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辰
(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在新時期下強化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強化他們對“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認知踐行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它不僅關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而且關系到提升青年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高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緊緊抓牢思想政治教育這條主線,通過輔導員一線思政隊伍引導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努力成長為能堪當民族復興的時代新人。
與此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因此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判斷和道德情操,對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輔導員展開什么樣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用先進思想政治教育去影響、熏陶和教育廣大學生是我們必須去思考去解決的重要問題。
思想政治是高校育人體系的重點,旨在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組織好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管理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其今后學生產生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主動承擔個人責任和社會責任,反省自己的思想行為,糾正自己的價值觀偏差,強化自己的基本素質,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而貢獻力量。因此,高校輔導員加強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工作缺乏專業性。在我國的高等院校中,專業高校輔導員多來自其他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這在一定程度上會給輔導員指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實際的困難,沒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知識積累,專業化程度不高,工作方法和程序主要依靠在實踐中摸索,缺乏理論支撐,很難真正有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2)工作缺乏創新性。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很多大學生都利用新媒體來獲取各種信息,并且大學生已經成為新媒體的主要使用群體。在新媒體中蘊含有相當海量的信息,并且信息的獲取方式也相當的邊界,讓大學生的知識面與信息量都得到快速的增加,讓高校輔導員很難再依靠過去那種自身經驗知識與內部的優勢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一定的創新性。
3)工作缺乏耐力性。高校輔導員的日常工作內容多、雜、碎,承擔的責任重,心理壓力大,這也養成了一些輔導員在處理工作的過程中會產生負面的情緒,久而久之就會對其工作失去應有的耐性。尤其是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大學生的思想越來越多元化和復雜化,對傳統的教育方式越來越抗拒,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同越來越低,這些都讓輔導員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也對輔導員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1)合理優化高校輔導員隊伍,從職業化走向專業化。《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中指出:“鼓勵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讀相關學位和業務進修,長期從事輔導員工作,向職業化、專家化方向發展”。因此高校為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需要構建合理的高校輔導員隊伍,引進專業化輔導員人才,加強輔導員之間思想政治管理經驗的交流,定期舉辦研討和沙龍活動,使其在思想碰撞中產生新的思維。其次建立專業化思政培訓平臺,以此推動輔導員隊伍從職業化向專業化發展,提升輔導員的綜合能力。通過培訓交流、科研立項、進修考察等諸多形式,提升輔導員學習專業知識、提升思政能力的機會。最后高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斷提升輔導員的作用,將其思想政治學習成果與職業能力相關聯,督促輔導員思想政治理論學習,使其以良好的素養為引導,建立一支政治水平高、業務能力強、作風正派嚴的思政輔導員隊伍,繼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2)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點帶面創新思政工作發展。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優秀的校園文化能夠有效引導大學生接受價值關聯的熏陶。高校輔導員應抓好校園文化建設,一方面結合本校實情,以政治文化為靈魂、道德文化為基礎、學術文化為核心、文體活動為助推,深入開展校風建設,加強文化素質教育,精心設計校園文化活動,充分發揮微博、微信等網絡新媒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新陣地作用,指導學生社團發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功能,切實營造出理想信念堅定的校園文化氛圍。另一發面加強紅色基因文化融入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可進一步拓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紅色基因所承載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情懷、艱苦奮斗的精神內涵拓寬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理論支撐,全國各地多元的紅色理論包含著廣泛的紅色內涵和價值追求,為思政課堂提供了實物論證。因此高校輔導員應該利用紅色基因所帶來的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進一步創新高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實踐能力教育的方式方法,進而堅定青年學子的理想信念和陶冶他們的道德情操。
3)整合多方資源、完善保障機制,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
一方面高校應將專職輔導員及專職思想政治教師一起組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將教育資源予以多方整合,進而合理分配。并結合新時代大學生的特點創新管理理念,為學生打造良好的育人環境,使思想政治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從而將高校輔導員發展為一線教學者,為思想政治教學工作提供多樣的實踐平臺。另一方面高校應切實完善保障機制,維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利益,從不同方面加大對輔導員的關心,在實際工作中創造專業學習和崗位晉升的機會,注重輔導員隊伍的合理流動,不斷更新和優化輔導員隊伍。對于優秀的輔導員要大膽提拔使用,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在高校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
高校輔導員身處人才培養的第一線,應不斷地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真正意義上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