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淑霞
目前,政府應該持續對固定資產進行改進以適應新的生活與工作要求,但是卻出現了相關管理制度落后的情況,當運用固定資產時時常會有一些問題發生,增加了各部門的資金投入。這篇文章對鄉鎮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的日常情況進行研究,提出了其在管理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然后根據這些問題給出相應的改進對策。
由于社會經濟發展,財政對鄉鎮事業單位資金投入持續增加,其擁有并且進行管轄的固定資產的數量也持續增多,其管理責任越來越重。進一步強化鎮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手段,改進方式,細化管理過程中的任務,則有助于精準的估計整個鄉鎮經濟狀況,還能夠充分利用好固定資產,增加資產的利用率,從而保證資產的價值并能提升鄉鎮政府的辦事實力。
1. 對固定資產的相關核算存在一系列問題。(1)實際資產不明確。盡管各單位在引進一些固定資產的時候都會做相應的會計記錄,可時這些原始的會計操作不足以支撐固定資產生命歷程中的所有內容,因為其在購入運轉期間應該持續進行折舊操作,一部分資產的壽命相對長,就像一棟樓房的壽命在幾十年,因此在打算對樓房進行重新裝修甚至推倒重新建設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和起始的會計記錄相隔時間太長,其記錄也許被依法消除了,這就造成了不能夠對該固定資產的進行全程的記錄與會計操作。同時,因為人們在利用固定資產的時候一般不承擔相應的責任,也疏于對其的管理,導致有的資產在預定結束時間之前就不能使用了。(2)核算內容較多。根據相關制度對確認固定資產的標準,普通的資產達到五百元的,某領域專用的資產達到八百元的,或者這些資產價值低于規定的,但是耐用期限達到1 年上一些資產,可以作為固定資產進行記錄。但是社會的持續進步導致這個標準逐漸下降。有部分可以進行普通核算的東西卻記入固定資產的行列,進一步使得固定資產的內容增多致單位,造成一些數據不夠真實。(3)不進行折舊。預算制度要求事業單位內部的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不跟著其耗費年限進行變化。但是現實生活中,一般的機器設備改進較迅速,革新較快,盡管這些設備表面上沒有多大的變化,可是它的實際價值卻在不斷減少,賬面上的價值不跟著變化,造成了固定資產的虛增情況。
2. 沒有認識到對資產管理的重要性。鄉鎮的管理能力較為落后,很多人依然根據政府的一般管理方式對資產進行相應的管制。首先,沒有規定利用資產需要承擔的責任,假設除達到資產期限之外的資產的故障應該有負責人進行承擔,并且做出相應的償還,現在很多的公司都是這樣進行規定的,但是在鄉鎮單位沒有進行合理化的制度規范,還缺乏對資產使用情況的監管也,當人為導致設備故障,不能繼續使用的時候,卻不用承擔,一般情況下將會重新購買。另外,單位對固定資產的后期維護不重視,工作人員都不關心對其的維護,有的人還有專門破壞資產的做法。
3.鄉鎮對資產的管理方式不先進。資產的管制制度不先進,對使用固定資產的規定不夠完善,還有很多需要進行補充的地方。關于資產的利用問題,還沒有設置專程對資產進行管轄的人員,就算設置的專程管轄的人員,也大多數都肩負著其他的任務,對職位的責任分工不明確,特定的資產管轄人員有時候不明確他的實際工作,除了單純的紀實之外,對深層次的問題,比如破壞的原因和關于折舊的明細不進行深入研究。造成相關信息的缺少,從而使得有的資產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利用造成浪費,還有的資產被過多的利用。另外,有的資產,就像電腦、攝影機等的設備,因為對其利用的時間較短,利用率低而不實施入賬操作,相應的負責人也沒有明確,監管不到位,導致個人擅自利用的情況,這些都無形之中增加了各單位的各項成本。
4.對于購買規定的不明確造成的夠買過程較為隨意。單位中大部分的部門光關注自己對于資產的利用,經常在還沒有獲得上級的認可時,就擅自買進其認為需要的設備,并且事后才會做相應的會計操作。導致了會計工作者在這種情況下比較被動。很多的部門不嚴格依據制度干事情,而且關于購買設備的相關規定也不夠明確,因此造成購買過程的隨意,造成支出高于預期的情況。
1. 對關于固定資產的核算規定進行規范。經常性的對資產進行排查與清點。對固定資產的核算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不是因為相關工作者的專業知識缺乏,而因為大多數的資產壽命較長,且經常很長時間不對其進行清點與檢驗,使得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實際的價值不一致。經常性的合理的對資產進行清點能夠使管理人員以及職員充分熟知資產利用的一些情況,并且能快速發現一些問題,以便進行改進或買進新設備,確保工作的有效運轉。另外,對資產的清點與檢查能利用抽查法,對更為重要的實行經常性的檢查,就如當檢驗筆記本的相關情況,出行設備的的損壞狀況。此外也能對全部的設備開展經常性的清點,按照現實應用中的設備的利用狀況來檢查會計賬務的值,及早的對賬并做出調整,保證賬面與現實的一致性,正常情況下會在一年末采取全部清點檢查的方式。在平時,則會把抽查和全部的清查結合起來。
2. 增加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的意識。在這種單位內,一般會因為受不良氛圍的改變,使得職員在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上的意識嚴重缺乏,政府能夠利用各固定資產的內容的不同為其規定相應的管轄人員或者部門,而且,這種管理有的是專程的職位,有的則用時兼有其他職責。另外,政府應該完善這方面的制度,明確資產在買入和消耗過程中的各種程序和步驟,減少職員買入或者消耗資產時的主觀隨意性,減少職員破壞或者不保護設備的做法,所有的關于固定資產的進程都應該遵照提前定好的制度執行,使全部的過程更加規范。
3.不斷改進對資產的管理方式。當今社會變化較快,使得一些會計處理很難跟隨其的變化,因此很多公司會把對資產的管理和系統軟件相結合,從而更容易追隨時代的步伐,從而為公司減少很多成本,鄉鎮行政而鄉鎮政府也應該與時俱進,學習企業的處理手段,在管理過程中加進軟件改革將會大大改善管理的能力與速度,而資產的管理工作者就得把資產的實際利用流程記錄在軟件中,使得職員都可以及時的熟悉單位中固定資產的各項指標,按照這些內容盡快對資產情況進行改進,從而得出具體的改進方法。除此之外,還應該構建完善的有效的各項規則,這影響著資產的質量,也對整體的成本有著影響,因此其應該按照單位的現實狀況,有效確定其對資產的要求,接著按照規定的要求購入劃算的商品設備,最終由購買資產的相關部門做出購買的決定,此外,所有和購入設備有關的內容都要進行記錄展示,從而保障各單位在資產購買方面的的透明。
結束語:對鄉鎮行政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管理能夠充分利用好固定資產,增加資產的利用率,從而保證資產的價值并能提升鄉鎮政府的辦事實力。但是,目前鄉鎮政府單位在資產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如對固定資產的相關核算存在問題、還沒有認識到對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因此,鄉鎮事業單位應該對關于固定資產的核算規定進行規范、增加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的意識并且不斷改進對資產的管理方式與技術。