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燕 李躍榮 趙冬冬 刁樹玲 李花 郭紀偉 馬寶新
(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1心內科,山東 濱州 256600;2腫瘤科;3濱州醫學院腫瘤研究實驗室)
表柔比星(EPI)是蒽環類化療藥物新的衍生物,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急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乳腺癌等多種惡性腫瘤。但蒽環類藥物化療的心臟毒性是累積性的,從而限制了許多晚期疾病患者的治療選擇〔1〕。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是一種糖蛋白,主要由成年腎臟產生。EPO已經被證明具有許多非造血功能,包括減少細胞凋亡,抑制炎癥反應,促進血管生成,加速組織功能恢復等。然而,EPO會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如增加血液黏度、升高血壓和引起血栓形成等,嚴重限制了其在臨床中的應用。EPO衍生物螺旋B表面肽(HBSP),它不具有EPO的促紅細胞生成素效應,避免了上述副作用,但具有與EPO相當的心臟保護作用〔2,3〕。本研究通過建立EPI心肌損傷模型大鼠,并給予EPO及其衍生物HBSP進行治療,驗證EPO及HBSP對EPI誘發的心肌損傷的保護作用。
1.1試劑 EPI購自海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rhEPO)購自昂德生物藥業有限公司;HBSP(純度>98%)購自上??齐纳锟萍加邢薰?;大鼠心肌肌鈣蛋白(cTn)I試劑盒購自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asepase-3和Bcl-xl抗體及羊抗兔多克隆二抗均購自武漢三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山羊血清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2動物分組及造模 健康Wistar大鼠40只,體重(280±20)g,雄性,由濟南朋悅實驗動物繁育有限公司提供,隨機分為四組。對照(CON)組、EPI處理(EPI)組:給予腹腔注射EPI 2.5 mg/kg,每周1次,共6 w,累積劑量15 mg/kg;EPI+EPO組:腹腔注射rhEPO 5 000 IU/kg,每周3次,分別為EPI給藥前1 d,給藥后第1天及給藥后第3天,共6 w;EPI+HBSP組:腹腔注射HBSP 60 μg/kg,給藥時間同EPO組。余均予以等量生理鹽水腹腔注射6 w,每組10只。于第11周處死大鼠。
1.3血細胞計數 大鼠處死前采集內眥靜脈血進行血涂片,瑞氏-吉姆薩染色,待干后即可鏡檢,采用中性樹膠固定。
1.4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 于第11周在大鼠內眥靜脈采血2 ml,3 000 r/min,離心5 min,分離出血清,取上清液保存于-80℃冰箱,使用ELISA試劑盒檢測血清中cTnI水平。
1.5蘇木素-伊紅(HE)染色 水合氯醛(3 ml/kg)麻醉大鼠后,經心臟左心室處插管灌注磷酸鹽緩沖液(PBS)和4%多聚甲醛,固定取心尖組織,經4%多聚甲醛溶液浸泡固定24 h,制成蠟塊,切片行HE染色,厚約4 μm。經脫蠟、水化、封片等HE染色操作后,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心臟組織病變。
1.6免疫組化測定 心肌組織經過4%多聚甲醛液固定、包埋、切片、脫蠟、乙醇脫水后,微波修復抗原,冷至室溫,3% H2O2阻斷內源性過氧化物酶,PBS洗,血清封閉后滴加一抗,Caspase-3、Bcl-xl濃度分別為1∶100、1∶200,放置4℃過夜,加二抗,滴加二甲基聯苯胺(DAB)顯色液,蘇木精復染、脫水、透明、封片。置于200倍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左心室心肌組織,并用Image Pro Plus6.0圖像分析軟件測定心肌組織中Caspase-3和Bcl-xl蛋白表達的平均光密度 (IOD/area),并進行統計分析。
1.7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t檢驗。
2.1各組血細胞計數比較 與CON組比較,EPI組大鼠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計數明顯減少(P<0.05),與EPI組比較,EPI+EPO組大鼠紅細胞計數明顯增多(P<0.05),白細胞及血小板計數無明顯變化(P>0.05),EPI+HBSP組大鼠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計數均無明顯變化(P>0.05)。見表1。
2.2各組血清cTnI水平比較 與CON組cTnI水平〔(659.57±28.28)pg/ml〕比較,EPI組大鼠血清中cTnI水平增加〔(1263.22±20.70)pg/ml,P<0.05〕。與EPI組比較,EPI+EPO組〔(884.83±23.65)pg/ml〕和EPI+HBSP組〔(755.55±20.67)pg/ml〕血清中cTnI水平下降,尤以EPI+HBSP組效果明顯(P<0.05)。

