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麗珍
摘 要:博物館在研究、保護、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是一座集中展示畬族文化和民俗風情的博物館,除了向游客展示畬族的飲食與服飾、信仰與崇拜、文化與藝術外,也為畬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弘揚做出了巨大貢獻。目前,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多樣的挑戰。在這一背景下如何發揮博物館在研究、保護、發揚畬族傳統文化中的職能作用,成為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之一。文章從培養畬族傳統文化愛好者、提升畬族文化影響力等方面,提出了基于博物館做好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畬族傳統文化;觀賞性;數字博物館
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作為陳列、展示、宣傳畬族文化遺存的重要場所,是弘揚畬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陣地,是解讀畬族民俗的重要窗口,是具有影響力的畬族文獻資料展示中心,同時也是當地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做好畬族傳統文化收集、保護的前提下,博物館也嘗試組織開展多樣的活動,提升畬族傳統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致力于培養更多的畬族文化愛好者、傳承人,目前已初見成效。在“互聯網+”時代,探究博物館在研究、保護、發揚畬族傳統文化中各項職能作用的發揮,已成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1 博物館在研究、保護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作用
近年來,許多少數民族文化或是傳統民間藝術,由于保護不力或是“后繼無人”,已經永遠地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在培育文化自信和弘揚中華文化的時代背景下,博物館應當承擔起在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收集、保護、傳承、發揚等方面的應有職能。博物館的優勢在以下方面:首先,博物館內有著豐富、多樣的藏品,每一件藏品都是傳統文化的載體。以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為例,共有藏品6162件,類別有生產生活用具、畬族服飾、文獻、祭祀道場用具等,是人們了解畬族人文歷史,解讀畬族民俗的重要窗口。對于游客來說,通過觀看實物,能夠讓他們對傳統文化有更加直觀的了解,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興趣,進而自覺地參與到傳統文化的保護、弘揚中。其次,博物館為現代學者研究傳統文化、古代歷史提供了必要的素材。借助于博物館內珍藏的各類展品,讓我們可以對古代畬民的生活習俗、衣著服飾、文化生活等有更為全面的了解。無論是科研活動還是教育活動的開展,或是文化的傳播和弘揚,都能夠帶來積極的影響。
2 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的機遇和挑戰
2.1 迎來的機遇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群眾開始追求精神文化層面上的需求。而博物館作為集中展示文化與藝術的場所,自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雖然不像故宮博物院、浙江博物館一樣擁有較高的知名度,但是作為國內唯一一家集中、全面展示畬族文化的博物館,仍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前來參觀。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9年,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的參觀游客逐年遞增,這也為畬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提供了便利條件。與此同時,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還積極與企業合作開發各類文化創意產品,通過文創產品的贈送或銷售,既可以為當地企業增加創收渠道,又能夠借助這些蘊含畬族文化的文創產品實現文化傳播。從整體上來看,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在保護、傳承、弘揚畬族傳統文化方面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2.2 面臨的挑戰
畬族人民在歷史上創造了較為豐富和燦爛的民族文化,比如以《高皇歌》為代表的畬族文學,以“鳳凰裝”為代表的畬族服飾,另外還有畬族武術、獵神信仰等,構成了絢麗燦爛的畬族文化。但是由于畬族人口較少,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畬族青年開始走出世代居住的村子,畬族文化也向其他民間技藝及傳統文化一樣,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尷尬境地。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近年來加大了對畬族傳統文化的征集、保護力度,但是仍然有一些珍貴的技藝、文化失傳。在這種情況下,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的未來發展也面臨諸多的挑戰。如何用科學的方式方法讓博物館在保護與傳承畬族文化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使畬族文化之樹更加枝繁葉茂,已成為一項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
