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楠
(江蘇省崇啟大橋管理處)
在職培訓主要指企業員工在職期間,不斷總結學習的過程,符合現代企業的發展趨勢,對于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由此基于目前的高速公路發展現狀,管理者應組織開展更具科學性與實效性的在職培訓計劃。本文從在職培訓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必要性入手,并對其具體實踐措施進行舉例說明。
企業在職培訓的內容包含較多,不僅在于對員工技能的培訓,還包括業務內容總結、素質拓展實踐等,對企業管理有著促進作用。部分企業由于缺少在職培訓機制,員工的服務水平一成不變,長此以往,服務能力下降,且員工也會缺乏工作的新鮮感,不利于工作的開展進行。此外,缺少在職培訓的企業,在人員管理方面,容易缺少業務反省及總結這一環節,員工缺乏發現并改正問題的能力與意識,服務水平很難有所提升。由此,開展在職培訓,對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能夠起到推動促進的作用。
在對員工開展業務培訓的過程中,可以增設相應的素拓活動,既能緩解緊張的工作氛圍,又能培養員工的相互合作能力。對于高速公路而言,各路段之間也需要有相互合作的意識。每當面對突發情況時,需要及時有效地解決。由于高速公路工作的特殊性,一線生產崗位人員,其工作內容大多是在反復進行著,無法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難免會覺得工作沉悶枯燥。而定期召開的在職培訓,則可以很好地幫助員工相互之間進行溝通交流。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人們對出行過程中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且各類工具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逐漸加快,因此對于高速公路的各類崗位職員而言,也應做到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如對于公路養護崗位的從業者,最新的測量及檢測工具,較部分傳統工具而言,其工作效率提高了兩到三倍,這也意味著公路的維護時間更快。由此可見,不斷學習的重要性。另外,人們對于服務的需求也是在不斷變化,如現階段外國游客的數量在明顯增加,因此對于收費崗位的服務人員而言,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是非常必要的。以上需求,均可通過科學有效的在職培訓計劃來完成。這也要求管理者在制定培訓計劃時,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制定更加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案,進而提高在職培訓的作用。
勝任力模型是一種基于員工的各項條件及其表現,對員工與工作崗位的適配性,做出的一種評估模型,其使用價值在于可以使企業內的各類員工,投入到與其最適宜的崗位中。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還能夠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由此,在對員工開展在職培訓的過程中,應將崗位分派作為首要的工作任務,以便為之后的培訓計劃及方案的制定,打下良好的基礎。
對于高速公路管理單位而言,其所管理的部門有多類,包括收費服務、公路養護等。由此應結合勝任力模型,對員工做出分類,使其投入到最適合其發展的崗位中。可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設置相關的問題,并依據員工的反饋來對其進行分析,如人員性別、身高體重、對目前崗位工作的滿意程度、最向往的部門、性格條件及興趣愛好等,通過此類問題,可以大致了解員工的基本情況,隨后結合其崗位表現及工作態度,對所有員工進行分類。當然僅憑客觀的分析,可能與員工的主觀意見相互違背,管理者也需結合員工的意愿,進行分派。此外,對于各類部門培訓計劃的制定,均需由部門負責人與管理人員進行溝通后,才能進行計劃制定,如公路養護及故障排查部門的培訓內容,主要由各類技巧教學構成,此外員工的身體素質,也應得到一定的加強,以便能夠及時應對突發情況。而對于提供面對面的出行服務者,如收費人員,應將培訓重點側重于禮儀培訓、普通話水平提升、微笑服務等內容,培訓時間應以不占用員工的休息時間為原則。此外,責任意識的培訓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名工作人員均需要明確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避免因工作人員的疏忽,而出現工作失誤。合理科學的培訓計劃還應包括更多其他內容,管理者應積極思考,不斷總結,以期滿足出行者日益增高的出行需求。
在職培訓為各部門員工提供了溝通與合作的平臺,就企業發展而言,團隊化建設是必不可少的。高速公路管理單位下設許多部門,各部門職責雖各不相同,但相互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若不重視團隊建設,很容易導致公路管理出現偏差,在面對特殊情況時,很難及時、準確地對其進行處理。此外,合作意識的養成,能夠從根本上提高整體工作效率,緩解緊張壓抑的工作氛圍,增強企業整體的凝聚力,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備條件。例如,在進行專業知識培訓過程中,除安排專業講師進行知識與經驗的分析外,還可以增設現場互動答疑環節。參與培訓的員工可以將自己在工作中的遇到的問題或者自己無法理解培訓內容轉化為問題提出,講師和其他同事可以結合所掌握的知識、自身工作經驗與感受來進行解答。通過在職培訓的答疑環節,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員工對自身工作過往和當下所學知識技能的思考,相互解答、相互幫助的在職培訓氛圍還能夠增強工作團隊的凝聚力,協助每一位員工更好地成長。
除此之外,在加強團隊化建設的過程中,還可建設完整的培訓交流平臺,通過線上平臺的自我提升和交流,進一步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企業在搭建公司專屬的培訓交流平臺時,可設立三大基礎板塊,分別為在職培訓課程板塊、員工交流板塊、崗位知識自主學習板塊。在職培訓課程板塊搭建時,企業可發布崗位知識與技能的網絡課程,在規定的時間內由員工完成學習和考試;在員工交流板塊,員工可以選擇私密聊天和公眾評論兩種形式進行無工作障礙的交流,加強員工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在崗位知識自我學習板塊,企業或者員工可以自行上傳提升員工工作素質與技能的資料或論文,加強員工在企業發展中的參與感。通過三大基礎板塊地不斷協作,能夠為員工創造良好的交流平臺,進一步助力員工綜合素質的提升。
在職培訓的設置,對于企業發展而言是很有幫助的。但可能會給員工帶來一定的困擾,因為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作量。部分企業在開設在職培訓的過程中,為不影響日常工作,需要利用員工的休息時間,進行在職培訓,部分員工會因此產生消極心理,出現培訓缺勤等情況,這也間接導致培訓效率低下等問題的產生。由此,培訓也應設置一定的獎勵機制,以提高員工的主動性。
在培訓期間,培訓人需要依據每天的培訓內容,組織開展模塊測試。如對于負責收費業務的部門,需要依據員工的日常表現,進行量化打分,主要的評判依據來源于客戶反饋。若員工的日常表現分數較低,則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培訓,助其提升業務能力。此外,可為每次培訓中表現優秀的員工,進行積分獎勵,在季末或年末,管理者可參考員工的得分情況與實際業務表現,評選優秀員工。凡獲獎者,可給予一定的獎勵,能夠提升員工生活幸福感、獲得感和成就感。由此可很好的激發企業內員工的參與熱情,提高在職培訓的效果。
綜上所述,對于高速公路的管理而言,在職培訓應該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便進一步的提升高速公路整體服務質量,使出行者獲得更佳的出行體驗。在實踐過程中,可結合注重團隊化建設,為員工間的溝通交流提供平臺,增強凝聚力;也需結合勝任力模型,依據在職人員的特點進行工作崗位再分配,同時也需依據公司內部運營特點設置科學的獎勵機制,提高員工參與在職培訓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公路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