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毅
在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的當下,社會文化素質不斷提升,增強了人們對林業資源的重視程度,對其在社會發展方面所起的推動作用認識更為深刻。雖然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較快,但仍進一步加強對林業資源的保護與利用,進而為林業經濟的穩定與持久發展提供保障。加強林業養護是林業經濟得以發展的重要舉措,對養護后的林業資源進行旅游開發,可對林業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國的森林旅游業從20 世紀80 年代開始發展,至今取得較大的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到目前為止,我國的林業系統已建立了超過3000 處森林公園,規劃面積也超過了2000 萬hm2。
隨著全球化和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對生態旅游的需求不斷提升,每年森林公園接待的游客人數逐步漸呈上升趨勢。
隨著森林公園的建立,各項旅游設施的建設,大規模的投資使得森林旅游業的發展極其迅速。近年以來,我國以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為主要旅游地的林業旅游業,一直以較為穩定的速度持續增長,每年接待的外國游客占總游客數的1/5,使得林業旅游成為我國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國旅游業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要實現林業旅游資源的有效開發首先要確保旅游生態環境的安全與穩定。用于旅游開發的林業資源多為森林區域,一旦其閑置會導致林業資源遭到破壞或出現資源浪費現象。如果將之開發為旅游區,生態旅游管理部門將會注重于自然林業資源的開發與保護,不僅會對動植物物種進行保護,為其提供生存繁衍的生息地,還要加強林業管理,以保護游客的安全,這可實現對自然生態環境的有效優化與保護。
開發林業旅游可實現林業資源產業結構的優化,使之由轉變為可為民眾提供更多服務的產業結構網絡,可有效提升林業經濟效益,促進與旅游相關產業的發展,進而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一方面,林業旅游開發后,林業資源利用率不斷提升,其他相關行業也得到了促進,同時也為社會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降低了社會矛盾的發生率。另一方面,林業旅游開發可將自然景觀的價值充分展現出來,可保持自然景觀的完整性,優化自然景觀,進而可使旅游業得以穩定發展,林業資源也可得到長期的發展與利用。在觀賞自然景觀時人們會產生愉悅感,有利于人的身體健康,可將林業旅游資源開發轉變為綠色經濟,有利于加強林業旅游經濟的發展,進而可對綠色經濟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林業旅游開發的內容極為豐富,既有形式多樣的趣味活動,也有一定的娛樂項目,導游在進行林業旅游環境介紹時,可將生態資源保護及環境保護相關知識傳遞給游客,進而提升了生態教育的宣傳力度。游客不僅在旅游中放松了身心,還對自身的生態意識進行了強化,提升了其社會意識。
林業旅游開發后可面向世界開放,可使世界各國人民了解到中國的民族文化及藝術內涵,可對國家綜合能力進行有效提升,還可對國民經濟與文化的交流起到促進作用,也可增強各國家、各民族的友誼,進而實現經濟與文化的協同發展。此外,林業旅游開發過程中應用了大量高科技技術,加強了對科學技術的傳播效果,同時也可促進科技的發展與進步。
(1)旅游產品結構單一。
林業旅游開發與利用中,不僅要建立森林公園,還要增設娛樂項目,如果創新項目不足將無法充分實現旅游資源的有效利用。然而目前部分地區的林業旅游主要開展了觀光游鑒業務,主要是對自然景區進行參觀,沒有彰顯出旅游地的特色,林業旅游無法發展為更加高端的新型休閑旅游,因此林業旅游缺乏競爭力。
(2)林業資源利用率不高。
較國外相比,我國的林業旅游業起步較晚,建設規模也較小,使得我國的旅游業不能品牌化。且由于產品形式的單一,不能很好的與其它行業相融合,使得產業鏈的形成較為困難。
(3)林業資源保護力度不足。
很多林業資源在設置成旅游景點之后,由于各種開發改建,使得原本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由于保護不到位,使得林業內部的稀有資源漸漸缺失,這對我國林業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很大的阻礙。
(1)充分發揮環境優勢。
就目前林業旅游來看,最基礎核心的競爭資源就是環境資源,我國的林業資源較為豐富,其中分布著數量很大的動植物類型,除了生物景觀,各種地文景觀也能夠結合旅游業進行開發,各種奇峰怪石、氣候天象,讓其形成旅游特色。
(2)創新旅游形式、轉變經營理念。
傳統的林業資源開發主要以發展國家經濟為主,不僅對林業資源造成很大的破壞,得到的效益也很低。針對此現狀,應該對目前具有的技術進行完善,注重和加強創新,將旅游形式發展成多樣化、國際化水平。在考慮旅游形式時,應將低碳生態旅游、低能耗作為主題,以生態效益為主,不能走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的老路。
結語:林業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有利于加速林業經濟的發展進程,可實現林業產業的規?;l展,有助于林業產品的市場拓展。合理進行林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可促進生態環境的穩定與持續發展,進而實現自然環境保護的重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