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冬梅
(廣西壯族自治區退役軍人培訓中心財務部)
事業單位在我國,一般都帶有公益性質,實現國家設置某種功能屬性的單位和集體。由于它不隸屬于政府機構,因而國家根據現實需求,對這些單位進行財政補助,一般有全額撥款,差額撥款或不撥款允許收費經營等管理模式,當前,不同的事業單位對本單位實行的會計核算有著不同的要求。都要求嚴格遵從財政部的規定,根據單位現實針對性地采取企業財務管理和純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可見我國相當多的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是不徹底的企業化財務管理。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趨向企業化管理的原因,既有其內在因素問題,也有外在因素的問題。
首先是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影響,近年來,世界經濟一體化,經濟全球化日益緊密。這就倒逼我國相關財經、稅收政策,也必須跟得上形勢發展需要,去除那些不合時宜的規章制度。現代企業制度已經被證明是當前經濟發展一個科學的管理制度,因此,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許多事業單位跟隨時代需要,趨向企業化轉變,導致其管理和經營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單位財務資金管理好壞,對承擔著是支撐事業單位的企業化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它將為公司的經營帶來鮮活的能源和動力,因此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好壞直接會影響事業單位企業化的發展。
其次新技術革命帶來的影響。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新興技術不斷應用,財務管理也越來越趨向借助信息技術進行管理,使得財務管理越來越趨向信息化,數字化,精細化方向發展。這些發展促使事業單位必須與時俱進,緊跟新技術的腳步,才不至于被時代拋棄,慢慢落伍。
首先我國目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在配套改革方面依然滯后,無法滿足當前不斷變革的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在財務管理上表現的尤為明顯,在許多新支付和消費形式面前,舊的財務管理方面已經顯得嚴重滯后。
其次事業單位由于本身發展需要,比如人員擴充,或者由于社會服務需求變化等方面影響,需要及時跟緊時代發展需要,特別是我國諸多方面已經市場化,因此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向企業化財務管理轉軌勢在必行,這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時代的要求。當前國家根據發展的需要,事業單位可以實現企業化經營管理,明確今后發展方向為:將逐步減少或停止撥發后續經費的,事業單位必須自主經營,自付盈虧,建立核算系統。可見,自身變化發展,也需要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實行變革。因此事業單位要想順應發展,必須從制度上做好頂層設計,樹立企業化經營管理理念,依照企業財務管理思路,以本單位發展為目標,豐富和完善財務管理手段,科學深化財務管理方式。
當前,我國大多事業單位,普遍存在的財務管理問題,主要是管理人員企業化經驗不足,企業化管理不科學,管理方向不明確,管理理念不清晰。主要表現為:
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在企業化管理過程中,由于自身綜合能力問題,在改革過程中,多多少少地存在很多一些問題,諸如管理形式化,管理精細化,管理科學化等方面和企業化管理依然有滯后現象。企業化管理需要更為考慮成本,更多考慮發展,而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則更注重不出問題,維持在一個穩定性上。由于存在諸多不足,諸多亟需改進方面。
在經歷企業化經營的轉變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方式和管理目標也面臨著轉變。以前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財務管理工作只考慮資金財產安全,資金開支是否合規,而在企業化財務管理不但要兼顧事業單位財務在經營中的滿足社會公益性質問題,還要注意經濟發展如何實現適當盈利問題,既要馬吃草,馬還能跑,既要適當盈利,保證單位正常運轉,有要兼顧社會公益,這中間的度很難把握。因此無形中工作負擔和壓力就會加大,對財務人員的要求也就更加嚴苛。
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必須改變原來僵化的財務管理制度,在結合本單位現實情況的基礎上,采用企業化財務管理,這就造成兩種財務制度具有沖突又有兼容的一面。總體上制度不但要去處先前管理制度不合理部分,彌補先前管理上的缺失和漏洞,還有在財務崗位設置,人員安排,內部控制監督機制,風險應對各個環節上加大管理力度,讓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與當前單位的企業化發展相協調,是當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點。
財務預算管理,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具有企業計劃、協調、控制、激勵、評價生產經營等功能,是一種可以綜合貫徹企業戰略方針的機制。在事業單位尚未企業化管理之前,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僅僅考慮資金預算是否穩妥地滿足需求即可。然而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財務預算的地位和影響力更大。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不但要考慮企業資金合理與否,還要考慮未來預期是否穩定,能夠抵御風險來襲。因此要正確處理好長期預期和短期需求的關系。
財務風險意識對于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很重要,忽視它會導致單位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境地,有時候甚至導致企業面臨滅頂之災。因此加強風險意識是所有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部門人員必須要上的一門實踐課。
事業單位存在的價值是其具有國家需要的公益性質,這一根本性質堅決不能變。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沒有適當的盈利,事業單位無法正常運營。因此要提倡科學合理原則,通過建立一整套指標量化的經濟效益指標體系,實現對事業單位財務的有效管理。讓馬能吃好草,又能跑得好。
財務管理作為事業單位的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在事業單位走向企業化道路上,采取科學管理,尤其是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實行企業化的精細經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科學管理需要財務人員在思想上具備管理的科學化,系統化,能用發展的眼光,去分析財務問題,重視市場,加強內部控制,提高管理效率;在管理方法上能充分運用定性定量分析,學會運用科學預測手段。在管理手段上學會運用先進的電子技術,信息技術,推進財務管理的電子化步伐。
3.2.1 設置合理、統一的會計科目
事業單位在向企業化管理的有關會計科目設置問題,需要有一個過渡期和正式的過程。在此過程,要結合本單位的現實實際情況,需要設置一個合理和統一的會計科目。這些會計科目必須合理地遵循國家財經和稅務制度要求,符合單位管理現實。
3.2.2 固定資產管理核算滿足現代企業管理要求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一直是一個重要的財務管理課題,先前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經歷企業化管理后,如何科學地,符合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固定資產管理理念,需要財務人員對固定資產進行既能滿足單位需要,有可以充分體現其價值損耗。
3.2.3 建立合理的成本經營模式,形成風險管理優先理念
財務企業化管理需要充分考慮成本核算問題,通過成本核算,做好財務未來規劃,通過成本核算,對未來可能存在的風險作出預估,同時作出規劃和安排。事業單位在市場競爭中,一旦缺乏應對風險和危機的能力,在殘酷的市場競爭面前,有可能會面臨滅頂之災。
3.2.4 加強財務人員學習培訓,提高財務管理素質
由于長期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很多財務管理人員管理意識還停留在原先模式上,對企業化管理一時還無法適應,諸如成本管理,風險管理,市場競爭等管理意識,要讓財務人員的管理意識,管理理念跟上企業化管理步伐,需要加強財務人員的學習和培訓,使其擺脫過去長期存在的沒有規劃開支,沒有成本管理意識,沒有利潤概念,沒有市場競爭意識的現狀。提高財務人員自身管理素質,使其具備扎實的技能和專業功底,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對于事業單位經濟管理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隨著我國經濟制度,財稅制度,金融制度等方面不斷深入,我國事業單位的財務企業化已經深入人心,相關改革和實驗正在逐步展開,因此,當前遇到的諸多問題必須把握事業單位的服務公益原則,服務社會原則,在財務管理上也應如此。在開展實際操作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環節上的不足,全面整改。同時要嚴格遵守財政撥款管理規定,注意引導領導人員和財務管理人員的思想意識并且加強財務管理職能培訓,令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能夠向著更科學、更合理的方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