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彬
(河北省饒陽縣人民醫院,河北 衡水 053900)
護理工作似乎天生就為女生所設的職業。但隨著醫學科學與護理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男丁格爾”加入護理行業。由于受傳統思想及性別特點的影響,加之護士工作瑣碎、繁雜,人們會認為女性更適合承擔護士角色,從而導致男性選擇護理工作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和心理壓力[1]。
我國20世紀70年代雖然男性涉足護理行業,由于受“女護士一統天下”傳統觀念影響,導致我國護理行業中男性嚴重短缺[2]。臨床對男護士需求日益增加。目前,我國注冊護士224萬人,其中注冊的男護士有2.1萬人,約占1%[3]。可見,我國男護士還是很稀缺。
在傳統觀念看來,護理似乎天生就是女性的專利,女護士已經成為了護士的代名詞。護士在民間被視為“母親”,英文“n u r s e”可譯作“阿媽”。所謂“人言可謂”,傳統觀念和社會輿論對男護士的不理解,這些都給男護士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壓力。很多男護士不愿意透露自己的職業,甚至在醫院一些男護士也極力隱瞞和保密自己的護士身份,導致一些患者把男護士當成醫生的現象時有發生。
男護士由于自身性格的因素,自尊心強、好面子、愛沖動,粗心、對待患者不能像女性那樣溫柔,對逆境的心理壓力和負面情緒承受能力也較女性差,因而男護士進入到以女性為主的職業中是非常不易的,他們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和壓力。
部分醫院管理者片面的認為男護士擁有體力、生理、精力的優勢,使男護士長期處于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中。而男護士大多工作在急診科、重癥監護室、手術室這些高風險科室,快速的工作節奏和過大的職業風險使護士長期處于高度精神緊張狀態中。
2.3.1 護理操作不適感
男護士對于基本護理操作及專科護理操作如手術配合、PICC操作等有較高的興趣,但對于比較簡單的護理操作如晨、晚間護理、床單位整理等,會在操作中產生心理不適感。
2.3.2 護理工作無成就感,對未來缺乏信心
護士在普通人心目中就是從事“打針、發藥、服侍”等技術含量不高的工作,重治療輕護理的思想一直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不論收入、升職還是病人的尊敬和認可程度方面護士都處于下風。同時一部分患者及家屬對護士的謾罵、責備、以及眾多傷醫事件的發生,給男護士帶來極大壓力。
從社會著手,提高男護士形象宣傳力度,加強宣傳男護士在護理職業中的優勢,改變傳統觀念束縛,讓大眾了解、尊重男護士、接受男護士。
3.2.1 男護士要轉變自身觀念,確立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信、自離、自強。注意培養自己以積極情感為核心的心理品質、以良好職業道德為核心的職業境界,熱愛護理工作[4]。
3.2.2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男護士要勇于面對社會的偏見,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在面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壓力時,男護士要學會自我調整[5]。認識到自己的優勢,提高自己工作積極性。自我減壓,工作之余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適當的鍛煉。
3.3.1 創造有利于男護士身心健康的工作環境,消除性別歧視。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尤其是在晉升、學習、進修以及專科、專業學術方面給他們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
3.3.2 實行人性化管理模式,管理者應因才管理,建立醫院內部交流平臺、公休座談、聯誼會等多種形式給男護士創造一個交流、傾訴的平臺。
3.3.3 臨床管理中重視男護士地位,提高福利待遇。鼓勵男護士參加護理管理工作,發揮男護士的優勢。對工作積極、踏實的男護士給予適當的獎勵、表彰,增加男護士對護理工作熱愛。實行績效分配,確保多勞多得,已解決男護士的后顧之憂。
男護士做為一特殊群體,社會及醫院管理者應多關注他們,積極應開展宣傳教育,摒棄傳統觀念,提高廣大群眾對男護士認可;了解他們在心理、生理、工作、思想及需求,理解和尊重他們,改善醫院工作環境,提高男護士對護理專業認同感,也讓“男丁格爾”們充分實現自身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