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 燕
(山西省呂梁市孝義市失業保險管理中心)
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是會出現失業的情況,這主要與市場經濟運行的規律有關。失業者無法在失業期間獲取收入來源,那么就有可能造成家庭收支不平衡,最終就有可能造成一些社會管理問題。因此就需要著重加強失業保險制度的建設,能夠為失業人群提供一定的經濟保障,幫助失業人群再就業,提高了社會發展的穩定性。
總體來看,由于國外一部分國家在市場經濟建設方面比較早,也已經取得了比較豐富的經驗。在社會失業保險制度覆蓋范圍方面,也已經走過了較長的發展時期。失業保險制度很大程度體現在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與社會救助體系、自愿型的失業保險體系以及社會救助體系等眾多方面。還有一部分國家采取多種保障制度共同結合的方式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失業情況,有效地提高了失業者的生活保障效果。在失業保險的覆蓋范圍方面,也正處于不斷擴張的進程中。在不同的國家擁有不同的失業保險覆蓋范圍,總體來看,經濟越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往往具有更大的失業保險覆蓋范圍,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則在這方面的資源投入比較少,覆蓋范圍相對來說也比較狹窄。
在失業之后,必須要能夠滿足相關條件之后才能夠滿足失業補償金發放的標準。例如在德國,針對失業保障條件方面,規定了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如果公司出現了破產,就可以支付短期轉移津貼。并且在惡劣情況下,建筑工人被迫因為天氣原因停止工作,收入也暫時中止,因此就可以發放惡劣天氣津貼。并且還給予了自主創業的失業者一定的創業津貼,有效地激發了德國失業人士的創業熱情。在不同的國家或者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不一致,這樣就使得具體的失業保險相關條件具有較大的差別。獲得失業保險有利于失業者能夠滿足一定期限的就業損失,以此來降低經濟損失。
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是根據失業者在發生失業行為之前,一定時間期限內的平均收入水平來確定相對應的受益水平。在具體的衡量標準方面,還受到家庭收支狀況的影響,這樣就能夠更好地維持失業者的正常生活狀態,避免因為失業造成生活質量的大幅度下降。例如,一些國家還參考了失業者需要贍養的老人數量以及需要撫養的子女數量等,以此來確定具體的受益時長。
總體來看,在失業保險制度建設方面,世界各國基本上都考慮到了失業保險和其他社會保險體系之間的立法銜接問題。這樣能夠更好的避免出現管理空白的情況,使得所建立起的社會保險體系更加完善。例如,失業保險制度和養老保險制度就可以進行有效的銜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根據失業者過去一段時間所繳納的養老金的基數來確定失業保險的受益金額。
當前我國市場經濟不斷高速發展,有效地激發了市場活力以及社會生產力。在這種狀況下,社會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失業問題。這種情況與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有關,也有可能與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有關。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每位從業者都不可避免的會受到一定的失業風險。因此,就應當盡量擴大失業保險制度的覆蓋范圍,更好地確保社會的和平穩定。要能夠使更多的特殊就業群體納入到失業保險的范圍中,更多的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影響,例如自然氣候變化的影響,這樣就使得失業者能夠獲取到一部分資金來維持家庭的正常運轉,也能夠利用一部分失業保障資金來再次就業。
失業保險制度的建設也應當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社會的就業,并且有效地預防失業。建立起多元化的失業基金體系,更好的提高失業者的受益水平。在促進就業的過程中,也要加強專門的職業培訓投入,使得失業者能夠根據自身的意愿來參加技能的培訓,并且在此期間可以發放專門的職業培訓津貼,確保失業者能夠在培訓期間滿足生活各項開支。鼓勵失業者自主創業,這樣不僅有利于解決失業者自身的問題,還能夠進一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減少失業量。在此方面,德國做出了較強的制度示范,能夠針對創業者提供六個月的創業起步津貼,等到企業能夠正常運轉之后,還能夠再次獲得九個月的津貼。在面向企業方面,如果企業能夠有效地解決社會失業問題,并且有意愿聘請就業困難的人員,國家就能夠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提高了就業率。
