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瑩
(濟南市血液供保中心)
在我國事業單位改革工作的深入推進落實下,其在經濟發展中也應當從以往只重視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轉變為同時關注環境保護、經濟效益等諸多方面,促進事業單位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本研究可為事業單位明確未來經濟發展方向,全面優化經濟核算成效,提供相關理論參考依據與實踐指導幫助。
習近平總書記在包括黨的十九大在內的各大會議上,反復多次強調在新時期下,我國各行各業及各領域均需要主動樹立起科學發展觀,堅持黨的正確領導,以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根本目標。因此本文認為,事業單位未來經濟發展與經濟核算的發展方向同樣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具體來說,可持續發展指的就是包括社會、經濟以及文化、資源等方方面面實現相互協調、共同發展。在事業單位中,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經濟發展指的就是一種建議在保護資源環境基礎上,將促進單位經濟發展,提高單位經濟效益規模為重要前提,旨在全面提升事業單位經濟發展質量水平的發展戰略[1]。而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事業單位經濟核算指的就是將經濟核算與保護自然資源環境進行有機整合,即在保留傳統經濟核算方式與核算內容的前提下,將環境保護以及資源消耗成本加入其中,通過深入分析事業單位經濟、資源與環境的內在關聯性,從而確定最佳數值用以對事業單位實際經濟發展程度,以及受經濟發展影響,自然資源環境所受到的污染與破壞程度進行真實反映。要求工作人員在實際開展經濟管理、經濟核算等工作時,需要同時關注單位自身經濟發展情況與環境污染問題。
雖然我國在長期推行落實改革開放政策下,國家經濟發展速度日益加快,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發展成果。但隨之而來的環境污染與破壞問題也越來越多,其嚴重程度也正在逐漸加劇。為有效協調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我國提出可持續發展理念。也決定了未來事業單位經濟發展與經濟核算方面的發展方向。事業單位作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其通過將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自身經濟發展以及經濟核算的目標和方向,不僅有助于促使事業單位深化改革工作,加快經濟發展模式轉型,實現經濟核算方式與核算成效的全面優化。同時也有利于事業單位加強對現有各項資源的優化整合與充分利用,通過不斷轉變自身傳統落后的發展理念、工作理念與工作模式,從根本上避免出現資源能源無端浪費的情況,實現事業單位經濟發展與經濟核算,和自然資源環境保護協調發展,使得事業單位能夠有效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最大化的目標,真正獲得可持續發展。
在以可持續發展作為事業單位未來經濟發展與經濟核算方面發展方向下,需要事業單位在經濟發展與經濟核算管理中,主動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以便能夠為事業單位各項經濟核算與管理工作的正常、規范開展,提供堅實可靠的參考依據?;诖?,事業單位需要充分立足自身實際,在嚴格遵循新會計準則等相關規定要求下,依托其在經濟管理與經濟核算等方面已經制定的相關管理規程,對其各項管理內容、管理標準等進行深入細化[2]。如事業單位應當主動利用其各項傳播媒介,包括官方網站、微信工作群、內部公告欄等,積極在全單位加強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與經濟核算理念的宣傳,使得全體工作人員均可以明確二者的未來發展方向,并能夠主動配合相關工作人員,自覺完成各項經濟核算與管理工作。在此基礎上,事業單位還需要對各崗位工作人員,在可持續發展下的經濟決算、經濟管理工作中應當承擔的責任與義務進行統一明確。通過將責任制引入其中,使得事業單位一旦出現經濟決算錯誤、經濟決策決議不合理等問題,可以及時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的經濟管理制度中,各事業單位還需要主動在經濟核算與經濟管理范疇中,加入環境與資源保護方面的相關內容,并要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嚴格遵循既定的各項管理制度與管理規定,由此保障事業單位經濟決算與管理工作更加規范、標準。