表1 各組大鼠血細胞計數比較
與CON組比較:1)P<0.05;與EPI組比較:2)P<0.05,下表同
2.3各組心肌組織病理學檢測 與CON組比較,EPI組可見部分心肌細胞水腫、呈空泡樣變性,心肌纖維斷裂,排列紊亂,呈灶狀或片狀壞死;心肌細胞間隙明顯增寬,間質中可見炎性細胞浸潤。與EPI組比較,EPI+EPO組及EPI+HBSP組上述形態學改變明顯較輕,炎性細胞浸潤有一定程度改善。EPI+EPO組與EPI+HBSP組差異不明顯。見圖1。

圖1 各組心肌組織HE染色(×200)
2.4各組心肌組織Caspase-3和Bcl-xl表達 Caspase-3及Bcl-xl蛋白陽性表達主要位于胞質,也有部分在胞質和胞核均著色,呈棕黃色。與CON組比較,EPI組大鼠心肌組織中Caspase-3蛋白表達顯著升高(P<0.05),Bcl-xl蛋白表達顯著降低(P<0.05);與EPI組比較,EPI+EPO組及EPI+HBSP組大鼠心肌組織中Caspase-3蛋白表達顯著降低(P<0.05),Bcl-xl蛋白表達顯著升高(P<0.05)。EPI+EPO組與EPI+HBSP組之間的差異不明顯(P>0.05)。見圖2、圖3,表2。

圖2 各組心肌組織Caspase-3蛋白表達(DAB,×200)

圖3 各組心肌組織Bcl-xl蛋白表達(DAB,×200)

表2 各組心肌組織Caspase-3、Bcl-xl蛋白表達
蒽環類是一種高效的化療藥物,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各種惡性腫瘤,但其心臟毒性是蒽環類藥物治療的一個公認的副作用〔1〕。急性毒性發生在治療過程中或治療后數天內,主要為心電圖的改變。慢性毒性發生在治療后數周至數年,多出現不可逆性改變,包括心肌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遲發性心臟毒性反應甚至可能出現于化療后多年之后,即使以低劑量給藥,據報道這些藥物也會引起進行性心臟功能障礙〔4~6〕。柔紅霉素、多柔比星(阿霉素)是兩種早期的蒽環類抗腫瘤藥物。EPI作為蒽環類藥物新的衍生物,并未表現出較強的治療效果和較低的心臟毒性〔7,8〕。這不但限制了在臨床中的應用,影響了治療效果,而且明顯影響了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
EPO是具有多效性的細胞因子,被廣泛用于治療腫瘤患者化療藥物誘發的貧血。研究顯示EPO可通過標準EPO受體降低腫瘤患者生存率〔9,10〕。然而,EPO會引起血液黏度增加、血壓升高和引起血栓形成等一系列副作用,嚴重限制了其在臨床中的應用。HBSP既保留了EPO的組織保護活性又避免了EPO的副作用。本研究通過建立EPI致心肌損傷大鼠模型,發現EPI給藥后大鼠出現骨髓抑制,表現為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三系降低,可以延續至停藥后。EPO可明顯促進EPI心肌損傷大鼠的紅系造血功能的恢復,這可能與EPO促進造血細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有關,而HBSP無刺激造血作用。cTnI在反映心肌損傷方面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及特異性,EPI給藥后大鼠心肌組織中cTnI明顯升高,給予EPO及HBSP干預后,大鼠心肌組織中cTnI明顯降低,表明EPO及HBSP可明顯減輕心肌損傷。
Caspase-3、Bcl-xl是與細胞凋亡密切相關的蛋白,其中是Caspase-3細胞凋亡信號通路中的關鍵蛋白酶,在細胞凋亡中起著中心環節的作用,是細胞凋亡的執行者〔11,12〕。Bcl-xl是Bcl基因家族成員之一,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阻止線粒體釋放細胞色素C起到抑制細胞凋亡的作用,從而阻斷上游Caspase蛋白酶的激活,抑制細胞凋亡〔13〕。本研究發現EPI組大鼠心肌組織中促凋亡蛋白Caspase-3 的表達明顯升高,抗凋亡蛋白Bcl-xl的表達明顯下降。給予EPO及HBSP干預后,大鼠心肌組織中促凋亡蛋白Caspase-3的蛋白表達明顯下降,抗凋亡蛋白Bcl-xl的表達明顯升高。
綜上所述,EPO及HBSP通過凋亡相關蛋白caspase-3、Bcl-xl的表達發揮抗凋亡作用,減輕心肌損傷,改善心功能,從而發揮心臟保護作用。但本研究未能闡明HBSP下調Caspase-3、上調Bcl-xl蛋白表達的具體信號通路途徑及作用的受體位點,有望進一步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