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金全, 何 攀, 蘇 松, 羅 斌,, 方 程, 李 波, 夏先明, 李玉偉
1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a.介入醫學部; b.肝膽外科, 四川 瀘州 646000;2 瀘州市人民醫院 介入導管室, 四川 瀘州 646000
肝細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診斷技術的發展及廣泛應用,不僅為微小肝癌高危人群的早期篩查提供了路徑[1],同時也為小肝細胞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HCC)患者早期臨床干預及獲得更好的預后提供了方法[2]。肝移植是SHCC治療的理想方法,它可以將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到75%~92%[3]。但由于供體短缺及費用昂貴,只有少部分患者能獲得這種治療[4]。
肝切除術和射頻消融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A)亦是SHCC的治療方法[5-6]。最近,由于腹腔鏡技術的更新和機器人平臺的批準臨床使用[7],微創肝切除術(minimally invasive hepatectomy,MIH)逐漸被證實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手術方法[8-9]。此外,與開腹手術相比,MIH在短期療效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且在長期療效方面與開腹手術相當[10]。與此同時,RA在安全性、成本效益及侵入性方面也顯示出其獨特的優勢,并且該技術可重復操作[5,11]。而在治療SHCC患者時,究竟應該采取何種方法對患者有利,目前仍存在爭議。
目前,對RA和MIH在SHCC治療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還沒有進行過大樣本Meta分析比較。因此,考慮到缺乏證據,本Meta分析的目的是系統回顧已發表的文獻,評估這兩種SHCC治療方法的長期和短期臨床效果,為臨床實踐提供參考。
1.1 文獻檢索 檢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中國知網數據庫、萬方數據庫和維普數庫從建庫至2019年8月關于比較RA和MIH治療SHCC患者的臨床對照研究。英文檢索詞包括:radiofrequency ablation,ablation,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aparoscopic,robotic hepatectomy,robotic,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resection,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epatocellular carcinoma,liver tumors;中文檢索詞包括:射頻消融,消融術,腹腔鏡肝切除術,機器人肝切除術,微創手術切除,小肝癌,肝細胞癌,肝臟腫瘤。
1.2 納入標準 (1)符合原發性肝癌的診斷;診斷依據為肝活組織檢查標本的細胞組織學證據,如果沒有活組織檢查證據,借助放射成像技術,包括超聲造影、計算機斷層掃描和磁共振成像診斷;(2)比較RA與MIH治療SHCC已發表的對比研究;(3)HCC診斷符合米蘭標準;(4)主要的門靜脈/肝靜脈分支沒有被侵犯,而且肝外沒有轉移灶;(5)沒有接受過經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常規手術、化療或其他抗腫瘤治療;(6)納入研究至少包含以下結果之一,短期結果包括: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總體并發癥發生率;長期結果包括:1年和3年的總體生存率、無病生存率和局部復發率;(7)本研究無語言限制,中文研究限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1.3 排除標準 (1)嚴重的門靜脈高壓;(2)病理上合并有膽管癌、混合肝細胞癌或肝轉移;(3)個案報道、摘要、會議報告或者實驗論文;(4)沒有全文,同時從摘要中不能提取有效數據的研究。
1.4 數據提取 2位評價者獨立進行文獻檢索、資料提取并進行質量評價,如遇到不一致的情況,則通過雙方討論或征求第3位評價者的意見。對于沒有均值和標準差的定量數據,如果無法從作者處獲得缺失的信息,則采用基于中位數、范圍和樣本量的均值和標準差估算方法進行計算[12-13]。
1.5 質量學評價 對隨機對照試驗研究的方法學質量評估,采用Jadad 量表[14]進行評分,分數≥ 3分表明該隨機對照試驗是相對高質量的研究。對非隨機對照試驗研究的質量評價均采用紐卡斯爾-渥太華量表(NOS)進行評估,該量表已被廣泛用于非隨機研究的質量學評價中[15],其對納入研究的質量評分,主要包括3個方面:研究對象的選擇、研究群體的可比性和結局評估。NOS最高評分為9分,如果分數>5分,表明該研究方法質量較高。
1.6 統計學方法 對所納入的文獻采用 Revman 5.1 軟件進行數據合并及處理。對研究中的連續性變量及二分類變量分別采用均數差(MD)及比值比(OR)為效應指標計算合并值及95%可信區間(95%CI)。并用Mantel-Haenszel檢驗法對研究進行異質性檢驗,以I2表示各研究之間的異質性。若I2≤ 50.0%,表明各研究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1),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若I2>50.0%,則表明有統計學異質性(P<0.1),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明顯的臨床異質性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處理。發表偏倚則通過漏斗圖來判別是否存在發表偏倚[16]。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檢索結果、納入研究特征及質量學評價 通過系統的檢索,最后本Meta分析納入7項回顧性隊列研究[5-6,17-21],共包括737例患者。文獻篩選流程詳見圖1。納入研究基本特征及質量學評分見表1,納入的研究NOS評分均>5分,因此,均為高質量研究。