在當前的事業單位經濟核算中,核算人員往往只關注與事業單位經濟發展有關的各項財務指標、會計數據等,未能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與有效保護給予相應的重視。而為了能夠有效實現事業單位經濟核算的可持續發展,令其整體經濟核算質量水平可以得到顯著提升,同樣也需要事業單位根據自身實際,積極對其核算理念與核算方式進行轉變與優化。例如事業單位可以在設置環境賬戶的基礎上,在其與現有經濟賬戶間增設流量賬戶,并嚴格依照相關規定要求對其進行規范編制。該賬戶主要由實物流量與混合流量兩種類型的賬戶共同構成,旨在對事業單位在經濟發展當中,消耗的各種來源于自然環境的資源總量、生態投入與各種直接排放至自然環境中的污染物和殘余物。用以對事業單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間產生的實物流量關系進行客觀表述[3]。配合使用事業單位中的各項經濟核算表,從而構成經濟環境之間流量的混合核算。除此之外,事業單位也可以專門針對自然環境資源保護增設與之相關的支出及各種交易賬戶,并對其進行規范編制。使得事業單位中的各項傳統經濟活動能夠與自然環境資源保護與管理相互分離,真正實現單獨核算,從而可以更加真實、準確地反應事業單位中各項有關于環境資源保護活動的支出,以及影響自然環境的各種經濟成本,包括環境稅與環境補貼等等。考慮到在事業單位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應的環境資產如土地資源以及各種自然資源,均有可能隨時出現相應變化。因此在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事業單位經濟核算中,相關工作人員也需要針對環境資產建立相應的賬戶,用以對單位中各項資源環境存量及其實際變動量進行準確核算。
未來我國事業單位的經濟發展與經濟核算在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不斷轉變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有必要盡快轉變其被動、保守的工作理念,適當降低其對于自身工作實踐經驗的高依賴性,有意識地將各種先進信息技術手段及相關配備,引入至事業單位經濟核算管理工作中。進而在有效提升單位經濟核算與管理效率,保障其具有較高工作質量的同時,減少對土地、紙張等資源的使用,從而達到綠色環保、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效果。例如筆者所在單位通過積極對現有的各項優勢資源,包括局域網、計算機設備等進行集中整合與充分利用,而后將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以及云計算技術等多種先進信息技術,配合使用數據庫等專業性極高的工具軟件,建立起覆蓋單位各部門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在該系統中,包括經濟核算人員、管理人員在內的各部門工作人員,可以實時進行溝通交流,互相傳輸、共享關于事業單位的各項經濟數據、財務會計信息等,為單位科學完成經濟決算以及科學制定各項經濟決策決議提供真實可靠的參考依據。不僅如此,系統中接入的智能數據采集裝置、傳感器等也將自動采集單位各項經濟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自然環境資源利用等方面的信息數據,由數據庫軟件對接收到的各種信息數據進行分類匯總和妥善存儲后,依托大數據技術等對其進行深入挖掘分析。而后直接將分析得到的結果傳輸至管理中心,使得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快速、準確地完成事業單位各項經濟活動中,各類資源環境實際存量及其變動量,正確把握事業單位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資源保護間的實物流量關系,從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經濟決策決議,為事業單位實現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事業單位的經濟發展與經濟核算在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大量專業優質人才作為基礎支撐。因此事業單位也應當高度重視加強對該方面先進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力度。例如筆者所在事業單位,定期組織經濟核算及管理人員參加相關專業培訓教育,使其能夠不斷系統學習各種先進工作理念、決算方式方法,從而有效改善當前事業單位經濟決算現狀。不僅如此,單位還利用現有的員工績效考核制度,通過將經濟決算及其管理人員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認知程度、工作創新能力、工作態度等一并納入至考核范疇中,并將考核結果與員工的切身利益相掛鉤。利用此種方式,在有效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引導其不斷加強自我學習與自我提升下,也有助于事業單位為實現可持續的經濟發展與經濟核算培育更多高素質、專業化人才,構建起龐大的人才團隊。
綜上所述,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未來事業單位的經濟發展與經濟核算均以可持續發展作為其主要發展方向。因此事業單位需要充分立足自身實際,在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要求,準確把握可持續發展基本內涵的基礎上,主動建立健全相關經濟管理制度,并通過積極使用各種先進技術手段及相關設施設備,不斷對事業單位經濟核算方式進行優化。在重視培育更多高素質、專業的優質人才下,使得事業單位的經濟發展水平與經濟核算質量均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推動事業單位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