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琦
(海南政法職業學院)
高職院校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素質教育機構。由于我國素質教育的推廣,高職院校的入學門檻在不斷降低,從而導致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都在擴大招生,引發了生源質量不斷下降的問題,越來越多的高職畢業生“畢業等同于失業”。根據調查研究發現,在諸多企業與人力資源管理得到了信息反饋,高職院校畢業生出現就業問題并不是企業與市場需求量發生了變化,主要的原因是高職院校的畢業生缺少經驗,無法盡快適應企業與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高素質、高技能、復合型人才仍然是我國企業與市場的一大缺口。如何才能培養出符合我國經濟發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發展貢獻力量成為了高職院校所必須面臨的重要課題。
自從我國取消會計從業資格考核制度以來,相應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也被取締。會計專業上崗技術資格考試成為了作為對財務工作者的全新的考核標準。從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許多的用人單位對財務人員的錄用標準不僅僅需要對基本崗位的工作技能的需求,還需要會計專業的從業人員需要具備綜合職業技能素養,需要獨立進行會計稽核與審查。要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培養終身學習、學會與人合作以及溝通交流與信息反饋等諸多方法與能力,從而更好的為企業的財務工作服務。
2019年1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高職院校教育改革實施總則》。在文件中提到了“高職院校、技術型中職院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從業資格證書”也就是我們提到的1+X證書試點工作。
根據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優秀畢業生培養目標以及企業與用人單位的需要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畢業生智能財稅“1+X”證書需要會計專業畢業生在取得畢業證書的基礎上還需要通過會計初級職稱考核,在這樣的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必須對教育進行改革,從而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讓會計專業畢業生符合社會就業崗位的需要。
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到“高速發展、有序發展、健康發展”的全新秩序中,AI、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高新科學技術已經開始滲透到我國的各行各業中,在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例如:無人售貨超市、無人駕駛等,隨著智慧生活的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的財稅也發生了變革,智能財稅成為了全新的發展趨勢,滿足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
智能財稅是基于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AI)、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上對傳統財稅的生機與轉型升級的智能財稅的新形態。世界經濟的發展也正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進入到數字化的飛速發展。從未來第三產業的發展趨勢以及產業變革的發展規律闌檻,在未來智能財稅勢必會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影響著未來會計專業學生的畢業走向,更對會計專業的畢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9年1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高職院校教育改革實施總則》。在文件中提到了“高職院校、。技術型中職院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從業資格證書”。為了推動我國智能財稅產業發展人才的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標準與培養模式,我國高職教育學會聯合國內諸多企業建立了“中國職業教育智能財稅專業委員會”。我國國家教育部也在2019年將智能財稅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正式納入到“1+X證書制度”考試項目中。
信息化時代、智能技術作為導向的生產技術的變革與融合,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著變化,這對于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的開展也提出了全新的發展要求,對高職院校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動力。高職院校的發展目標需要更多的關注如何培養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需要更多的關注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通過對學生社會工作的職業技能登記證書的審查,更有利于增強對人才的培養,滿足企業的需要,實現培養復合型技術人才的需要,讓學生的就業渠道更廣泛,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
“1+X證書制度”是實現培養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的全新途徑,更是落實培養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基本方法,在實現素質教育與培養人才深化產教結合的“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一項重要的決策。X是職業技能登記證書,與國家級資格證書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其在應用領域、等級的劃分與作用都存在著許多不同之處,所以說,“1+X證書制度”與雙證書制度還存在著很大差異,是社會全新發展背景下的全新制度與政策,符合社會背景的全新人才模式培養的信訪室。職業技能登記證書采取擇優錄取的競爭性機制,可以有效的將產教融合,校企業合作進行融合,讓企業可以直接參與到對人才的培養中,更有效的培養企業發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1+X證書制度”的實行,可以充分調動全社會的教育力量參與到高職教育中,創新人才培養與綜合評價的新模式,讓教師、教材以及教學方法都在適應社會發展需要進行改革,讓整個高職院校與企業都能做到優化資源優勢,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深化教學改革,從而讓教學方式與“1+X證書制度”更有效的融合,進一步優化校企合作,讓高職院校的教學更具有活力。
目前,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課程設計中分為基礎課程、專業課程與選修課程三個板塊,會計專業的課程設計標準主要是培養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需要的專業型人才,更需要具備良好的誠信、愛崗敬業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人才,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著:財務管理、會計稽核、財務審查、稅收上報等需要崗位相關的知識技能,更好的為經建設搜服務。在課程標準的設置上大多數都仍然采取傳統的教育內容,無法反映出社會生產實際需要的新財會所需要要的技能,特別是缺少對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所應該學習的課程。畢業生在參加工作后都無法滿足大多數用人單位的需要,這也是導致許多高職院校畢業生在步入到工作崗位中無法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導致出現供求崗位矛盾出現的主要原因。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基礎薄弱,大多數高職院校編制的教學評價體系都沒有將會計專業的技術資格考試納入到必要考核中區。高職院校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素養以及動手操作能力,但是由于高職院校受到了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仍然采取筆試的方式作為考核的重要標準。在人才培養中仍停留在重文憑、輕能力的狀態中,高職院校的教育評價體系只看重學生的文憑,對于學生的能力無法掌控,這也就導致了畢業證書與技能等級證書雙證并行的制度沒有真正的落實。此外,目前在許多財政部門對會計職業等級制度實施的過程中初級會計資格證的考試內容包括著初級會計師實務、經濟法兩個基礎的科目。考試的目的是為了建立一個公平公正、合理的會計人才的篩選制度,讓會計從業人員可以更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與業務能力。但是通過考試的方式學生只是單純的能應付考試,而不具備相關的經驗,這也就讓考試失去了意義,無法真正的檢驗出學生是否具備合格的專業的理論水平與實際的能力。
智能財稅的基本邏輯需要遵循著:資金、業務、發票三個流向的一致性。業務的開展是起點,發票作為傳導,最終是上報稅收。智能財稅的工作需要實現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實現平臺與服務的融合。線上平臺需要智能財稅社會資源的共享平臺,實現智能化的會計服務,中小型企業的財稅工作與大型企業的財務外包服務都需要遵循著智能財稅一體化的信息采集、核算、評估的流程。包括著財稅問題的咨詢以及工商、執照等相關事務的咨詢工作,真正做到財稅工作的智能化。通過線上線下的有機結合,智能財稅的優勢才能更加凸顯,這要求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實現智能化的培養,更要滿足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更多的人才。
進一步落實好智能財稅“1+X證書制度”需要做好校企合作,為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以及具體的實踐相結合,這就需要開展教學平臺、評價體系以及線上數字化課程的開展,同時為學生開展在線咨詢服務平臺,提供資料給學生讓學生作為重要的參考。
“1+X證書制度”需要提高整體的師資力量水平,開展企業專家與校內教師相結合的方式,定期開展交流與討論,從而更好的制定統一的培養方案,讓學校培養出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人才,企業也需要為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培養復合型人才。
總而言之,智能財稅“1+X證書制度”需要學校與企業積極的展開合作,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要做好課程改革、完善評價體系,加快培養數字化經濟體制背景下的財會人員,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更好的為我國社會積極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