2.2 Meta 分析結果
2.2.1 短期療效的比較
2.2.1.1 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 5篇研究[5-6,18-20]報道了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異質性檢驗提示各研究間存在異質性(手術時間:I2=100%,P<0.01;住院時間:I2=52%,P=0.08),選用隨機效應模型。結果顯示,RA組手術時間(MD=-206.57,95%CI:-387.28~-25.86,P=0.03)及住院時間(MD=-4.02,95%CI:-4.94~-3.10,P<0.01)明顯短于MIH組(圖2)。

表1 納入研究基本特征及質量學評分
注:RCS,回顧性隊列研究。
2.2.1.2 術后總體并發癥 6篇研究[5-6,18-21]報道了術后總體并發癥。異質性檢驗提示各研究間不存在異質性(I2=15%,P=0.32),選用固定效應模型。結果顯示,RA組總體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少于MIH組(OR=0.31,95%CI: 0.20~0.47,P<0.01)(圖3)。
2.2.2 長期療效的比較
2.2.2.1 1年和3年總體生存率 5篇研究[5-6,19-20]報道了術后1年和3年總體生存率。異質性檢驗提示各研究間不存在異質性(1年:I2=0,P=0.79;3年:I2=0,P=0.76),選用固定效應模型。結果顯示,2組術后1年生存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RA組術后3年總體生存率明顯低于MIH組(OR=0.55,95%CI: 0.36~0.84,P<0.01)(圖4)。
2.2.2.2 1年和3年無病生存率 4篇研究[5-6,17,19]報道了術后1年和3年無病生存率。異質性檢驗提示各研究間不存在異質性(1年:I2=37%,P=0.19;3年:I2=0,P=0.58),選用固定效應模型。結果顯示,MIH組術后1年無病生存率(OR=0.63,95%CI: 0.41~0.98,P=0.04)和術后3年無病生存率(OR=0.51,95%CI: 0.34~0.74,P<0.01)均明顯高于RA組(圖5)。
2.2.2.3 局部復發率 6篇研究[5-6,17,19-21]報道了術后局部復發率。異質性檢驗提示各研究間不存在異質性(I2=0,P=0.53),選用固定效應模型。結果顯示,MIH組術后較RA組具有較低的局部復發率(OR=1.87, 95%CI: 1.31~2.68,P<0.01)(圖6)。
2.2.3 術后敏感性分析和發表偏倚評估 異質性檢驗分析結果提示在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比較上,各研究間存在明顯異質性,采用逐一排除單項研究的方法對結局指標進行敏感性分析。結果顯示,所考慮的任何參數或異質性水平的OR或MD的方向或統計意義均無變化。對術后總體并發癥進行漏斗圖分析,結果顯示漏斗圖中6個點在漏斗圖兩側分布對稱(圖7),提示不存在發表偏倚。
本研究分析結果顯示,2組間1年的總體生存率沒有顯著差異,而術后3年總體生存率MIH組的明顯高于RA組。同時,在平均隨訪時間內,RA組的局部復發率較高,術后總體并發癥更少,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更短。
一方面,在正常情況下,SHCC患者很少在確診后1年內死于本病,且該病的復發往往對SHCC患者的生存率有緩慢的漸進影響[22]。值得注意的是,復發可以通過重復RA、肝切除或經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治療,所有這些治療措施都可能影響生存率[23-24]。在目前的Meta分析[25]中,發現了局部復發在RA治療后更頻繁。此外,根據Rhim等[25]的研究,RA在肝消融術中的應用受到多種因素的限制:(1)消融體積的限制;(2)部分腫瘤由于位置危險,手術技術上不可行;(3)散熱器效應,即臨近大血管的散熱作用,可能對消融產生負效應。因此,本研究結果可能是由于SHCC腫瘤消融不成功、散熱效應或腫瘤鄰近肝臟存在靜脈侵犯所致。此外,RA治療的安全范圍比MIH治療的安全范圍小;在MIH中,通常會切除整個包含腫瘤的節段,這樣對原發腫瘤就可以進行徹底的清除。同時任何潛在的顯微病變和癌癥栓塞的部位都可能被完全清除[26]。因此,這可能解釋了為什么在MIH中局部復發率較低。
另一方面,RA作為一種微創治療方法,通過產生高頻電流,在保留正常肝實質的同時,引起肝組織離子震動和熱能轉化,從而引起深部熱損傷[27]。整個操作過程中,不需要全身麻醉。大多數接受經皮RA治療的患者只需要住院2~3 d,甚至可以當天出院[28-29]。因此,RA治療可以獲得更少的并發癥、更短的手術時間和更短的住院時間。
此外,本研究也存在以下局限性 :(1)筆者只檢索了公開發表的中英文文獻,可能導致一些以非中英文發表的文獻未被納入;(2)在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分析中發現了納入研究的異質性,因此,本研究使用了隨機效應模型,這可能削弱結果的證據;(3)分析結果可能會受小樣本量研究的影響。
綜上所述,當前證據顯示,在SHCC的治療中,RA可以獲得較好的短期效果及安全性,但長期效果差;而MIH可以獲得較好的長期效果,但短期效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