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彭
(天津科技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天津 300222)
上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藝術運動之一“極簡主義運動”,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紐約,極簡主義者在試圖剝離藝術的所有外在影響,只給觀眾留下一種原始的情感反應。在他們看來,藝術不應該提及藝術本身以外的東西。這種還原主義的萌芽從藝術世界中生長出來,開始逐漸影響到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極簡主義的根基包括De Stijl(德斯太爾抽象畫派)運動,這是對裝飾藝術運動的過渡性的反應。它的創造者們試圖實現一種精簡的美學,在他們認為正在迎來一個新的精神文化的世界秩序的時候,這種美學將成為一種通用視覺語言。它的主要精神內涵為:“少即是多”。
1)電子產品的極簡化帶動了家居極簡潮流。隨著社會經濟、科學技術和人們思維的不斷發展,電子產品開始不斷向極簡化方向發展,很多產品也開始走向極簡化道路,逐漸拋棄了以前多余復雜的功能。人們的生活審美也和這些產品一樣,變的越來越簡單,更富有個人情趣和個性創造力。
而家居的設計風格變化和自然環境、經濟發展、社會關系息息相關,消費者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要把錢花在刀刃上,要能夠體現出自己的生活品質,沒有多余的擺設,將生活用品精簡到最少,而不是像過去一樣只在乎別人的看法。除此之外,人們還在追求一些真正的能夠改善提升生活品質的一些東西。輕裝修,重裝飾的理念已經在人們思想里面根深蒂固,大家都愿意把錢花在最終的家居、軟裝方面,用來彰顯自己的品味。因此很多人在精裝上面出現了不斷縮減預算,放棄鋪張奢華的裝修思路,例如,過去人們家里都有的電視背景墻,現在背景墻已逐漸被消費者忽視。對于極簡主義者,物品必須是為自己生活品質服務,而不是為了固有的意識而存在。
2)消費者導向影響了家居風格極簡化設計趨勢。簡約作為一種風格,其實有著多樣化的變化,就是不去刻意追求華麗。特別是現在,以90后及00后為主的年輕消費群體崛起,他們有著很明確的消費意向和個性愛好,對于家裝設計方面也有獨特的設計想法,他們不喜歡過度的裝飾,反而會先把自己認為的一些有設計感的東西做好,然后,以這些家居軟裝物件為出發點建立設計體系,做到簡潔而不失個性,先從自己喜歡的物件開始,再搭配比較包容化的風格。現在很多設計師都是以空間整體去思考,有各種各樣的空間融合穿插和立體塑造,做到更加的精簡,這樣設計出來的空間會更長久,更有氣質,讓家居在里面更有成長性,延展性。德國女建筑師伊娃說:“極簡的生活方式,使人能更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在房間里那些為數不多的物件上,這種環境令人心緒平靜,也使你的感官更敏銳”。沒有雜物,沒有雜念,于是便有了至美的境界。
3)自我認同感成為家居極簡化設計的主要決策因素。在設計理念方面,90后,00后也和60后70后也有著明顯的差距,年輕消費者對于潮玩、潮品有著強烈的愛好。例如對于鞋子的收藏,希望把自己的愛好擺出來給別人看。這些年輕人比較善于把每一個區域的功能豐富起來,弱化了每個區域固定的功能,在家里面做錄音棚,或者棋牌室等,表現出極強的自我認同感。同時,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他們接受信息的渠道很多,對于裝修風格案例也了解很多,能看到國內甚至世界各地的案例,所以,他們都具備一定的眼界和審美,而且他們更看重自己的生活方式,那種簡潔明亮而和諧的感覺,就像是把生活過成藝術一般。
4)現代家庭人口結構也是極簡化設計的一個重要影響要素。現代家庭三世同堂同住一起的現象越來越少,大多都是以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類型出現,這些家庭的家居設計的重點都以孩子為主,育兒空間綜合功能需求性會更高;但如果是單身或者短期內沒有要孩子計劃的夫妻,會更加重視自我釋放,追求感官上的簡約整潔,品味上的優雅閑適;而對于年紀較大的人群而言,更加注重時效性和舒服度,采用極簡風格,追求低調的寧靜感,沉穩而內斂。
極簡化設計讓作品在設計的過程中減少不必要的組合而便于使用,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第一是去風格化設計的流行,越來越多的設計已經不再局限于所謂的標準美式、中式、歐式等風格,更多的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家居造型也正在趨于簡單化,通過融合不同風格的設計來達到設計目標。第二是空間色彩的變化,從原來的鮮艷色彩到現在灰色占比逐漸提高,消費者更偏重于家居空間的舒適度。第三是軟裝的精細度明顯增加,與5年到10年前相比,更偏重于空間舒適度,在私宅家居設計中已經成為重要的部分。第四是混搭風盛行。在調查的客戶中,有將近60%的用戶喜歡意式,因此意式家居占據著很高的設計權重,在意式的基礎上混搭一些新東方的家居,客戶喜好程度也比較高。此外還有很多消費者喜歡混搭類新中式產品,比如:在以唐宋時期中式家具基礎之上做出改良過的家具;在家裝中選用更多中式傳統裝飾性元素。
基于不同年齡人群的家居設計需求,消費者目前的生活方式實際上更趨于理性和透明。隨著互聯網信息,移動信息的放大,大家的生活節奏加快,對生活品質需求明顯提高,對于家居空間的需求就越來越多的體現在自我價值的空間屬性。在極簡化設計空間融合方面,呈現出兩個明顯的趨勢。
1)家居功能模糊化,多功能合作區流行。在所有代際消費者中,年輕消費者更加地注重空間的自我個人屬性和舒適度,對于空間功能和空間功能使用要比其他人群更加地看重。在我們接觸的大量案例里,逐漸發現許多家居功能也在發生變化,家居分區功能實現“模糊”的空間之美,例如客廳作為核心區的作用越來越弱,客廳不再是簡單的沙發,電視,而融入了書房、茶文化在其中,從單純的會客場景變成了綜合視聽功能空間,反倒是獨立的書房空間在不斷變少,很多人都將書房和客廳功能相疊加融合,不僅增加了空間的趣味性,同時增強了空間的銜接性。
2)社交廚房、整體性家居設計成新寵。在日常的生活中,提及最多的就是社交廚房這個概念,近幾年來年輕人越來越在乎廚房的敞開性和互動性,他們注重養生,注重每一頓早餐,晚餐,輕食,注重每一餐飯帶來的生活情調。因此,家居更靈活,空間更具有互動性,更加簡約是年輕人家裝設計理念的重要趨勢。除此之外中式風格也逐漸受到人們歡迎,例如,在小紅書、微博火爆起來的侘寂風格,就是將無欲無求,斷舍離發揮到了一定的高度。秦漢的大氣磅礴、唐代的雍容華貴、宋朝的精致典雅…… 古老的東方美學經過千百年來的錘煉,醞釀出獨屬國人的美學藝術,它精致典雅,華貴大氣,隨著時代的變化,人的審美和追求也在變。對于家裝方面,最顯著的趨勢就是大家都在追求縫隙少,最好是沒有縫隙,想必大家一定都知道古代的榫卯結構,榫卯結構粘合得天衣無縫,帶給人們一種完整的感覺。整體感強的裝修風格能夠帶給人以凈化的感受,而對于裝修材料的選擇,巖板以及水泥地面正在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青睞。
極致純粹的細節,簡約的線條構建,充滿力量美的藝術作品讓空間融合有了無限的可能,從而打造一片屬于自己的淡然與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