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對盆腔結核認識不足 多數盆腔結核患者無明顯自覺癥狀及體征,加之部分專科醫生對結核病缺乏認識與警惕,一旦發現盆腔包塊就急于手術,易造成誤診甚至誤治。
1.2臨床表現無特異性及診斷思維局限 盆腔結核臨床表現多不典型;婦科醫師對查體時觸及盆腔包塊和(或)盆腔觸痛者多考慮婦科常見疾病;盆腔結核實驗室檢查發現結核桿菌陽性率低,B超及CT檢查表現無特異性,尤其合并腹腔積液伴癌抗原125(CA125)升高時很難與晚期卵巢癌相鑒別,易誤診。另外,臨床上部分盆腔結核患者病情復雜,可能同時合并多種疾病,并發癥癥狀和體征掩蓋,加上未考慮結核病變,未選擇結核相關特異性檢查項目;或診斷思維局限,盲從上級醫院診斷,均可能延誤本病診斷。
1.3過分依賴醫技檢查結果 結核病主要檢查方式包括胸部X線、結核菌素試驗和抗酸染色等,盆腔結核多為血性播散形成的繼發感染病灶,許多患者發現盆腔結核病灶時常原發病灶已經愈合,故臨床常依據X線檢查陰性排除盆腔結核;盆腔結核表現復雜多樣,B超及CT檢查可顯示盆腔包塊、盆腔積液、腹腔積液、輸卵管積液以及腹膜增厚等病變,但B超檢查不能鑒別機化的結核組織和卵巢腫瘤,加之有時圖像受其他因素干擾及操作人員水平限制,使檢查結果出現假陰性。臨床醫生若診斷時過于依賴B超及CT檢查而忽略病史、臨床表現和其他檢查結果,易造成誤診。臨床上許多因素可影響結核菌素試驗檢查結果使結核菌素試驗出現假陰性。部分患者即使在結核活動期,結核菌素試驗仍可顯示為陰性,故不能因結核菌素試驗陰性而否定結核診斷。因此,醫技檢查方法檢出率不高也是造成盆腔結核誤診的原因之一。除卵巢癌,其他疾病也有CA125升高現象。盆腔結核患者血CA125升高,尤其高于300 U/ml時,易誤診為卵巢癌。
1.4未行相關醫技檢查 腺苷脫氨酶、抗結核抗體及結核DNA等檢測對診斷結核病變有重要臨床意義。腹腔積液腺苷脫氨酶水平異常升高和抗結核抗體IgG陽性支持結核性腹腔積液診斷。腹腔鏡檢查對盆和腹腔結核有診斷價值。依靠腹腔鏡下所見結合活組織病理檢查結果可以明確診斷盆和腹腔結核。
2.1提高對結核病警惕性 近年隨著結核病發病和宮腔操作增多,盆腔結核發病有增多趨勢,故臨床應提高對該病認識和警惕,接診貧血、消瘦、乏力及低熱等結核感染癥狀者,尤其有慢性盆腔炎、不孕史及盆腹腔部位手術治療史患者,應提高警惕性,重點關注有否盆腔結核可能。
2.2詳細詢問病史并全面系統分析病情 詳盡了解患者有無結核病史、結核中毒癥狀、月經不調、閉經及不孕癥,對存在原發不孕、腹痛、腹脹、繼發性月經紊亂合并盆腔包塊者應高度懷疑盆腔結核并動態觀察,注意與肝病、腎病、心臟病等所致腹腔積液進行鑒別。
2.3及時行相關醫技檢查 X線及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檢查有助于盆腔結核診斷;反復B超檢查,對伴腹腔積液盆腔結核者抽取積液做常規檢查和結核菌培養;如果診斷仍有困難,可行腹腔鏡、盆腔鏡檢查或剖腹探查,但粘連型盆腔結核忌行腹腔鏡檢查。實驗室檢查血清CA125升高,特異性較低,在診斷時需要結合臨床表現及患者年齡綜合分析;高度懷疑結核病者可考慮試驗性抗結核治療1~2周。
2.4與卵巢惡性腫瘤鑒別 準確辨別盆腔包塊性質是盆腔結核與卵巢惡性腫瘤鑒別關鍵。卵巢惡性腫瘤活動度可、形態規則、邊界清;盆腔結核包塊形態多不規則、活動度差、邊界欠清,經抗結核治療后包塊縮小。卵巢惡性腫瘤晚期腹腔積液中可找到癌細胞,積液一般為血性;盆腔結核腹腔積液一般為淺黃色或淡綠色,積液中很難找到結核桿菌。胸部X線檢查發現陳舊性或活動性肺結核、胸膜滲出性或增生性改變,腹部X線檢查發現盆腹腔鈣化結節或腹膜增厚,對診斷盆腔結核有參考價值。盆腔B超檢查示不均質囊實性包塊回聲,合并盆腔積液、盆腔腹膜增厚提示盆腹腔結核可能,但超聲特異性不高,難與卵巢惡性腫瘤鑒別,必要時需行CT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