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國宏
(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們措手不及。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高瞻遠矚、果斷決策部署全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階段性勝利。但這場疫情,對各行業沖擊都很大,尤其對中小微企業影響更大,有的已經停工停產,員工放假,有的已經關門歇業。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支持擴內需、助復產、保就業,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精準金融服務。為推動金融支持政策更好適應市場主體的需要,進一步疏通內外部傳導機制,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規模明顯增長、融資結構更加優化,實現“增量、降價、提質、擴面”,推動加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責無旁貸積極落實國家支持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政策措施,支持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解決融資需求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有效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作用切實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及《政府性融資擔保行業全力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該意見指出,不折不扣落實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信貸支持政策,安排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完善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加大對普惠小微企業延期還本付息的支持力度。對于疫情前經營正常、受疫情沖擊經營困難的企業,貸款期限要能延盡延。要結合企業實際,提供分期還本、利息平攤至后續還款日等差異化支持;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首貸、無還本續貸。鼓勵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建立風險定價和管控模型,改造信貸審批發放流程,深入挖掘整合銀行內部小微企業客戶信用信息,加強與征信、稅務、市場監管等外部信用信息平臺的對接,提高客戶識別和信貸投放能力,打通企業融資“最后一公里”堵點,切實滿足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建立政府性融資擔保考核評價體系,突出其準公共產品屬性和政策性,逐步取消盈利考核要求,重點考核其支小支農成效(包括新增戶數、金額、占比、費率水平等)、降低反擔保要求、及時履行代償責任和首次貸款支持率等指標,落實考核結果與資金補充、風險補償、薪酬待遇等直接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逐步提高擔保放大倍數,并將政府性融資擔保平均擔保費率降至1%以下;清理規范不合理和違規融資收費。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貸款中違規收費及借貸搭售、轉嫁成本、存貸掛鉤等變相抬高中小微企業實際融資成本的亂象加強監管檢查,從嚴問責處罰;建立健全貸款風險獎補機制,提供中小微企業貸款貼息和獎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資本補充等,以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完善風險補償金管理制度,合理設置托管對象、補償條件,提高風險補償金使用效率等一系列措施。
針對上述措施,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利用好國家優惠政策,積極配合銀行,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增信服務,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問題。
依據《財政部 工信部關于對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實施降費獎補政策的通知》精神,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要擴大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規模、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費率,并享受地方予以獎補激勵,可按規定享受擔保賠償準備和未到期責任準備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力爭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降低擔保費率至1%及以下,支持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問題,降低融資成本。
如:文化科技融資擔保公司通過華夏銀行推薦,為朝華出版社解決融資問題,降低融資成本。文化科技融資擔保公司了解到企業受疫情影響所面臨的困難,同時企業由于自身存在著經營規模較小,無實物抵押等因素,無法得到銀行的直接支持。文化科技融資擔保公司本著最大限度支持文化小微企業的宗旨,深入了解企業的運營和特點,為朝華出版社量身定制融資方案,積極為企業提供符合小微貸款條件的“文創保”產品。最終在華夏銀行-企業-文化科技融資擔保公司三方的積極配合下,朝華出版社在歷時不到三周的時間,獲得120萬元貸款資金支持,解決企業復工復產,渡過難關問題。
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在辦理中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時,積極探索建立快速審批通道,簡化業務流程,提高辦理效率。積極采用客戶信用承諾、銀擔線上盡調審查、容缺辦事等方式開辦業務。豐富“非接觸式服務”渠道和場景,為疫情期間企業提供安全、便捷、高效、可獲得的金融服務。
如:文化科技融資擔保公司在具體業務層面上,除了必要的審核流程和查驗環節外,其他均應簡化手續,由公司風險復審經理與業務部門指定的項目經理組成項目工作組,采取“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方式,優先受理及下戶盡調、優先操作、及時向公司反饋項目進展情況,無特殊情況原則上須在二周內完成項目審批全部業務流程。同時,業務部門及中后臺相關崗位人員,也應保持緊密協作、提高項目審批及操作效率。項目經理要切實負起責任,加強對在保企業經營情況和風險狀況的動態監測,保持高度關注,做到及時掌握,并認真配合風險管理部門共同做好保后分析工作。
考慮到中小微企業重資產較少,輕資產偏多的實際情況,實實在在的反擔保措施很少,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要降低反擔保措施要求,實際上是在為中小微企業做一個擔保的服務,為其增信。通過擔保,獲得銀行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
同時,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用足用活扶持政策,通過與國家擔保基金合作,與合作銀行等政策性業務聯動,享受銀擔分險、再擔保分保、減費讓利等扶持,降低自身風險。
引入“保險+金融”機制,有效緩釋融資風險。積極開展與保險公司的合作,引入知識產權保險,對擬辦理質押的知識產權進行投保,分散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風險,構建多方參與、風險共擔的擔保體系。在中小微企業融資出現風險時,由保險公司承擔一部分風險,從而降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融資過程中相比其他企業風險普遍偏高的問題。
按照國家有關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績效評價體系,強化正向激勵,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聚焦支小支農主業、切實降費讓利的要求,更好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增信作用,調整對政府性融資擔保的盈利考核要求,重點考核在實現保本微利的前提下支農支小成效,落實盡職免責要求。著力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回歸擔保主業、聚焦支小支農、降低擔保費率、拓展業務規模,有助于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要依次為契機,及時調整公司的發展戰略,聚焦擔保主業,服務小微和三農企業,落實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積極爭取財政部門資本金補充、風險補償、補貼、獎勵等資金支持。
最近,北京市文化改革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新出臺的《北京市文化產業“投貸獎”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文件,主要是為北京市文化企業提供增信,同時給予金融機構一定獎補,推動金融機構“能貸、敢貸、愿貸”機制的形成,從更深層次破解小微文化企業的融資難題。同時,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與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北京銀行等16家金融機構簽署首批金融機構出資意向協議書,建立了風險補償機制,鼓勵繼續扶持北京文化產業,持續助力北京文創企業的發展,在北京市文化產業融資服務體系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針對疫情期間,開辟監管服務通道,加大項目對接服務力度,及時對中小微企業在保客戶進行保后監管,深入了解企業復工復產的業務模式、產品和服務創新情況,風險保后部門加強指導,主動服務,快速推進,持續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增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