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釗禹
心力衰竭為多種心血管疾病發展至終末期的常見表現,除此之外,感染性疾病、過度勞累、情緒激動也可影響個體心功能,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多伴有糖尿病、高血壓或缺血性心臟病,在上述疾病因素的影響下左室松弛收縮,舒張期僵硬程度增加,左室射血分數>50%,該病多見于65 歲以上老年女性且心瓣膜未發生器質性改變,若未及時行有效治療可致使心肌松弛進一步變緩[1-3]。本次研究為論證琥珀酸美托洛爾治療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應用價值,比較本院2018 年3 月~2019 年1 月36 例行常規藥物治療患者以及36 例常規藥物聯合琥珀酸美托洛爾治療患者相關心功能指標以及單位時間疾病預后情況,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 年3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72 例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按照臨床治療中是否應用琥珀酸美托洛爾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未應用琥珀酸美托洛爾治療)與實驗組(應用琥珀酸美托洛爾治療),各36 例。實驗組患者中男16 例,女20 例,男女比例為4∶5;年齡65~78 歲,平均年齡(70.12±3.12)歲;基礎性疾病:高血壓17 例,糖尿病5 例,缺血性心臟病14 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7 例,女19 例,男女比例為17∶19;年齡66~80 歲,平均年齡(70.21±3.34)歲;基礎性疾病:高血壓16 例,糖尿病5 例,缺血性心臟病15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本次研究參考我國2018 年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疾病分會制定的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相關內容,醫師結合患者入院后心電圖檢查以及其他輔助檢查結果,均判定患者符合射血分數保留心力衰竭臨床診斷標準,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在入院接受系統治療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符合醫學倫理會臨床研究開展要求。
1.2.2 排除標準 ①排除入院前服用其他治療性藥物患者。②排除未嚴格遵循醫囑用藥或中途轉院患者。③排除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存在認知障礙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利尿劑、強心劑,對于病情未有效緩解的患者給予血管活性藥物。
1.3.2 實驗組 患者在對照組常規給藥治療基礎上給予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100167)治療,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初始給藥方法、給藥量如下:1 次/d,23.75 mg/次。持續給藥2 周后緩慢增加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每次給藥劑量,最大給藥劑量應控制在95.0~190.0 mg/次。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入院時、治療6 個月后6MWT、NT-proBNP、E/A 以及 LAVI 等臨床指標。②比較兩組患者持續治療6 個月后疾病控制情況,參考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顯效:心力衰竭癥狀均消失,NYHA 心功能分級提升≥2 級;有效:心力衰竭癥狀明顯改善,NYHA 心功能分級提升1 級;無效:未達有效標準。疾病控制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入院時、治療6 個月后6MWT、NT-proBNP、E/A 以及LAVI 臨床指標比較 入院時,兩組患者的6MWT、NT-proBNP、E/A 以及 LAVI 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6 個月后,兩組患者的6MWT、NT-proBNP、E/A 以及 LAVI 均較本組入院時改善,且實驗組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單位時間預后情況比較 實驗組給藥治療6 個月后疾病控制率為94.44%,高于對照組的77.7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入院時、治療6 個月后6MWT、NT-proBNP、E/A 以及 LAVI 臨床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入院時、治療6 個月后6MWT、NT-proBNP、E/A 以及 LAVI 臨床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入院時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6 個月后比較,bP<0.05
表2 兩組患者單位時間預后情況比較[n(%),%]
進入21 世紀我國人口結構發生巨大改變,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快,老齡化趨勢逐漸加深,慢性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逐年攀升,絕大多數心血管疾病發展至終末期可致使個體發生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主要癥狀為呼吸困難、肢體乏力、下肢水腫、心慌、面色發紺,若心力衰竭未及時行有效治療可影響個體循環系統功能,繼而影響個體生命[4-7]。
近些年心內科醫學研究者發現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數正常,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的發生其病理基礎為左室心肌松弛,致使左室舒張末期硬度提高,降低左室收縮功能,左室心肌松弛可進一步降低左心房功能以及心室儲備功能,致使患者左室舒張期充盈速度以及左房容積明顯低于正常水平,左心房功能不全激活神經-體液系統,從而影響NT-proBNP 的分泌[8-10]。臨床研究發現BNP 多分布于大腦、脊髓、心臟等臟器組織內,其中心臟含量最高,因此NTproBNP 可作為判定個體心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臨床常用治療方式為強心、利尿等常規藥物治療,上述藥物治療可對機體交感神經系統造成長期刺激,從而下調心肌β 受體功能,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口服進入人體后可選擇性與心肌細胞β 受體進行結合,從而抑制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常規給藥過程中相關藥物造成的交感神經興奮過度以及血管收縮作用,增加左心室舒張末期容量,改善心肌順應性、缺血以及左室充盈情況[11-13]。
本次研究顯示,入院時,兩組患者的6MWT、NTproBNP、E/A 以及 LAVI 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6 個月后,兩組患者的6MWT、NT-proBNP、E/A 以及LAVI 均較本組入院時改善,且實驗組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實驗組給藥治療6 個月后疾病控制率為94.44%,高于對照組的77.7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綜上所述,對于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臨床治療中應用琥珀酸美托洛爾治療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