圖書館應按照重點學科和重點課題,跟蹤國內外各個研究領域的新思潮、新觀點、新動向等,為讀者提供定性和定量的論點匯編、專題報告等,輔助其開展科研工作。還可以利用公共網絡中的數字資源,積極整合、開發,建立學科信息門戶,讓讀者可以高效檢索。
除了按學年段分,還可以根據大學生的性別進行讀者劃分,例如為女大學生推進生活旅游、影視娛樂、小說等知識,為男大學生推薦國內外新聞、軍事、體育等知識。通過對數字閱讀進行強有力的宣傳、推廣,讓讀者認識到數字閱讀的便捷性,體會數字圖書館的無窮魅力,更積極地參與數字閱讀,在校園營造優良的數字閱讀氛圍。
2)創建多元平臺,強化數字閱讀互動。數字閱讀具有內容豐富、載體多樣、互動性強的優勢,高校圖書館為切實做好其推廣工作,應在分析讀者的基礎上創建多元平臺,進一步增進互動。即圖書館要針對大學生專門設立閱讀平臺,開辟專用閱讀網絡,例如讀書俱樂部,由館員擔任學科指導教師,吸引愛閱讀的學生參與,創辦閱讀刊物,將大學生的一些優秀作品刊發出去,展示他們的數字閱讀成果,從而加強對閱讀新理念和新方法的宣傳,借助網絡化、數字化的形式體現高校圖書館的技術優勢、人才優勢。與此同時,圖書館可以建立起專家導讀系統,由專家們按照大學生的基本信息、目標興趣、所提問題、熱點話題、專題設置等,在網上定期推薦一些書目、網絡資源、作品評析等,引導其展開深度思考。對于大學生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可以直接提交給專家系統,由相關專家、學者等及時解 答[2]。圖書館還可以開通輔導讀者數字閱讀的網絡交流工具,鼓勵閱讀指導能力較強的館員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平臺撰寫一些有關閱讀技巧的文章、發布閱讀信息等,引導讀者進行經典閱讀、深度閱讀,交流讀書心得,提高數字閱讀對讀者的吸引力。
3)拓展資源建設,促進數字資源共享。高校圖書館在運作與發展中暴露出數字資源不夠豐富的問題,為提高數字閱讀推廣效果,必須對數字化資源建設與共享予以高度重視,獲得更顯著的資源優 勢[3]。例如圖書館可以外購數據庫,或者自行組建數據庫,整合數字信息資源,拓寬獲取數字資源的途徑,使館藏數字信息資源越來越豐富;及時更新數字資源整合及加工技術,根據現有條件科學開發特色APP,融合本館數字資源和應用客戶端,讓讀者可以利用手機隨時隨地檢索信息,享受便捷的數字閱讀服務;館員根據APP的檢索數據了解讀者需求,提供個性化數字信息資源服務。圖書館還要積極引入微博、微書評等推廣范式,聯合公共圖書館、文化宮、博物館等打造區域數字閱讀推廣聯盟,在區域內共享數字閱讀資源。例如利用微信建立校友圈、教師朋友圈等,為讀者提供數字資源,使其隨時隨地獲取圖書查詢服務、文獻傳遞服務等。或者聯合其他相關機構建立網絡圖書館,開設聊天室、網絡社區等板塊,實時發布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和讀者實時互動。
高校圖書館順應數字閱讀時代的發展潮流,主動承擔推廣閱讀、建設書香校園文化的神圣職責,對數字閱讀推廣做出嘗試、探索。尤其是在全民閱讀戰略的實施中,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智力擔當和傳承民族文化的主體,高校圖書館要迎合大學生的數字閱讀特征,想辦法提高其對數字閱讀的粘性,同時強化數字閱讀互動,最大限度共享數字資源,進一步實現數字閱讀推廣的常態化,為廣大讀者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