3 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研究保護發揚畬族傳統文化的策略
3.1 面向學生群體,培養畬族傳統文化愛好者
針對畬族文化傳承斷代的問題,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開展了“畬族文化進校園”活動,主要面向本地的中小學,旨在從小培養學生對畬族文化的了解與喜愛。例如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與本地教育機構聯合編研校本教材,在語文等學科教學中,穿插講解畬族傳統文化,增進中小學生對這些優秀文化的了解。另外,每年的寒暑假,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還會開展“小小講解員”培訓班,選拔喜愛畬族文化的青少年學生,在博物館中采用“邊學邊練”的方式,通過專職講解員的培訓,使他們對畬族傳統文化、博物館內陳列展品的信息有全面的了解,在這一過程中感受畬族文化的魅力;另外也讓他們嘗試擔任“講解員”工作,向其他來館參觀的游客進行講解。通過這種活動形式,培養一大批畬族傳統文化傳承人,保證畬族文化可以源遠流長地傳承下去。
3.2 組織多樣活動,提升畬族傳統文化知名度
隨著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游客數量的增加,如何利用游客的口碑效應,進一步提升畬族文化的知名度,進而吸引省內、國內,甚至是海外游客,已成為當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為此,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組織開展了多種有創意的新穎活動,通過提升游客的參觀體驗度,既可以對畬族傳統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又能夠提升畬族文化的知名度。比如甌江(特別是其景寧支流段)的青花石,質地堅硬溫潤,造型自然天成,畫面意境豐富,色彩分明,給人以厚重充實之感,是觀賞石中不可多得的好石種。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曾舉辦“奇石鑒賞活動”,將來自全國各地的奇石愛好者、收藏者聚集到一起覓石、玩石、賞石、論石,不僅提升了圈內影響力,對整個畬族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3 深化對外合作,提高畬族傳統文化影響力
除了重點做好畬族傳統文化的收集、保護工作外,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還積極踐行“走出去”戰略,面向全國進行畬族傳統文化的宣傳與弘揚。例如為慶祝景寧畬族自治縣成立30周年,在縣慶30周年暨2014中國畬鄉三月三活動期間,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在浙江自然博物館舉辦了“生態畬鄉·美麗景寧—慶祝景寧畬族自治縣成立三十周年生態文明成果展”,此次展覽全面、系統、真實地展示出畬鄉景寧優美的自然、悠久的歷史、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景寧人民為保護良好生態環境所付出的努力。在這一基礎上,以產業結構調整為契機,重點發展以“青山綠水”為主的生態旅游和以“畬族文化”為主的人文旅游,將旅游產業培育成為景寧畬族自治縣一項重要的支柱產業,在實現地方經濟發展和保護傳承畬族文化上達成統一,并相互協調發展。
3.4 創新管理模式,增強畬族傳統文化的觀賞性
近年來,在“互聯網+”的影響下,數字博物館成為一種新潮流,特別是隨著VR技術、全息投影技術的成熟,國內許多大型博物館也相繼開發和推出了線上展覽功能。對此,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也應樹立創新思維,重視信息技術應用,積極推進“線上”與“線下”雙線并行的發展模式。除了建立博物館的官方網站,對館內藏品進行展示外,還可以開通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與游客進行線上互動,可以通過這些新媒體平臺,接受游客的反饋意見,從而有助于博物館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另外,微博、微信、客戶端作為互聯網產品,本身也具有信息傳播速度快、覆蓋用戶廣等特點,在傳播、弘揚畬族文化方面也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
4 結語
時代在發展,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通過開展“畬族文化進校園”活動,以及其他以畬族文化為主題的展覽活動,利用“兩微一端”做好線上宣傳推廣,進一步發揮博物館在研究、保護、傳承、弘揚地方文化中的核心作用。公眾通過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這一重要媒介,能在古老的畬族傳統文化中汲取新智慧,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博物館必將成為大眾終身學習的重要場所。并且在此基礎上讓畬族文化能夠繼續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蔣京霖,徐怡夢.以現代工藝為載體宣揚中國傳統文化—基于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研究[J].大眾文藝,2020(2):143-144.
[2]秦一.虛擬現實技術在文物遺產保護和博物館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1):140-141.
[3]悅志華.新時代下的博物館如何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以晉國博物館為例[J].參花:下,2019(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