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曉艷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胃或十二指腸內容物向食管中反流,主要由食管下括約肌功能失調所致,對食管黏膜造成刺激,出現食管炎性病變情況,發病后以燒心、胸骨后灼痛、反酸為主要癥狀,老年患者發病較多,且考慮到老年人機體功能衰退,臨床治療難度較大[1,2]。針對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臨床以藥物聯合治療為主,但治療方案尚未完全統一,需結合臨床實際需求作進一步探究。鑒于上述情況分析,本文選定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為研究樣本,探究不同用藥方案的效果,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指導,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沈陽維康醫院2016 年1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2 例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分組法將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41 例。對照組中,男23 例,女18 例;年齡60~81 歲,平均年齡(70.33±3.76)歲;病程2~10 年,平均病程(6.11±1.46)年;分級:Ⅰa 12 例,Ⅰb 10 例,Ⅱa 13 例,Ⅱb 6 例。試驗組中,男24 例,女17 例;年齡59~81 歲,平均年齡(69.43±3.93)歲;病程3~10 年,平均病程(6.78±1.45)年;分級:Ⅰa 11 例,Ⅰb 12 例,Ⅱa 14 例,Ⅱb 4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莫沙必利(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110)聯合奧美拉唑(太極集團重慶涪陵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560)治療,莫沙必利口服,5 mg/次,3 次/d;奧美拉唑口服,20 mg/次,1 次/d,可每日晨起服用。試驗組給予莫沙必利聯合雷貝拉唑(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292)治療,莫沙必利用法用量同對照組,雷貝拉唑口服,10 mg/次,1 次/d,晨起服用,兩組均持續給藥2 個月。治療期間叮囑患者禁食刺激性食物,復查1 次/周,禁止應用抑酸劑、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和影響胃動力藥物。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判定標準分3 個等級: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胃鏡下食管黏膜檢查顯示恢復正常狀態,炎癥吸收;有效:治療后癥狀改善,食管黏膜炎癥減輕>2 級;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3]。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3 d 及治療30 d 后的典型癥狀評分,典型癥狀:胸骨后灼痛、反酸、燒心,按照癥狀炎癥程度高低分為3~1 分,滿分9 分,評分越低,癥狀越輕[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試驗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2.6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6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3 d 及治療30 d 后典型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前3 d,兩組患者的典型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0 d 后,兩組患者的典型癥狀評分均較本組治療前3 d 降低,且試驗組典型癥狀評分(3.67±1.13)分低于對照組的(4.87±1.06)分,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3 d 及治療30 d 后的典型癥狀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3 d 及治療30 d 后的典型癥狀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3 d 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30 d 后比較,bP<0.05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種消化道動力障礙性疾病,具體由胃或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到達食管所致,尤其膽汁和酸性胃液影響較大,對食管黏膜進行刺激,出現炎癥甚至糜爛情況[5-7]。目前臨床治療以藥物方式為主[8-10],主要目的為抑制胃酸并促進食管黏膜修復,但具體給藥方案尚未統一,尤其對于老年患者,其機體功能呈衰退趨勢,應選擇高效且安全藥物尤為重要。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2.6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6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3 d,兩組患者的典型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0 d 后,兩組患者的典型癥狀評分均較本組治療前3 d 降低,且試驗組典型癥狀評分(3.67±1.13)分低于對照組的(4.87±1.06)分,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原因分析如下[5]:針對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既往臨床治療經驗指出,單純給予患者抑酸藥物效果不盡理想,因此本次研究中采取聯合給藥方式,對照組給予莫沙必利聯合奧美拉唑治療,其中奧美拉唑起到抑酸作用,莫沙必利則是一種胃動力促進藥物,為一種5-羥色胺4 受體激動劑,作用于平滑肌,對黏膜下神經叢5-羥色胺受體起到選擇性激動消化作用,促使乙酰膽堿分泌,強化胃和十二指腸蠕動,強化排空能力,進而有效防止胃蛋白酶、胃酸和膽汁反流,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試驗組同樣使用莫沙必利,而將奧美拉唑調整為雷貝拉唑,療效及癥狀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雷貝拉唑是第二代質子泵抑制劑,可有效消化三磷酸腺苷(ATP),對H+/K+交換進行抑制,達到良好的抑酸效果,與奧美拉唑相比,其抑酸效果更為突出,且半衰期較長,抑酸作用更為持久,同時與其他抗炎藥物無藥理反應情況,藥物給藥后1 h 即可發揮藥效,適用于老年患者,此外藥物可對潰瘍面進行修復,并形成一層保護層,對胃酸、胃蛋白酶進行阻斷,避免其對食管黏膜造成持續刺激,與莫沙必利聯合使用發揮協同作用,強化抑酸及黏膜修復、保護作用,臨床應用價值較高[11-16]。
綜上所述,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治療中,采用莫沙必利與雷貝拉唑聯合用藥方案臨床效果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典型癥狀,使臨床癥狀逐漸減輕直至消失,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