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葉偉
(阜陽職業技術學校)
企業中進行正常的稅務會計工作對我國的整體稅收工作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它能夠對我國正常開展稅收工作起到保證作用,同時使企業的資源分配得到合理化保證。因此,企業應對稅務會計工作提高重視度,對相關稅務工作進行得當的處理,最終提高稅務工作在企業中的工作效率。
企業稅務會計工作主要負責的工作內容是統籌性的對企業財務進行管理,依據國家頒布的相關稅法制度和政策,在借助會計相關知識和工具的基礎上,對企業需要按期繳納的稅負、稅額的計算進行管理。企業的稅務工作還應在按時繳納國家規定的稅負的同時,還要對相關政府部門的稅務工作進行檢查或為企業在審計時提供審查依據等。
(1)對企業進行各種活動時的資金流通情況進行記錄,對企業各項資金流轉和運用情況進行核查,檢查其是否符合國家的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實時掌控企業相關的財務運行情況以及定時定期的繳納公司需繳納的稅費,當相關部門對企業進行檢查時能夠提供合理、有效的稅務相關依據。
(2)對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及時了解,相應的制定符合企業經營規范的稅收方案,防止企業在經營過程出現偷稅漏稅的情況,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降低企業的稅務成本和稅務風險,保證企業在經營中的稅務工作得到保證。
(3)根據國家頒布的相關會計法律和會計準則進行正常的企業稅務工作,在為企業稅務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的同時,使企業經營的稅務工作和法律法規有效結合,保證企業稅務工作合法有效的進行。
2.2.1 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提高
企業妥善的實施稅務會計工作能夠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為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項籌資、投資、分配活動提供基礎保證。企業的管理層進行決策時也能最大限度的減少一些決策上的失誤行為,充分的將資金進行合理分配,較少不必要的資金浪費。在降低企業在稅收方面成本的基礎上,使企業獲得更多的效益,積極的促進企業在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2.2.2 使企業的資源分配更加合理化
在企業中從事相關稅務工作的人員,能夠通過對稅務專業知識的把控將企業的稅負在保持合法狀態的前提條件下,將其納稅的金額盡可能減低,同時使稅負處于較高水平的經營活動風險降到最低。通過一系列合法前提下的把控行為,為管理層在決策時提供一個繳稅的臨界點,管理者根據這個臨界點來調整決策方案,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取得最大限度的優惠和支持性政策,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企業的稅負壓力降低,更為合理的對企業的人力、物力等資源進行分配,提高企業對資源方面的管理效率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對企業整體的管理起到促進作用[1]。
企業管理層要對企業的會計制度和核算方法進行及時調控,如不及時調整將會對企業稅務會計的計算過程和稅務調控過程產生影響。一些負責稅務會計的工作人員在處理企業稅務時,還沒能夠完全掌握處理相關業務活動的方法,在工作過程中極易產生偏差,稅務會計的科學合理性難以得到保證,稅務的核算過程也會因此缺乏準確性,從而致使產生一系列的稅務問題。
在企業中,稅務會計是隸屬于企業整體會計工作的一部分,并不是完全獨立于其他部門的一個單獨部門。而且在企業人員調動的情況下,稅務會計工作的內部控制和管理過程也存在許多問題,企業內部權責不分離,財務工作人員沒有對各自負責的工作進行明確清晰的有效分工,導致了企業不同部門、不同職責的員工權力和責任混亂不清、交叉負責現象的出現[2]。這種情況下企業在財務方面的監督管理作用無法完全的應用于企業的工作中,企業財務工作的監督力度也無法得到保證,最終導致了企業稅務會計工作的真實性效果產生偏差。
我國部分中小企業都沒有對負責稅務工作的部門進行單獨的設置,因此企業稅務會計工作的獨立性不是很高,在各種部門的控制下各種稅務活動行為都會受到限制,向其他部門傳送、收集資料的過程也會受到各部門的限制,甚至還有可能出現部門不配合工作的現象。同時基于受控狀態下的稅務會計工作,對其他部門實施的資金監督作用也無法正常的發揮,這時相關稅務部門發布的稅務報告也無法取得其他部門的肯定,管理層也因此不會對其予以重視[3]。
以上闡述的使企業稅務會計產生工作效率不高、核算過程準確度不高、監督核查力度不夠等問題的情況,增加了稅務會計在企業中發揮應有作用的難度,增加了企業相關稅務問題方面的風險。
大部分企業負責稅務會計工作的人員都是從原任的財會人員中挑選出來的,其業務能力和專業素質以及對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準則的掌握度遠遠不如經過專門培訓的稅務會計人員。
一些企業對稅務會計工作人員的培訓制度不夠完善,這些從業人員在業務、核算及相關項目處理上還處于不熟練的階段,不僅會使企業稅務工作的完成效率降低,還會給企業增加稅務方面的風險,從而給企業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
4.1.1 專業能力提升
企業應對在職稅務會計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關于稅務業務認定、核算、申報、優惠等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工作,以提升在不斷更新稅收政策的國情下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企業還可以安排部分優秀的稅務會計工作人員進行外出交流學習,建立更為健全的工作獎懲機制,積極的創造適合稅務會計人員工作的環境和條件,從而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為企業創新、開拓的能力。
4.1.2 自身專業道德素養提升
在企業負責稅務方面工作的會計人員,需不斷在工作的同時,增強自身對稅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對自身負責的工作做到符合程序、符合法律法規,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完成相應的稅務工作,以保證企業稅務會計的合法于合理規范性。
企業要明確本單位稅務工作具體的負責人,最好使其明確到個體工作人員,當企業出現稅務問題時能夠及時找到對應的負責人員,并在最短時間內及時找到補救措施。增強企業中每個稅務會計工作人員的責任感,有助于提升企業對員工的績效管理[4]。對績效管理評價的體制要進行及時的完善,將工作任務中的責任具體到每個工作個體,再對其績效進行完整的記錄、考察和公示,切實的反映每個稅務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績效。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實行財務管理其最重要的一項原因之一便是通過財務管理來減少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繳納的稅負,同時在合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因此企業的稅務會計工作主要是在合法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合理的手段實現稅負規避,從而減少企業的納稅金額。
稅務會計工作人員對企業資金的流轉情況要進行實時的監督與掌控,將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的各項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并據此制定出能夠保持企業稅負平衡的稅務籌劃方案,通過制定出的方案更加靈活、合理的對企業資金進行調配,避免企業出現資金供應或是周轉困難的問題。
對稅務風險的降低,應在保證合法的基礎下,根據相關法律和規定合理的減少勞務費用或是在取得發票時在計算企業所得稅之前進行批列[5]。
企業的稅務會計工作人員還應依據國家稅法和相關政策的規定,有效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和未來規劃,制定出更為詳細的稅務籌劃方案以及更為詳細的實際操作說明,定期的向企業管理層出示要進行稅務調整的依據和方案,從而在政策方面更大程度的為減少納稅做出優惠,以達到最終減少企業稅負成本,增加企業經營效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