失業現象的出現與企業的裁員具有一定的關聯,在企業發展處于低谷的時期,就有可能出現裁員的情況。一部分歐洲國家可以動用失業保險基金來給予處于低谷時期的企業一定的補助,并且積極倡導企業能夠縮短工人的每日工作時長,盡量減少裁員的情況。并且由社會的失業保險基金來給予一定的技能培訓補貼,鼓勵企業能夠加強針對員工的技能培訓,這樣有利于提高員工的職業競爭力。在中國臺灣地區擁有子女照護需求的受益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申請停薪休假,這樣就不至于解除原有的雇傭關系,等到自身子女照護需求得到解決之后,可以再次就業。
通常來說,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來確定失業保險的受益水平。一旦受益水平設置的過高,就會導致失業者喪失主動尋求就業機會的意愿,產生了一定的負面激勵影響。但是如果收益水平設置的過低,那么就無法滿足失業者個人收支的需求,有可能使失業者陷入嚴重的生活困境。通常世界各國的做法主要都參考了失業前的收入狀況,并且兼顧失業者的收支狀況以及所處的失業期限等,這樣有利于獲得更加合理的失業保險受益水平,激發失業者主動尋求工作機會的意愿,降低長期陷入失業狀態的風險。
要能夠通過失業保障制度更好地實現對就業困難群體的保護。給予這部分群體更多的就業機會,特別是女性群體、年輕人群體、殘疾人群體、老年人群體等,都處于職業競爭的劣勢地位。加強就業困難群眾的保護,有利于促進他們的正常就業。例如,可以針對殘疾人群體提供企業招聘補貼,針對女性群體提供育嬰假津貼和家庭照顧津貼。這樣就使得所建立起的失業保險制度在某種程度上向社會弱勢群體傾斜,實現對就業困難群體的利益保護。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也需要進一步擴展就業困難群體的劃分范疇,更好地發揮對社會困難就業群體的保護作用。也要進一步實現失業保險制度和其他社會保險體系之間的良好銜接,建立起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社會保障體系。
在失業保險制度覆蓋范圍方面,要合理借鑒和參考國外相關制度體系。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的失業保障制度覆蓋范圍相對來說比較寬廣,整體顯得這種也比較完善。但是由于這些國家的社會背景存在較大的差異,與國內的實際情況不盡一致。因此就需要根據社會發展的狀況以及已有的社會保障制度模式進行深入的研究,要更多的參考基本國情。這樣才能夠全面的發揮失業保險制度的效果,更好地維護失業者的各項權益,滿足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對當前的失業保險制度覆蓋范圍可以進行適當調整,不斷的擴充一些新的內容。特別是隨著國內經濟條件不斷提高,更加全面都會社會失業人群提供更加高質量的失業保險服務也已經勢在必行,具備了絕佳的歷史發展機遇,相關資源也已經比較成熟。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整個社會經濟結構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因此就需要重新優化收益條件,判斷失業者是否符合失業保險制度的享受范疇。例如,即使某一位職工因為各種原因而失業,但是由于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物質條件比較優質,并且具備較強的職業競爭力,能夠在失業之后的短時間內迅速就業,因此也不應當給予這部分群體失業保障。也要更多的參考失業者的具體職業特征,根據失業者的職業發展狀況進行靈活的調整,確定出可行性更高的收益內容。避免一部分人可能出現惡意套取失業保險資金的情況,也應當要更加嚴格的審核相關信息,避免一些虛假材料導致失業保險資金被浪費的情況。要積極參與社會調研,更多的考慮到當前社會發展的狀況以及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這樣才能夠有利于確定出可行性更高的失業保險受益條件以及具體的內容。
失業保障制度的實踐必須要加強和社會企業之間的合作。要能夠通過失業保障制度來有效地對企業雇傭的情況進行監控,這樣能夠提前發現可能出現大規模裁員的情況。通過給予企業一定的補貼來確保企業能夠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員工的技能培訓,這樣不僅提高了企業職工的技能狀況,還能夠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達到雙贏的效果。企業也可以有效地參與到失業保險制度實施的過程中,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政府可以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扶持,更好地做好失業保險制度的建設。
本文對國際對比下對國內失業保險制度覆蓋范圍進行了優化研究,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需要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狀況來適當擴展失業保險制度的覆蓋范圍,更好地發揮促進就業的作用,全面提高整個社會的就業水平,減少失業人口,確保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