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林強
(浙江駿宏集團有限公司)
納稅籌劃顧名思義就是房地產企業在開展各類經濟活動前或者是尚未發生的納稅準備性工作。通過開展納稅籌劃工作,房地產企業可以在開展相關經濟活動之前,對相關經濟活動進行調整,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最大程度上規避稅收風險,降低稅收負擔。隨著近年來政府有關部門針對房地產出臺的調控政策越來越嚴格,加之建筑工程所采用原材料、人工成本不斷增加,房地產企業盈余受到很大的影響,而通過開展合理的納稅籌劃工作,可以幫助房地產企業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不過由于當前國家針對稅收的相關政策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加之房地產稅收又具有特殊性等諸多因素影響,導致房地產企業在稅收籌劃工作中面臨一定的風險。如若不對這些風險加以防范,那么不僅得不到理想的減稅效果,甚至會造成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給房地產企業發展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在房地產企業開展稅收籌劃工作時,由于種種原因會導致其面臨很多風險,這些風險之中,政策風險便是非常常見的一類。出現這類風險主要是由于房地產企業在制定稅收籌劃工作時,所采取的方案與最終實施時政府有關政策不相符甚至是相沖突,造成房地產企業無法按照預先制定的稅收籌劃方案開展相關經濟活動。此外,房地產行業發展迅猛,房價攀升極快,國家針對房地產行業出臺了一系列調控政策,用以引導房地產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房地產企業在稅收方面受到政策限制將會更大。加之,現階段我國市場經濟還不是非常成熟,稅收相關的法律法規仍有待優化與完善,所以稅收有關政策出現變動也較為尋常,如果稅收相關政策發生變化,那么房地產企業先前制定的稅收籌劃方案將無法正常使用,必須做出正確的調整,否則將會給房地產企業帶來一定的經營風險。
現階段,我國針對于稅收方面的政策變化相對較快,很多與稅收相關政策頻繁進行調整。加之稅收籌劃所制定的方案合理性主要是由稅務有關部門進行確認。但是房地產企業在制定相應的稅收籌劃方案時,如果站著不同的角度和立場,那么就會對相關政策出現不同的解讀和理解,如此一來,便很容易與稅收相關部門發生分歧,這些分歧在稅收籌劃工作中極易演變成法律方面的風險。如果房地產企業在解讀和理解有關政策時出現偏差,那么就很有可能造成稅收籌劃工作不合法,這對于房地產企業發展極為不利。
房地產行業作為市場經濟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其在市場經濟環境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且其行業特征十分顯著,例如:房地產經營對象具有固定性,經營業務具有廣泛性,運營周期長,資產負債率高,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房地產行業發展往往與該行業對于社會經濟發展做出的貢獻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其對于社會經濟背景的依賴相對較大,加之當前社會市場經濟環境變化頻率較快,這在一定程度上給房地產企業稅收籌劃工作帶來負面影響,從而給房地產企業運營帶來風險。此外,由于房地產運營周期較長、涉及資金較多,因此房地產企業極易發生資金鏈斷裂,進而威脅到企業正常運營。由此可見,行業方面給房地產企業稅收籌劃工作帶來相對較大的風險。
房地產企業在日常開展相關工作時,針對不同的階段,其所表現的狀態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進行稅收籌劃工作時,應結合不同階段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方案確定。不過在越來越復雜的市場環境之下,房地產企業在開展稅收籌劃工作時,必然會面臨很多風險,如發票、合同等帶來的風險,稅收籌劃工作稍有不當,便極有可能導致違法行為出現,嚴重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經濟效益。
一方面,房地產企業應該積極關注與之相關的政策變化,認真學習稅收方面的政策法規。由于我國正處于發展的上升時期,房地產企業在運營中所面對的市場經濟環境相對復雜、多變,加之稅法、政策在不斷優化與完善。因此,房地產企業應該結合實際情況,用最有效的方式幫助其財務人員了解、掌握稅務相關的新法規、新政策,提高財務人員規避稅務風險的能力和提高財務人員對于政策動態的敏感度。另一方面,當前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并不均衡,一些地區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制定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房地產企業在開展稅收籌劃工作,應該正確對待稅收優惠政策,不能曲解其用意,利用不合法手段騙取稅收優惠,應詳細了解稅收優惠政策,按照規定程序進行申請,以達到減稅目的。除此之外,應該慎重利用稅法漏洞進行避稅,應該堅持合理避稅,以避免由于非法避稅導致產生較大風險,給房地產企業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在房地產企業開展稅收籌劃工作中,其工作質量與相關人員能力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為了提高房地產企業稅收籌劃方案質量,最大程度上降低稅收籌劃存在的風險,為房地產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應加強對稅收籌劃工作人員的培訓,組織稅收籌劃工作人員學習,使其更好的掌握與之相關的政策、法規,正確了解政策調整意圖,科學、合理的借助稅收優惠政策進行減稅。再者,還可以根據房地產企業實際情況,在必要時聘請專業的稅收籌劃顧問,使其站在專業角度,對有關于房地產企業的稅法、政策、稅收優惠等進行研究與分析,從而提高企業稅收籌劃方案的可靠性與權威性。
一方面,房地產企業在開展稅收籌劃工作時應該加強溝通和交流。通過溝通和交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稅收籌劃風險。只有通過及時、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才能夠確保稅收籌劃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可行性,避免由于內部信息傳遞不及時、不細致導致稅收籌劃實施不理想。因此,房地產企業內部應該加強信息之間的互換,重視各部門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使全體工作人員對稅收籌劃有一個詳細、充分的了解。另一方面,房地產企業還應該積極與當地稅務機關進行溝通與交流,準確了解當地稅收政策,提高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在此基礎之上在開展稅收籌劃工作,以達到與當地稅務機關在稅法與政策解讀方面的高度一致,尤其是針對界限模糊不清的問題,更應該與稅務機關達成一致,從而最大程度地規避稅收籌劃風險,推動房地產企業發展。
一方面,房地產企業在運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進行資金籌集,在開展資金籌集時,選擇不同籌集方式,企業所要繳稅存在著很大的區別,例如,自我積累方式進行資金籌集所要繳納的稅務相對較大,而內部資金籌集則需要繳納的稅務相對較少,因此應根據自身情況與市場,進行綜合考量,科學合理的選擇資金籌集方式。另一方面,房地產企業可以通過選擇稅收壓力相對較小的對象,加大對其投資金額,以此來降低稅收成本。在開展稅收籌劃工作時,應該科學、合理地運行相關政策、法規,通過借助相關優惠政策進而實現減稅的目的。除此之外,在稅收籌劃方案方面,應該增加其靈活性,應更好地應對當前多變的稅收政策與稅法。在制定稅收籌劃方案時,應該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充分考慮未來政策可能調整的動向,實現稅收籌劃方案的動態化,提高其可行性,以實現房地產企業可持續發展。
總之,房地產企業在開展稅收籌劃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各類風險,房地產企業應該加強對風險的識別,積極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對風險加以規避,提高稅收籌劃工作質量,推動房地產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