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娜娜
乳腺癌是臨床上一種嚴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呈發病上升趨勢,而且年齡呈年輕化發展。對乳腺癌進行早期診斷,可防止腫瘤細胞的轉移,可降低復發率對促進女性健康意義重大[1]。乳腺癌的確診病理學檢查是金標準,病理學檢查是有創檢查,所以在臨床上不能做為乳腺癌的常規檢查方法,隨著影像技術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影像學檢查成為了乳腺癌最常用的檢查手段,影像學檢查對乳腺癌的早期診斷是患者獲得良好治療效果和降低疾病致死率的關鍵所在[2]。彩超、鉬靶X 線對乳腺癌的診斷有無創、操作簡便、價格低廉優點,是臨床上診斷乳腺癌的常用的檢查方法,但彩超和鉬靶X 線對乳腺癌的診斷各有優缺點,本院對乳腺癌患者聯合彩超和鉬靶X 線進行診斷,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 年12 月~2018 年7 月收治的120 例手術治療的乳腺癌患者為觀察對象,120 例患者均為女性,年齡29~77 歲,平均年齡(44.71±10.77)歲,51 例患者于體檢中發現,69 例患者觸及無痛性腫塊,出現乳頭溢液等癥狀來院就診時診斷,其中左側發病54 例,右側發病66 例。所有患者手術前均行彩超及鉬靶X 線進行檢查,經定位穿刺病理或者術中術后的病理確診為乳腺癌,單個病灶直徑<2 cm。患者在入院前均未進行過放療、化療以及其他治療。120 例乳腺癌患者中,黏液癌23 例,浸潤性導管癌38 例,髓樣癌21 例,浸潤性小葉癌24 例,導管內原位癌14 例。
1.2 方法
1.2.1 彩超檢查 患者取仰臥位,雙臂上舉,自然放于頭部兩側,以充分將乳腺及腋窩暴露,先觀察雙側乳腺外觀皮膚狀況:有無增厚,局部凹陷,橘皮征及潰爛等,將探頭放置于乳腺表面,以乳頭為中心進行順時針,放射狀掃描,順序為外上象限,外下象限,內下象限,內上象限。進行多層次,多切面的檢查。注意觀察小葉,導管形態,觀察導管是否擴張,注意病灶的位置、大小、數目、邊界、包膜、血流、鈣化等情況,觀察周圍淋巴結有無腫大,回聲情況等,同時觀察乳腺深淺筋膜以及韌帶情況。彩超診斷乳腺癌的征象為形態不規則的低回聲區,邊界不清晰,可呈毛刺狀,蟹足狀或者是分葉狀改變,內部回聲不均勻;低回聲區域可見微小強回聲光點,縱橫比≥1;低回聲內部及其周圍血流豐富;具有高檢出率,呈高速高阻型。
1.2.2 鉬靶X 線檢查 患者取站立位或是坐位將乳房及腋下位置充分暴露,對雙側乳腺軸位,斜位進行攝片,如有需要增加側位攝片。對患者乳腺腺體類型、病灶形態以及大小、數目、邊緣情況進行細致的觀察,觀察有否鈣化灶,導管是否擴張以及乳頭、乳暈及腋窩淋巴結的情況。鉬靶X 線檢查乳腺癌的診斷標準有直接征象與間接征象,直接征象為小于臨床觸診的腫塊,危限性致密影或者是結構扭曲、高密度、邊緣不規則,有分葉或毛刺狀;有簇狀分布排列的不規則細砂粒樣,顆粒樣,混合型鈣化影等。間接征象為皮膚增厚,局部凹陷,乳頭內陷,血流增強,導管變粗以及腋下淋巴結腫大等。
1.3 觀察指標 比較彩超、鉬靶X 線及彩超聯合鉬靶X 線診斷準確率,并比較彩超與鉬靶X 線對超微細鈣化及血流信號檢出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彩超、鉬靶X 線及彩超聯合鉬靶X 線診斷準確率比較 彩超聯合鉬靶X 線對乳腺癌診斷準確率95.0%高于單一應用彩超的83.3%及單一應用鉬靶X 線的80.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0 例患者彩超、鉬靶X 線及彩超聯合鉬靶X 線診斷準確率比較(n,%)
2.2 彩超與鉬靶X 線的超微細鈣化和血流信號檢出情況比較 彩超對超微細鈣化的檢出率32.5%低于鉬靶X 線的59.2%,對血流信號檢出率80.8%高于鉬靶X 線的23.3%,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彩超與鉬靶X 線對超微細鈣化和血流信號檢出情況比較[n=120,n(%)]
乳腺癌是嚴重危害女性健康的臨床上發病率非常高的一種惡性腫瘤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飲食結構的變化,乳腺癌的發病率有逐漸上升趨勢,近年來乳腺癌的發病率居高不下,而且發病年齡越來越小[3]。乳腺癌早期無任何臨床癥狀,常容易被忽視,早期發現病例大多是體檢時發現,如出現臨床癥狀及體征,疾病大多已到中晚期,患者常常失去治愈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甚至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因此乳腺癌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患者的預后且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臨床較多的乳腺癌早期診斷方法中,最廣泛應用的是彩超和鉬靶X 線,彩超有操作簡單,可反復操作,具有無創,無輻射性,價格低廉的優勢。其利用不同組織的聲阻抗差異所形成的微小界面成像,具有組織分辨率好的特點,其對腫塊敏感性強,可以不受到腺體密度的影響,對乳腺與胸壁的解剖層次可清晰顯示,可以發現直徑>5 mm 的乳腺腫物,還可以顯示出與附近組織之間的關系,顯示出腫塊的血流情況,對囊性病灶非常敏感,對腋窩與鎖骨上淋巴結的診斷明顯優于X 線鉬靶,但彩超對微小鈣化灶的敏感性不強,不及X 線鉬靶,而且操作上對醫生水平,經驗要求高,對病灶定性診斷存在難度[5-7]。鉬靶X 線有操作簡單的優點,它可以清晰鑒別出乳腺內軟組織及密度的異常變化,對腺體內微小鈣化灶非常敏感,可以對直徑2 mm 的微小鈣化進行清晰顯示。對乳腺癌的診斷中鈣化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早期乳腺癌因瘤體小,密度以及邊緣不清晰,不易被發現,因此鈣化可以做為早期乳腺癌的診斷重要依據。X 線鉬靶對密度差異小的乳腺腺體軟組織分辨率較低,對<20 mm 的乳腺腫物不易發現,容易形成漏診[8-10]。
將彩超與鉬靶X 線聯合檢查可明顯提高對早期乳腺癌的檢出率,二者可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兩者可從不同方面反應病變特征,減小漏診率及誤診率。彩超聯合鉬靶X線對乳腺癌診斷準確率95.0%高于單一應用彩超的83.3%及單一應用鉬靶X 線的80.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彩超對超微細鈣化的檢出率32.5%低于鉬靶X 線的59.2%,對血流信號檢出率80.8%高于鉬靶X 線的23.3%,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于早期乳腺癌的診斷,彩超與鉬靶X 線各有優勢,若將二者聯合應用,可明顯提高對早期乳腺癌的診斷符合率,兩種檢查可取長補短,各自發揮合優勢,值得在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