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彌
(山西省食品藥品檢驗所)
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現,思想認識落后、監督審計流于形式、管理機制不完善均屬于現階段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存在的普遍性財務內控管理制度問題,行政事業單位的運營經濟效益會受到這類問題的直接影響。為盡可能解決相關問題,正是本文圍繞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制度開展具體研究的原因所在。
在我國很多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思想認識落后的情況較為常見,由于未能正確認識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所具備的效力,且制度執行崗位缺失,財務內部控制各項工作的有效執行往往會受到影響。如行政事業單位同時缺乏統一的財務內部控制工作規劃,無法順利開展的財務內部控制工作將直接影響行政事業單位的運營經濟效益[1]。
在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內控工作中,相關活動需要由內部財務監督審計工作進行約束,通過事中全面控制監督工作,財務內部控制工作即可更好服務于行政事業單位。但在具體實踐中,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的監督審計工作存在不完全監督的情況,且主要審計模式以事后控制為主,這就使得內部財務審計工作整體執行主動性不足。受到專業指導標準的缺失影響,在監督、審計過程中,及時、有效的財務經濟事務也可能受到阻礙[2]。
圍繞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開展調研可以發現,存在漏洞的內部財務控制管理機制較為常見,財務內部控制管理制度運行往往會因此受到負面影響。在具體執行財務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很多行政事業單位未能采取針對性措施應對實際財務信息偏差,這種偏差將最終導致財務內部控制管理工作質量下降[3]。
為優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制度,基礎工作的強化極為關鍵。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基礎工作中,相關人員需結合單位工作性質,即政策性、財政性、嚴肅性資金運行模式,明確財務內控目標,以此保證財務工作中現金收入的安全穩定,針對性建立的系統銀行賬戶表也能夠為資金控制提供支持,后續檢測審計工作也可獲得依據支持。基礎工作的強化還需要關注財務月度報表的事先編制,以此結合實際開展動態化的修正審核,標準賬務與實際資金流動差異可由此得到有效監督。為更好開展相關財務內部控制工作,財務檔案信息的保存和利用也需要得到重視,以此深入結合財務內部控制機制規范、行政事業單位運行情況,即可更好確認核對關鍵財務控制節點與環節。以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收入審核為例,實際收入款項處理需嚴格遵循區域行政管理規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配合針對性的收費票據、退費等財務管理機制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制度優化的基礎即可進一步夯實。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工作來說,內部控制管理機制能夠提供相應保障,因此必須重點關注內控機制的完善。在具體實踐中,行政事業單位需結合市場競爭環境,強化自身內部的財務信息交流合作,為同時提升單位間的交流合作力度,還需要針對性建設財務網絡信息數據庫,資源交互效率可由此提升。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來說,為更好參與到財務內控管理工作中,必須強化思想認識,并結合單位實際,不斷更新自身財務管理理念,明確財務內控管理目標,深入研究財務內控機制,為全面分析控制財務內控管理工作,還需要引入崗位權責發生制的相關內容,財務內控管理工作可由此更好服務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各類決策。此外,還需要關注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培養,以此為財務內控管理機制的穩定運行提供保障,由此結合以人為本理念,設法提升財務工作基層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具體的崗位訓練應在不同時期開展,財務工作基層人員的綜合素質可基于階段性崗位訓練實現全方位提升。在開展培訓的同時,組織激勵體系的建立健全也不容忽視,該體系需結合財務管理內控制度相關內容,明確每一名財務人員的工作職責,輔以針對性服務意識和管理技能培訓、財務內控管理制度宣傳,即可保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基層人員均能夠擁有正確的財務內控意識,保證制度能夠更好落實。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內控管理機制來說,財務監督、審計工作能夠為機制的順利運行提供支持,因此管理人員必須加強對財務監督審計的重視,保證其更好發揮自身作用。在具體實踐中,行政事業單位需設立財務內部監督審計崗位,制定財務全面監督審計方案與監督檢查方案。在財務內部監督審計崗位的設立中,應關注崗位人員的法律條例素質、專業道德修養、業務素質水平培養,以此激發其服務意識,保障崗位更好服務于財務內控管理制度落實;在制定財務全面監督審計方案的過程中,需明確經濟事務檢查目標和頻次,以此及時發現、處理財務工作漏洞,并細化制定內部審計工作規范,這一過程需充分結合單位財務實際運行情況,各部門、各人員的財務審計監督任務也需要由此明確,通過高水平的審計機構定期審計、部門互相審計、自我審計,內部財務審計監督機制即可更好發揮自身效用;在制定監督檢查方案的過程中,必須充分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審計工作需求,同時需要在內部控制監督體系中引入定期財務審查與不定期監督檢查。通過完善財務內部控制監督審核體系,基層人員忽視財務內部控制管理的情況可有效規避,而為了保證該體系的順利運行,針對性的考核機制配置也不容忽視,通過科學合理的獎懲,即可更好保證財務內部控制目標實現。
除上述策略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制度優化還需要關注信息化內控管理體系的建設,信息化內控管理體系能夠提供數據支持滿足財務信息管理需要,同時有效提升財務信息資源傳輸效率,保證財務內控管理制度更好服務于行政事業單位。在信息化內控管理體系的具體建設中,行政事業單位需結合自身財務管理需求,充分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以此有機整合內部相鄰部門,遠程實時的內部財務信息監控可由此獲得支持,行政事業單位監督管理機構的工作可更好開展,通過詳細分析內部財務信息動態,行政事業單位信息化內控管理體系的真實效力也將得到更好保障。行政事業單位的信息化內控管理體系應以網絡信息財務內部控制系統為載體,該系統可降低財務內部控制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并提供大量內部財務信息數據,財務信息內控管理體系的高效運行可由此得到保障,日常信息管理控制工作強化也可同時實現。結合行政事業單位實際業務開展情況,應針對性設置財務信息管理崗位人員,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需結合財務信息管理崗位運行情況。為保證財務信息內部控制體系更好發揮自身效用,制衡措施的選用極為關鍵,以此保證相關崗位設置合理性、結合不同崗位人員工作職責,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提升即可獲得相關依據支持。基于財務信息內部控制機制,相關人員還需要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不同階段財務管理實際情況,以此全面分析信息系統的運行可靠性和安全性,采取相應信息管制措施,規避相關軟件風險帶來的影響。
綜上所述,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較高。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強化基礎工作、完善內控機制、優化財務監督審計、建設信息化內控管理體系等內容,則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財務內控管理制度建設路徑。為更好發揮制度效用。聯動制度的建設、財政財務管理內容的涉及同樣需要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